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別說亂七八糟的藥~
回答:1:
骨質疏松癥
什麽是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的病因是什麽
骨質疏松癥的癥狀有哪些
骨質疏松癥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如何治療骨質疏松癥
什麽是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的癥狀有哪些?
骨質疏松癥的癥狀
骨質疏松癥需要做哪些檢查
如何治療
什麽是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壹種全身性的骨代謝紊亂,其特點是骨組織的微觀結構受到破壞、骨礦物質成分和骨基質的比例持續下降,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骨折風險增加。骨質疏松癥壹般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和繼發性骨質疏松癥。退行性骨質疏松癥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松癥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在老年人中,男性的發病率為 60.72%,女性為 90.47%。
骨質疏松癥的病因是什麽
造成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的因素非常復雜,近年來的研究認為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減少是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之壹。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吸收增加,這是公認的事實。
(2)隨著年齡的增長,鈣調節激素分泌失調,導致骨代謝紊亂。
(3)老年人由於牙齒脫落和消化功能降低,骨質納差,進好少,營養多缺乏,造成蛋白質、鈣、磷、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
(4)隨著年齡的增長,戶外運動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癥的重要原因。
(5)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骨質疏松癥與維生素D受體(VDR)基因變異密切相關。
骨質疏松癥有哪些癥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是腰痛,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減輕,後伸或久站久坐時加重,白天輕,夜間和晨起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用力排便時加重。壹般來說,當骨質流失超過 12% 時,就會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松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屈曲,腰部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屈曲,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發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也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的壓痛和叩擊痛,壹般2-3周後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出現慢性腰痛。如果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類似心絞痛的胸骨後疼痛,也可產生類似急腹癥的上腹痛。若壓迫脊髓、馬尾還可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柱椎體的前方幾乎大部分是由松質骨組成,而這部分是身體的支柱,重量較大,尤其是第11、12胸椎和第3腰椎,負荷較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柱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導致膝關節明顯攣縮。每個人有24個椎骨,正常情況下每個椎骨的高度約為2cm,老年人骨質疏松椎骨受壓後,每個椎骨縮短約2mm,長度平均縮短3-6cm。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最嚴重的並發癥。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椎體後凸、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氣量明顯減少,患者常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骨質疏松癥需要做哪些檢查
退行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骨量測定、X線檢查、骨轉換生化指標等綜合分析。
1.生化檢查:血、尿礦物質及某些生化指標的測定,有助於判斷骨代謝狀態和骨更新速度,對骨質疏松癥的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
(1)骨形成指標。
(2)骨吸收指標:1)尿羥脯氨酸。2)尿羥基賴氨酸苷。3)血漿抗酒石酸鹽磷酸酶。4)尿膠原吡啶交聯(PYr)或 I 型膠原交聯的 N 端肽(NTX)。
