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壹。各地人民在歡度春節的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元旦習俗。其中有些習俗已經消失,而有些習俗卻依然存在,並延續至今。泰順各地的元旦習俗大體相似。根據調查掌握的資料,按照筆者 "井底之蛙 "的說法,我縣的元旦習俗之所以不同,是否主要是受年初移民、民族生活習慣和物產的影響呢?
其實,大家都有過年的經歷,只是對於過年習俗有過調查研究,但不會太多。作為山城泰順大山之子,我們是否應該了解或調查、研究與我們生存的家園血脈相連、密不可分的鄉土文化。我私下認為,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做些調查,不用幾年,我們就能搜集到大量有價值的鄉土文化資料。
筆者的這些調查文字,實在是庸俗之作。俗話說 "拋磚引玉",那麽,我的文字恐怕連壹塊 "磚 "都稱不上。不過,我心裏有壹個 "太極 "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吸引大家壹起來考察、研究我們的鄉土文化。
如果能讓大家耐心看完這份調查材料,在感謝之余,我有壹個願望,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
壹年掃塵前
"有錢沒錢,洗洗過年"。無論貧富,年前家家戶戶都要全家出動,把廚房、廳堂等處打掃得幹幹凈凈,箱籠櫥櫃、墻角床頭都要除去歲月的塵埃,這叫 "掃塵"。掃塵尤其要把煙囪裏的灰塵掃幹凈,因為竈神在二十四回天時,是化作青煙從煙囪裏走的,當然要把他 "走 "過的這條路打掃幹凈。
據悉,掃塵這壹春節習俗,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到了唐宋時期,歲末掃塵已成為家家戶戶必做之事。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就有記載:臨安春節,"不論人家大小,皆掃門庭,去塵垢,凈家居"。明代的 "戴歲禮",更是年終防塵規定的壹種禮儀。舊時,再忙的人也要搞大掃除,將房間和家裏的垃圾壹掃而光,寓意掃除晦氣和黴運,迎接新壹年的好天氣。
據縣城壹些地方傳說,竈神走後,人間門戶不是沒有天神管事,玉皇大帝會派天神下凡代竈神管幾天 "政"、而天神是很註重清廉的,如果怠慢了天神,他就會像回竈王爺壹樣去向玉帝匯報,老百姓就要受到玉帝的懲罰。百姓要受玉帝的懲罰。所以,在竈神上天、天神駕到之前,必須把門戶打掃幹凈。
掃塵的日子要看祭竈神的日子,如三魁、雅陽、桂湖、嶺北是臘月二十九祭竈神,壹般在臘月二十四左右掃塵。在下洪等地,臘月二十四祭竈神,則要從臘月十六開始掃塵。壹般來說,掃塵必須在竈神回天過年之前進行。
掃塵這天,泰順壹些地方還有除舊迎新的習俗。下洪北固在這壹天掃塵,如果是本命年的人家孩子不平安,也就是俗話說的 "不聽話",就要翻箱倒櫃,把孩子戴過的帽子扔到山上去。陽西、司前壹帶就是找了壹套孩子穿過的衣服扔到溪裏漂走了。希望舊的壹年能帶走不吉利的東西,讓好運在新的春天到來。
掃塵習俗,雖然很多內容充斥著人們祈福的意願,但也不乏實際意義,經過打掃,塵垢四布的宅院頓時變得窗明幾凈,壹塵不染,似乎氣象壹新,十分有利於人體健康。
二 購年貨--過年的飲食習俗
春節是壹年中最盛大的節日,飲食也是最豐盛的。除夕過後,山城百姓開始置辦年貨。泰順趕集的日子不同,有的地方是逢三趕集,有的地方是逢七趕集。不過,大年二十八這壹天,集市是專門為人們置辦年貨而設的。來自天南海北的山貨、山裏的特產等,可謂堆積如山,人流如潮,過年的氣氛隨著年貨的采購變得越來越濃,場面熱鬧非凡。
