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應先躲避後逃生,待晃動停止後再外出。躲避時不要站在房間中央,應及時找有支撐物的地方躲避。疏散時應走樓梯,不要乘坐電梯。
車輛著火:車輛著火時要及時報警,然後充分利用滅火器材積極自救,沒有滅火器材或滅火器材不足時,可以用衣服、棉被等物滅火。
地鐵故障:註意地鐵人工廣播,聽從工作人員統壹指揮和引導,沿指定方向疏散。最好用濕衣服、毛巾、口罩等織物捂住鼻子,逆風行走,不要深呼吸。
乘船落水時:應迅速穿上救生衣,發出求救信號。除非別無他法,否則不要棄船。棄船後,應面向風向,雙臂交叉於胸前,壓住救生衣,雙手捂住口鼻跳入水中。
高層火災:逃生勿進電梯,利用樓梯救人。當住在高層時,可將房間內的床單、窗簾等織物撕成條裝成繩子,系在窗戶或陽臺的構件上,向著火層逃生。當所有通道都被切斷時,最好的避難場所是衛生間。
食物中毒時:應立即向120急救中心呼救,然後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並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被劫持時:最重要的是盡量保持冷靜,不要做無謂的反抗。同時,要盡量觀察劫持者的特征,為營救或後期破案贏得線索。
燙傷:急救和早期處理可以防止傷情惡化,防止感染,防止休克。
發生燙傷情況:
1、應沈著冷靜,使傷者脫離火場。
2、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下燃燒的衣服或就地打滾熄滅火焰,切勿奔跑,以免迎風助火,加重傷勢;
3、可用被褥、毛毯等覆蓋滅火。
4、高溫水或油燙傷時,應立即將燙傷部位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水加冰水沖洗,以減少熱量繼續停留在皮膚上發揮作用。
5、嚴重燙傷時,創面不宜塗藥,用消毒敷料或幹凈床單等簡單包紮,以防進壹步損傷和汙染。
6、在寒冷季節要註意身體的保暖,盡快到醫院就診。
小面積輕度燙傷:
1、早期未形成水泡、紅腫熱痛時,可用植物油、豆油、清涼油和藍油烴等擦拭,或用消毒過的凡士林紗布覆蓋,也可用醬油濕敷,可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2、已形成水泡者,先用0.1%欣潔美溶液或75%酒精塗抹周圍皮膚,將創面用生理鹽水或肥皂水沖洗幹凈,在無菌條件下,將泡液抽出,創面用三硫軟膏、四環素軟膏、燙傷膏或消毒凡士林紗布加壓包紮。
二度燒傷:治療時應註意預防感染,給予止痛藥減輕疼痛。
大面積燒傷:必須立即送醫院急救。
遊泳自救方法
1.腿抽筋
如果在淺水區發生抽筋,可立即站立用力伸蹬,或用手將腳拇指掰開,並按摩小腿即可緩解。若在深水區,可采取仰泳姿勢,伸直抽筋不動的腿,待稍有緩解後,用手將另壹條腿擡到岸邊,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即可。
2、嗆水
嗆水時不要慌張,調整好呼吸即可。如果發生在深水區,自己感覺很累,無法繼續遊泳,可以呼叫旁人幫助上岸休息。
3、腹痛
是腹部休克引起的。下水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如用手按摩臍部數分鐘,用少量清水擦拭胸腹部及全身,以適應水溫。如在水中發生腹痛,應立即上岸並註意保暖。可帶壹瓶藿香正氣水,喝後腹痛會逐漸消失。
4.頭暈
遊泳時間過長或剛空腹下水,可能會出現頭暈、惡心,這是疲勞、缺氧引起的。要註意保暖,按摩肌肉,喝點糖水或吃點水果等,很快即可恢復。
危重病人自救互救方法
顱腦損傷急救:首先現場急救止血包紮。如已引起鼻、耳、眼等五官出血,切忌用棉球等填塞法止血,否則會使血液積聚在顱內引起顱內高壓和感染。應任其流出,流出的血可用幹凈的布擦去,不要停留。出現血腫時,應用冷毛巾敷在腫塊上,以促進血腫消散。昏迷者應註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心絞痛的急救:患者應坐下或躺在床上休息,如果在室外,可就地蹲下。立即口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沒有急救方法時,可捏或掐內關穴,也有止頭痛、安靜、活血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光照,防止不良刺激。有條件時應及時吸氧。應給予硝酸甘油片。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保證必要的熱量,保持大便通暢。只有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移動病人。
中風的急救:在醫學上,中風被稱為腦血管意外。家屬或現場人員不要推搡或翻動病人。減少光和聲的刺激。患者取平臥位,不宜墊枕頭,需脫去患者衣服,用紗布包住患者舌頭向外牽拉,及時排除口腔內粘液、分泌物和嘔吐物,使呼吸道通暢。在患者前額放置冰塊或冷毛巾,幫助止血和降低顱內壓。搬運病人時需要保持平臥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