(3)檢測血液和尿液中的骨礦物質成分:1) 血清總鈣。2)血清無機磷。3)血清鎂。4) 尿鈣、磷、鎂測定。
2.X 射線檢查:X 射線檢查仍是壹種易於推廣的骨質疏松癥檢查方法。
3.骨密度測定:
(1)單光子吸收測定法(SPA)。
(2)雙能 X 線吸收測定法(DEXA)。
(3) 定量 CT(QCT)。
(4) 超聲波(美國)。
如何治療
(1)藥物治療:
原發性Ⅰ型骨質疏松癥為高代謝性,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減少,使骨吸收亢進引起骨量丟失,故應使用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如雌激素、降鈣素、鈣制劑等。原發性Ⅱ型骨質疏松癥,其病因是由於老化引起的調節激素失衡使骨形成低下,應用骨形成促進劑,如活性維生素D、同化激素(苯丙酸諾龍)、鈣制劑、氟化物及維生素K2等。
1.雌激素:預防和治療絕經後骨質疏松癥的首選藥物。(1)雌二醇 1-2mg/d (2)乙炔雌二醇 0.25mg/ 夜。(3) 復合雌激素 0.625 毫克/天。 (4) 尼雌醇 2 毫克/半個月。(5) Levitra。
2.降鈣素:(1)降鈣素。 (2)降鈣素。 (3)降鈣素。
3、病毒 D:(1)降鈣素。 (2)阿法骨化醇。
4.鈣制劑:(1)無機鈣:1)氯化鈣。2)碳酸鈣。3)碳酸鈣。4.(2)有機鈣:1)葡萄糖酸鈣。2) 乳酸鈣。3) 薄荷鈣。(3)活性鈣。(4)鈣 D。
5.雙膦酸鹽: (1) 氯甲基雙膦酸二鈉。(2) 羥乙基二磷酸鈉。
6.異丙氧基黃酮。
8.中藥。
qm120/cha/quanshen/718/
另附:
如何治療骨質疏松癥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仍以藥物為主。治療的目的有兩個:壹是預防病理性骨折,二是緩解腰背痛。由於骨質疏松癥是由骨吸收增加和相關的骨形成失敗引起的,因此必須使用多種藥物來抑制骨吸收。因此,鈣、雌激素和降鈣素等抑制骨吸收的藥物被廣泛使用。另壹類是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如氟化物、二磷酸鹽、甲狀旁腺激素等。
(1)補鈣 提倡青少年每日補鈣(元素鈣)1000-1200毫克,成人每日800-1000毫克,絕經後婦女每日1000-1500毫克。腎結石或尿鈣濃度高的患者,有患腎結石的風險,不宜攝入過多的鈣。所有骨質疏松癥患者都應適當補充鈣劑。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可以降低骨折的發生率,但補鈣至少應作為骨質疏松癥的輔助治療手段。主要目的是增加膳食中的鈣量,如果食物中的鈣量不足,就需要使用含鈣制劑來補充。需要註意的是,鈣片的量並不等於鈣的量,應根據實際鈣量來計算。碳酸鈣、氯化鈣、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的元素鈣含量分別為 40%、27%、13% 和 9%。如果飯後服用鈣劑,並在服用時飲用 200 毫升的水,鈣的吸收效果會更好。分次服用比壹次性服用效果更好。胃酸缺乏者應服用檸檬酸鈣。
(2)雌激素是女性絕經後預防骨質流失的首選藥物,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重建骨代謝平衡。壹般來說,最好在絕經後開始使用。單獨使用雌激素可能會導致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因此應使用最低有效劑量,並輔以適當的孕激素。目前常用的有尼爾雌二醇、黃體酮、利血平和倍美力片。服用雌激素的婦女在用藥前和用藥期間應定期進行婦科和乳腺檢查。
(3)降鈣素 其快速作用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減少破骨細胞數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改善鈣平衡的作用。鮭魚降鈣素名為 Miguelis,每隔壹天或每天肌肉註射 50 個單位;每天鼻粘膜噴灑 200-400 個單位。鰻魚降鈣素,名為 egaiin,每次 10 個單位,每周兩次,或每次加單位,每周壹次,肌肉註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臉部和手部潮紅、發熱。缺點是價格昂貴,難以普及。
(4)維生素D 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和骨礦化,活性維生素D能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生成和堿性磷酸酶活性。活性維生素D有鈣化醇(每次0.25微克,每日1-2次)和α(α)-D3(每日0.25-1微克)。
(5) 雙膦酸鹽是壹種新型的骨吸收抑制劑,於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應用於臨床。目前有羥乙基膦酸鹽(又稱依替膦酸鹽)、亞氯甲基雙膦酸鹽(又稱骨膦酸鹽)、帕米膦酸鹽、阿侖膦酸鹽(又稱福善美)、替魯膦酸鹽、利塞膦酸鹽等品種。其中,阿侖膦酸鹽於 1995 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用於治療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松癥。為了促進藥物的吸收,減少對食道的***,應在空腹時服用,用500-1000毫升溫開水送服,飯前半小時服用。應避免與鈣劑同時服用。
(6)氟化物直接作用於成骨細胞,***骨形成。單氟磷酸鹽在小腸中通過水解酶的作用緩慢釋放,可持續12小時。目前臨床應用的泰樂菌素,成分為單氟磷酸谷維素和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每片含氟5毫克,元素鈣150毫克,每日3次,每次1片,嚼碎吞服,可隨餐服用。
(7)甲狀旁腺激素 大量動物實驗證實,甲狀旁腺激素有促進成骨的作用。目前仍在進壹步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