商家和店鋪壹般在大年二十九下午就早早關門打佯,回家過年,直到正月初六七才恢復營業,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在過年前準備好過年必備的物品,如魚、肉、果蔬、煙酒糖茶、紙燭等。孩子們也想拉大人壹把,他們到集市上纏著買自己喜歡吃的糖果,然後憋上壹大包,夠吃上壹段時間。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之所以喜歡過年,也許除了正月裏不能挨大人的罵外,最高興的就是能有自己喜歡的 "年貨 "吃。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過年飲食更是形成了豐富的飲食民俗。我國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米糧是人們的主食。泰順鄉民都在 "米 "上大做文章,創造出具有地方風味的食品。如洛陽的婆婆餅,四會、三魁壹帶用免熏臘肉,郭湖壹帶用豬肉熏臘肉,石陽、雅陽等地的麥芽糖等等。
凡是到過山城和上過山城酒樓飯館的人,無不稱贊山城風味獨特的還飯也是壹道 "婆婆餅"。據說,婆婆餅的制作十分費工,必須先將上好的大米浸泡,磨成厚薄適中的米糊,攤在熱鍋裏炒成厚薄完整的餅皮,再取出餅皮平鋪,鋪上壹層豬肉糜、香菇、木耳、蝦米、幹貝、花生米、芝麻、雞蛋絲、蔥花等。做成的餡;再重上壹層皮,壹層餡;再重上壹層皮,壹層餡,如此反復。放上壹層餡,如此反復幾次,然後搓成長條,壓扁,放在平底鍋上用旺火煎,於是就有悅耳的 "吱吱 "聲發出,食欲大增。當烤到通體金黃、又香又脆時,就可以取出切塊,放在淺盤裏,端上餐桌,那就是香噴噴、令人垂涎欲滴的著名婆羅餅了。
吃糕有講究。要用勺子舀起,盛在淺碗或薄盤裏,註意不要讓它散開。否則,餡料會從餅皮中流出,餅皮與餡料分離,失去蛋糕的獨特風味。這樣,就會像打擊樂中的鑼和鈸分開演奏壹樣,走調。使用時更忌倉促,壹定要收縮唇齒,小心翼翼地啃下壹小塊,細嚼慢咽。否則,會燙嘴傷喉,強忍淚水,讓妳在大庭廣眾之下難堪,還有傷風化。
巴西餅又叫煎餅、薄餅、煎餅。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山區壹些獨門獨戶的人家,白天男人下地犁田,年輕婦女也去幫忙,只留下老太太看家。無聊的時候,他們就想做點吃的。那時候,窮苦人家買不起糧食,在偏僻的山區,即使有錢也沒地方買。婆婆們 "貪中生智",就地取材:把家裏僅有的壹點米量出壹升半來磨成漿,這樣用菜包著的年糕便成了婆婆糕的雛形。後來,經過人們的改進、完善和提高。由於這道菜的 "發明專利 "屬於老太太,所以被稱為 "婆婆餅"。(
泗溪、三魁、古湖、新山壹帶的臘肉,在做法上大同小異,只是原料不同。如果原料是遊子,則要去掉肥腸和內臟,整體熏制。若以豬肉為原料,則取瘦肉部分。以豬肉為原料的臘肉制作方法是,先在竈頭鍋竈內放入大米壹斤(熏制時按十斤豬肉計),然後在大米上面縱橫架起木枝,上面再放豬肉。竈裏燒柴火,米焦煙大,起到熏豬肉的作用。熏完大約需要十幾分鐘,然後放在通風處冷卻,壹兩天就可以吃了。
施洋、雅洋等地的麥芽糖也是當地村民逢年過節的必備品。其制作方法如下:先將蒸熟的糯米稍稍冷卻,溫度降到20度左右,再摻入用溫水浸泡過的大麥芽,經過壹夜,大麥芽中的酵母已將糯米中的澱粉轉化為糖,以粥的形式出現。第二天清晨,將其放入糖蓖(大草包)中,用絞盤將糖水絞出,與糖渣分離。然後將糖水放入鍋中加熱,經過不斷蒸發水分,糖水逐漸濃稠,待有絲絲糖油時,即取出拉成軟糖。如果炒的時間長壹些,糖油會更稠,可拉成脆糖。此外,還可用糖稀拌炒米、花生米、芝麻,制成又香又甜又脆的 "炒米糖"、"炒果"、麻花(繞藤糖)等。
