常用抗生素主要有:頭孢類、黴素類(紅、鏈、青)、對氨基水楊酸類、磺胺類等。
較為熟知的抗生素不良反應,有青黴素過敏、鏈黴素致耳聾等,還可對肝腎造成毒性反應。例如,紅黴素等會引起膽淤肝損害,妥布黴素偶可致轉氨酶升高,多數頭孢菌素類大劑量可致轉氨酶、堿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升高,多粘菌素類、氨基甙類及磺胺藥可引起腎小管損害。
尤其是大多數抗生素都采用註射劑,加大了藥物毒性反應的風險。
大多數抗生素對肝臟都會有壹定的毒副作用,特別是有肝病史或有肝病的人,使用抗生素更需要監控肝功能,因為肝細胞損傷或急性損傷的可能性更大。
隨著使用藥物的不斷增加,由此導致的壹系列不良反應事件頻頻發生,其中以藥物對肝臟的損傷最為嚴重。主要體現在肝細胞炎癥的發生、轉氨酶的異常增高和肝細胞的損傷等三個方面。
護肝片是由北五味子、柴胡、茵陳、板藍根、豬膽粉、綠豆等6味藥材制成。對各類藥物引起的肝細胞損傷均有明顯療效,是(結核、腫瘤)化療、心腦血管病、精神性疾病、甲亢、癲癇、糖尿病等常導致肝細胞損傷的慢性病用藥的輔助保肝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保肝護肝藥物之壹。護肝片能顯著改善DILD患者的臨床癥狀,有較強的修復損傷肝細胞,降低血清轉氨酶;誘導肝藥酶活性,降低藥物對肝細胞損害;其中主藥五味子(所含五味子乙素)對肝線粒體細胞色素P450的誘導作用,甚為關鍵。
方中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柴胡,茵陳疏肝解郁,清熱利濕;板藍根,豬膽粉,綠豆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具有疏肝解郁,清熱養肝,利濕解毒作用。藥理研究表明:北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具有降低 ALT的顯著作用,能明顯促進14C-苯丙氨酸摻入肝臟蛋白質、增加肝細胞微粒體細胞色素 P-450及蛋白質含量、誘導藥酶,從而發揮抗肝損傷與解毒作用。柴胡抗肝損害的原理與抗炎作用、促進肝臟蛋白的同化、增加肝糖元、改善高脂血癥和脂肪肝等作用有關,柴胡中柴胡皂苷對細胞膜有直接保護作用,它可以使肝細胞滑面內質網增加,酶活性增強,有利於對毒物的代謝,同時它還有穩定肝細胞器膜的作用,特別是原生質膜、微粒體膜和線粒體膜,有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茵陳能明顯對抗四氯化碳的損傷,使肝細胞活性提高、ALT含量下降,而具有保肝作用,茵陳蒿的醇提取物對肝細胞損害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應。板藍根為急性肝炎常用藥,能較快消除癥狀,促進肝功能恢復。豬膽對傳染性肝炎的癥狀改善,黃疸消退,肝腫大及肝功能恢復均有效。綠豆能解酒食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