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激活消費新動能
1.鼓勵開展促消費活動。采取市區聯動方式,協同市場主體***同促進消費復蘇,通過發放1億元消費券等形式促進商貿、餐飲、文旅、體育等消費。
2.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設立1000萬元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按“先到先得”原則,對個人消費者在市內新購置符合條件新能源汽車並在市內上牌的,給予最高不超過1萬元/臺補貼。在公***服務領域,引導加快以直流樁為主的充電設施建設;在新建居民住宅小區,配建停車位應100%具備充電設施安裝接入條件,按不低於10%車位數的比例建設交流充電設施;在具備條件的住宅小區試點建設新能源充電樁設施。支持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加大在常建設公***充電設施和統建統營專用充電設施力度。鼓勵我市城市公***交通和公***領域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
3.健全“數字+消費”生態體系。推動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消費,深入推進數字商務發展。支持我市重點電商園區、企業和平臺,發展直播電商、社區電商等新模式,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加速文旅數字化轉型發展,擴大“雲演藝”“雲展覽”“雲課堂”等數字文旅產品供給,積極建設智慧圖書館、數字文化館及智慧景區。鼓勵通信運營商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加大優惠折扣力度,2022年寬帶網速500兆及以上用戶占比達到50%以上。
二、豐富消費新場景
4.舉辦節慶賽事活動。舉辦“品質生活·常享消費”第三屆龍城嗨購節、舉辦美好如“常”大型文旅惠民行動、2022常州文化旅遊節、“龍城夜未央”夜生活節等節慶推廣活動,吸引遊客來常旅遊消費。打造“運動龍城大聯賽”品牌,舉辦30項以上的群眾比賽。
5.高質量發展夜間經濟。支持商業街區組織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打造特色精品街區,加快街區經濟復蘇。鼓勵“深夜食堂”、24小時便利店、無人超市等新業態發展。實施夜間經濟包容性管理,鼓勵商家在符合規範的前提下開展夜間消費活動。鼓勵圍繞地方特色積極開發夜間文旅產品,打造特色鮮明、業態多元、靚麗美觀的地標性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支持景區、娛樂、演藝、文博場館等適當延長營業時間,豐富夜間經濟業態。
6.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支持老字號守正創新,鼓勵老字號與新商業模式合作。培育“食美常州”品牌,舉辦美食評比、交流展示、技能競賽等系列活動。打造文旅消費特色品牌,豐富“常州禮遇”品牌產品體系,推出系列主題消費活動。支持小劇場發展,推出壹批沈浸式文旅演藝項目。依托旅行社推出“四季如畫、鄉愁田園”鄉村特色精品線路產品,吸引周邊遊客來常州鄉村休閑度假,感受田園生活。
三、夯實消費新基礎
7.健全物流流通體系。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創新供應鏈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建立“主體責任可溯源、食品流向可追溯”冷鏈物流消費追溯管理體系;拓展國際冷鏈物流開展跨境農產品集散性交易,打造進口農產品交易平臺。推動轄市、鎮、村三級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暢通數碼家電等日用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通道,帶動擴大農村居民消費。
8.保市場主體促消費。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擴充信保基金規模至20億元。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我市餐飲、文旅等中小微企業發放無抵押信用貸款,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建立受疫情影響“全市服務業領域融資需求企業庫”,進壹步放大“普惠融”政府性轉貸支持力度,名單庫內企業在2022年年底前辦理轉貸業務的,轉貸時間在2天以內的,資金使用費全免;轉貸時間超出2天的部分,使用費減免50%。用好“蘇服貸”“蘇崗貸”等政策性融資業務,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我市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運用延期還本、減費讓利、政府性融資擔保等扶持政策,點面結合,加大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的紓困幫扶力度。鼓勵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進行公務活動和群團活動時,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飲、會務等事項。
9.開發多樣化個人消費信貸產品。完善住房領域金融服務,合理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引導金融機構針對汽車、家電、家居用品、消費電子產品等熱點商品消費研究出臺消費金融扶持措施,提供多樣化的低風險消費信貸產品。鼓勵金融機構減免個人消費者分期付款費用,降低首付比例,延長還款期限,促進消費需求。引導法人金融機構持續推廣整村授信模式,豐富“陽光信貸”等農村消費信貸產品,加大對農村商貿流通和居民消費的金融支持力度。
10.促進充分就業夯實消費基礎。著力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多渠道擴大就業,保障居民穩收入促消費。減輕企業負擔,綜合實施退減稅、緩繳社保費、水電氣價格優惠、降低融資成本等惠企措施,政策資源重點向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傾斜。加大穩崗返還力度,將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從60%提高至90%。發揮“富民貸”支持重點群體創業積極作用。加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力度,鼓勵勞動者提高技能。
以上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2年底。如國家和省出臺同類的政策,原則上按“取高不重復”原則執行。各項措施由相關責任單位制定出臺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