全縣各地農家的過年食品略有不同,但年糕和湯圓是鄉親們過年前必須制作和準備的食品,成為山城鄉親過年最重要的地方食品。做年糕時,先將大米放在酒鍋中蒸熟,然後倒入石臼中,用石杵搗碎。米粉團需要不斷翻動並灑水,以免粘在石臼和石杵上。打好的米粉團放在門上,切好後搓成條狀,壹般供家庭食用。或用木質印版印成塊狀,印版上雕刻花鳥圖案,年糕上也印有這些吉祥圖案。這種印糕用紅紙貼上標簽,作為正月拜年之用。還有壹種冥齋醮,呈 "金 "形,作為祭祀之用。
湯圓,是用糯米粉做成的食品,縣內也有 "丸""粽 "等名稱。因 "湯圓 "與 "團圓 "諧音,春節吃湯圓又有 "合家團聚、團圓 "之意。這是吃湯圓祈求團圓之意的諧音引申,還有壹個傳說。相傳嫦娥奔月後,後羿因日夜思念而臥病在床,正月十四日夜,壹童子求見,對羿說:"我是夫人(嫦娥)派來的,夫人知道妳日夜思念她。明日是十五月圓之夜,小姐讓妳用米粉做成藥丸,面團如月,然後把藥丸放在房間的西北角,小姐就能下凡了。"為了祈求家人順利安康,年年團圓,人們在春節也要吃丸子。做粽子時,先將糯米浸泡在水裏磨成漿,裝入布袋,在石磨下壓榨,濾去水分,再將粉末搓捍成粽子。三魁壹帶沒有餡,俗稱 "丸子";洛陽壹般在湯圓裏放油麻、糖等餡料,稱為 "湯圓"。吃起來,有清香味,糯而不厚,甜而不膩。
小年三節竈神
泰順有句俗話:"先生不吃冬至丸,久不吃二十四節氣飯"。在古代,老師會在冬至前回家,給別人打工的人也會在臘月二十四前回家準備過年。小年,又稱 "小年"、"小除夕",是相對於除夕而言的。除夕的日期南北略有不同,壹般在農歷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有些地方甚至更早,有 "過了臘八就是年 "的說法,即過了大年三十,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東漢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寫道"小年之日謂之小歲,飲酒尊長,修賀師長"。由此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尊師敬長的習俗就已經形成。
過年最主要的是祭竈神。竈神,又稱竈君,唐代以後又稱竈王。它是中國民間所普遍信仰的尊神,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戶戶都要祭拜。漢代以前,人們認為竈神是火神,因為竈神的功能主要是用火烹飪食物。把炎帝和祝融視為火神和竈神則是後來的事,因為這兩個神話人物在戰國以後才被確立為人化的神。將竈神奉為火神的信仰源於竈的自然屬性及其在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作用。當時人們認為,竈神是受人敬仰的炎帝、黃帝由火神祝融所化,因此竈神被視為掌管飲食的神。
漢代以後,竈神成為 "家主",掌管飲食,進而掌握人的生死吉兇。人們崇拜竈神,壹方面是希望通過祭祀獲得幸福,另壹方面是害怕竈神會給自己帶來災難。京兆全書-真君勸善文》說:"竈君為東廚司命,受壹家之香火,保壹家之安康,察壹家之吉兇,奏壹家之功過。每逢庚申日,向玉皇大帝上香。做得太過的,三年後,上天會賜福給妳。功過相抵者,三年之後,天降災禍。"就這樣,竈王爺成了玉帝派往各家各戶的特使,專門監督各家各戶的壹言壹行、大小過錯,壹旦發現令其不滿的行為,就會偷偷寫下壹筆賬。大年二十三,他回到天庭,向玉帝作總匯報。
泰順關於竈神的傳說並不太多,流傳較廣的壹種說法是,有個叫二丁的窮人以乞討為生,後來家境漸漸好起來,就娶了妻子。但他的妻子雖然是個好女人,卻長得十分醜陋。久而久之,二丁就不喜歡她了。家裏富裕後,二丁休了妻子,娶了村裏壹個與他通奸的女人。玉帝知道後,放火燒毀了二丁的所有財產,二丁的妻子也葬身火海。從此,二丁又過上了乞丐的生活。有壹天,當他來到壹戶人家時,二丁餓得走不動路,敲開房門後,終於因饑餓過度暈倒在地。巧的是,他的前妻也改嫁到了這家。二丁醒來後看到前妻,覺得對不起她,就放火燒死了她。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後,認為二丁有廉恥之心,還沒有喪失人性,便封他為竈神,掌管凡間的香火事務。
泰順民間祭祀竈神多在臘月二十四,石洪、下村等地也是如此。有的地方則在臘月二十九(年三十,下同)舉行,如三魁、雅陽、郭湖、嶺北等地。祭祀活動壹般在白天舉行,在國湖的壹些地方,祭祀活動在年夜飯後舉行。竈神神龕壹般在住宅主體建成、竈臺底座安裝完畢後,安放在廚房的墻壁上,並請尪姨主持祭祀儀式。伊尼布向爐神報告戶主壹家的情況,祈求爐神保佑平安。在竈神神龕外的墻上,用紅紙寫著以下內容:竈神天上奏好事,地上出香煙發財 "或 "天上說好事,下界保平安"。神龕內,左右兩側各書 "背柴童子、挑水童子"。中間書寫 "戲善堂 "三字。
龜湖壹些地方祭竈神還有不讓婦女參加的習俗,這可能與壹個傳說有關。據說,竈神是玉皇大帝的第三個兒子,因為太好色,被玉皇大帝貶到凡間做了竈神。因此,婦女不祭竈神。泰順民間通常用三牲(雞蛋、豬肉、魚)和茶、酒、年糕來祭祀竈神。祭祀時,主人壹邊給竈神添酒,壹邊還祈求竈神回天後多說好話,不要把家裏的醜事報告給玉皇大帝。為了讓竈神說好話,有的人在祭祀時還會用到糖,意思是吃了甜的,嘴巴就會甜,當然就會說好話。也有人說,用糖祭竈神是為了粘住他的嘴,防止他亂說話。還有人說,給竈神獻年糕還有 "討生活 "的意思。這壹切都源於竈神是 "壹家之主",人們之所以要祭祀他,當然有對他的敬畏之心。
傳說皇帝羅隱的壹生也是被竈神玩弄到天庭才變成 "金口乞丐身 "的。民間故事是這樣說的:羅隱有帝王之命,登基之前,母子二人以乞討為生。羅隱的母親脾氣非常暴躁,有壹次為羅隱到村裏借物品而被村裏人不借而大發雷霆,惡語辱罵,說如果羅隱以後能成大事,鄰居家的雞狗都得見血。這事被竈神聽到了,年底回天庭時,竈神向玉帝告發了他。玉帝大怒,當即下令廢除羅隱的帝王令。天兵天將們站在雲端,要收回羅隱的帝命,可此時的羅隱並不知道自己有帝命,他看到天上雷雨交加,急忙躲到床下,慌不擇路地被尿壺堵住了嘴,只得留下 "金口玉言"。
在夏洪壹帶還流傳著另壹種說法,說梁山壹百單八將是羅隱的部下,羅隱有帝王之命,壹百單八將因為羅隱沒有當上皇帝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竈神回天庭向玉帝匯報凡間之事,然後回到凡間處理 "政事"。在泰順,迎接竈神返回凡間的時間並不壹致。有的地方在臘月二十四送財神上天,臘月二十九迎財神下凡。不過,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在正月初四迎竈神。雖然迎竈神的日子不同,但迎竈神的地點都是壹樣的,都是在宅子二樓的神龕裏,擺上三牲等物,重新祭祀竈神,希望竈神在新的壹年裏保佑全家平安。
春聯-門神-倒福
春聯,源於桃符。所謂 "桃符",是指從周代開始懸掛在大門兩側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誌》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有 "神荼"、"郁壘 "二神。"正月朔日,作桃符,置戶上,名曰仙木,諸鬼畏之"。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板改為紙質,稱為 "春貼"。到了明代,桃符改稱 "春聯"。
泰順山城的春聯內容十分豐富,可貼的地方很多,可分為門心、門框、橫披、鬥方等。在很多地方,還流行貼 "花字 "春聯,所謂 "花字 "就是根據動植物的形狀來寫。"花字 "不僅字名有喜慶的寓意,字形也有吉祥的象征。
春節期間,還有貼門神的習俗。有的貼門神畫,有的則在紅紙上寫上門神的名字。山城的門神信仰通常是神荼和郁壘,或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神荼、郁壘是傳說中能捉鬼的神仙。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引《黃帝內經》曰:"古者,獨朔山有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山上有壹棵桃樹,為他們遮陰。每天清晨,他們都要檢查樹下的所有鬼魂。如果有危害人間的惡鬼,就把它們綁起來餵老虎。後來,人們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到了唐代,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又開始被奉為門神。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有壹次心情不好,經常聽到寢宮外有磚瓦拖動、鬼魂呼喚的聲音。三十六宮、七十二院被鬧得雞犬不寧,他非常害怕,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大臣們。秦叔寶下課出來玩:"朕殺敵如切瓜,收屍如聚蟻,還怕鬼魅嗎?朕願和尉遲敬德全副武裝,在宮門外站崗。"李世民同意了,當晚果然無事。為了杜絕二人天天守夜不睡覺的辛苦,於是畫了二人的全身像,手持玉斧,腰系長鞭,鎖鏈、弓箭,威風凜凜,照樣貼在左右門上各壹層,惡鬼從此絕跡。後世沿襲此法,將這兩幅畫像也作為門神。
春節貼 "福 "字的習俗,在泰順山城較為普遍。"福 "字壹般寫在紅紙上,倒著貼,取 "福(至)"的吉祥寓意。福神 "也是民間廣泛供奉的神靈。陽西、洲嶺等地有壹個傳說,壹個好人連遭厄運,便在寒冬臘月連續幾天在樹根下供奉財神,到了二十九日晚上,在回家的路上,他撿到了壹盆銀子。村裏有個惡霸,騙了好心人的銀子,還跑去拜財神,因為懶不想走路,就讓人擡轎子,自己躺在轎子裏,伸出頭沿路找銀子,結果被路上的壹塊石頭碰死了。第二天,這位好心人路過此地,沒想到財神爺又把這塊石頭變成銀子贈給了他。正所謂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武拜百神--第壹輪香
我們稱十二月為 "年",這是有淵源的。商代稱過年為 "祭",意思是過年時要祭祀祖先和自然之神,祭品也叫 "臘 "和 "蠟"。到了周代,"臘 "和 "蠟 "被分開,"臘 "指祭祀祖先,"蠟 "指祭祀祖先,而 "蠟 "則專指祭祀山川之神。秦始皇統壹天下後,才將祭祖和祭神統稱為 "蠟"。古人認為 "萬物有靈",自然界的神靈都有自己的職責。這樣,如果不好好祭祀他們,必然會影響自己的生存和勞動。因此,如果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們就會準備祭品,進行祭祀,希望得到保佑,而祭祀的日期並不具體到某壹天。不過,在農歷臘月二十九前後,村裏的所有神靈都會受到祭祀,家家戶戶都要用牲畜祭祀。在供奉的神靈中,有壹些具有壹定的知名度,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村民的廣泛供奉,也有壹些是當地人喜愛的小神靈。
在泰順,鄉民們對有宮廟的神靈用供品供奉,而對沒有宮廟的神靈,如門神、天地君親師等,則用插幾支香來代替。有宮廟或家家戶戶有神龕的神靈,壹般在臘月二十九日上午祭祀,如三魁祭祀五顯大帝、楊府星君,泗溪等地祭祀陳十四娘娘,洛陽祭祀千手巖(靈巖山),下村等地祭祀忠順王等。祭祀祖先要用鍋煮,而祭祀百神可以用鍋祭,究其原因,流行於下洪等地的原因是百神有神通,可以生吃煮熟再吃,而陰間的祖先沒有這種 "神通",自然要煮熟再吃。
白天,諸神的祭祀活動豐富多彩,諸神行色匆匆,忙於宴請,搞得烏煙瘴氣。但到了二十九日晚上,情況就大不壹樣了,人們紛紛把祭祀對象轉向了路頭神。關於路頭神的來歷,也是說法不壹,有人認為路頭神是財神,而財神又分五路,掌管各種財務,所以民間都在二十九日晚上,到岔路口祭祀財神,以祈求財源廣進、福祿雙全。祭祀時,要在沿途各岔路口插上 "香",將香火延伸到幾十米開外。下洪壹帶的村民認為,路頭神指的是 "相公爺",是丐幫幫主,下有三十六弟子,七十二孫,還有 "街頭抱猴第壹師""街尾拉狗第壹師""鎖喉將軍 "之稱。既是乞丐神,所以在祭祀中遇到最得意的乞丐,往往傾其所有供奉給乞丐,有的人還在身上備上紅包相贈。
祭祀路神的人頭,最忌諱被路人撞見,只有在半夜裏才有祭祀的習慣。如果遠遠地看到有人祭祀路神,又知道規矩,就會盡量不發出聲音,即使是祭祀者的親友,見到他也會像陌生人壹樣對待,少管閑事。
除了在二十九這天祭神,人們認為,在這天祭祀這麽多人,神靈未必能記住我並賜予安康,還有正月初壹燒 "頭炷香 "的習俗,認為能燒上第壹柱香,福氣就會多壹些。燒頭炷香的人怕遲到,往往半夜就走了。老人受腳力所限,不能到山上的廟宇 "仙翁洞 "求神,就到村裏的小廟裏燒 "頭炷香"。小廟中燒 "頭匝香 "的人會少壹些,趕到大廟中燒香則是另壹番景象,往往是 "有路為塞",人多了 "幾無立足之地",再加上香煙彌漫。再加上煙霧彌漫,嗆得人眼淚直流。每到廟會,"頭炷香 "只有壹柱,也可以說是 "僧多粥少",但燒 "頭炷香 "卻是人們對神佛虔誠的體現。
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是我國廣大地區流行的壹種元旦習俗。人們相信祖先的神靈會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另壹方面,也源於傳統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中 "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 "的思想。古代的祖先崇拜主要表現為立廟、立祠,老百姓家裏也有供奉祖先的祠堂。每到除夕夜,二樓祠堂的祖先神位前的香爐請到堂上,擺上八仙桌上的湯飯供品,以示孝敬和緬懷。
除夕祭祖壹般在下午舉行。下午說屬陰,祖先也是屬陰的人,自然要在下午祭祖,如果在陽歷的上午祭祖,祖先就吃不上湯飯了。然而,蛟洋的曾家卻按照泉州祖籍的習俗,在除夕的上午祭拜祖先,原因是曾家的祖先是在上午去世的。
祭祀前,同屋派的人家要在八仙桌上準備湯飯,壹般有三牲祭福(豬肉、魚、雞蛋)、米飯、年糕、茶、酒等。祭祀食物也有講究,甲魚湖的王氏忌諱用豇豆祭祖;下洪徐氏忌諱用田螺祭祖,如果忌諱,後代的孩子會極其醜陋,眼睛大如田螺。在禁忌方面,洪徐氏族人祭祖時不準小孩哭鬧,這還有壹個傳說。相傳在某年的除夕下午,徐氏家族的壹位祖先頂著烈日前來赴宴,但這家的男人們還沒有趕回來過年,女人則在廚房裏準備湯飯,無人照看,孩子又哭鬧起來。女人在廚房準備飯菜,孩子無人照看,又哭又鬧。祖先便哄著孩子。飯菜上桌、儀式開始後,婦女忙於其他事情。老祖宗只好壹邊哄孩子,壹邊吃飯。壹炷香的時間過去了,許老祖宗還沒有吃飽。無法湯飯已除,只好餓著肚子回去了。幾天後,他夢見了太陽的後裔,並告訴未來的祖先壹定不能讓孩子再哭了。
各地的祭品擺放方式略有不同。下洪北古往北邊的八仙桌上擺壹個裝滿米飯的大碗,碗裏內置油燈,米飯裏插香,大碗旁邊放兩大碗茶。陽西藤甲洋莊宗族,當時在樓廳祭祖,祭祖時還沒有設置筷子的習俗,因為他們的祖先是從平陽遷來的,據說這個習俗是從平陽傳過來的。雅陽樓頭底紀氏宗親在祭祖時還會請出祖先畫像,掛在主人墻上,為莊嚴的祭祀活動增添了肅穆的氣氛。
點燃香燭後,往酒杯裏添酒,隔幾分鐘再添壹次。酒壹般要加三次。有的地方還要加五次酒,認為 "詩有八句,酒有五巡"。
在郭湖鄭家莊和石羊溪東,除夕夜祭祖都在祠堂裏舉行。這種浩浩蕩蕩的祭祖場面,更能體現不忘先人功德、牢記先人劣跡的胸懷。到祠堂祭祖,大家要衣冠整潔,舉止大方,以示對祖先的尊敬。
七、年夜飯--夜宵--燒年豬--守歲
除夕夜祭祖後,各家各戶都要擺 "年夜飯酒",也叫 "年夜飯"。無論離家多遠,都要想辦法回家與親人壹起吃這頓 "團圓飯"。在龜湖、陽西等地,如果家裏有親人沒能趕回家吃年夜飯,家人還是要給他擺上碗筷,寓意團團圓圓。
山鄉的年夜飯,壹般都要加熱祭祖,如果不加熱,就不能吃,否則被認為不吉利。有的地方則是先讓長輩動筷子,然後再讓長輩吃。年夜飯還有很多規矩,比如食具禁止掉在地上;多說吉利話,不說晦氣話等。年夜飯飯菜不能壹掃而光,全部吃完後,要留壹些到正月初二再吃(正月初壹吃素)。壹些大戶人家年夜飯上的菜還有很多講究,比如要有年糕(高年)、菜頭(吉祥)、魚或芋頭(年年有余)、餃子(團圓)等等。
年夜飯後,大約晚上十壹二點,還有 "夜宵"。雖然飯菜遠不如年夜飯豐盛,但仍受到鄉親們的重視,成為春節的重要習俗。"夜宵 "往往與 "年夜燒豬 "聯系在壹起。"年夜燒豬 "是在 "夜宵 "食物烤熟的同時,將年豬放在火塘裏烤熟。夜宵 "所用的食物是在火塘裏烤制的。縣內 "除夕烤豬 "的說法多種多樣。
除夕之夜,家人團聚吃年夜飯,民間在除夕守夜的竈火坑(火坑)前埋炭火燒柴,叫 "燒年豬"。相傳元朝時,百姓痛恨統治者,把木頭刻成地方官的模樣,埋在炭火裏燒,詛咒統治者,從此 "燒年豬 "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其實,燒 "年豬 "是為了埋火種,因為春節家家戶戶早起點香迎財神,生怕找不到火種不吉利;而火種也是興旺的象征,除夕守夜,屋內點起了燈,竈間燃起了火,溫暖溶溶,喻示著家庭的興旺發達。(周孺子《泰順傳統節日風俗》)
下洪壹帶流行著這樣壹個故事,不知在哪個朝代,朝延派下來很多監工,專門監督百姓的勞作。這些監工非常兇惡。於是,在八月十五這壹天,人們約定在農歷新年的時候,用中秋節的餅子(餅子裏藏著紙條)來殺死這些監工。雖然殺了監工,但人們對監工的仇恨仍未化解,於是在除夕之夜,人們用樹頭代替監工的頭,壓在火堆裏燒到壹定程度,再用灰土覆蓋,壹直燒到正月初壹,以表達對惡勢力的不滿和反抗。
陽西地區關於 "燒豬 "的故事是這樣流傳的,在古代,王朝燕曾派下許多王子,每人掌管九餐。其中壹位王爺有壹把菜刀,百姓要生火做飯,就得向王爺借菜刀。百姓們對王爺們的霸道非常反感,就通過中秋餅傳話,約定在農歷新年的某壹天殺死王爺們。
石羊也有 "燒年豬 "的習俗,但這是鄉民們為了祈求神靈保佑來年豬兒長得肥壯的習俗。這個傳說顯然與其他地方大相徑庭。
"亡靈之夜 "還與除夕有關。人們吃完食物,就開始 "守歲",往往要守夜壹整夜。除夕有兩種含義:在老年人中要 "辭舊歲",有珍惜時光的意思;在年輕人中,有延年益壽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壹定要過除夕。另壹種說法認為,守歲也叫 "守天門":"很古很古的時候,上天看百姓很窮,於是在除夕夜歲次辰時的壹瞬間,也就是新歲舊歲交接的壹瞬間,打開天門,把天上倉庫裏的金銀財寶撒向人間。人們必須在這壹瞬間拾起,得失只在眨眼之間。早了沒有,晚了這些金銀財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