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有的人去醫院掛號後看了病不取藥就走了?這個問題提得好,這是很多人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遇到過的問題。那麽,作為壹個每天都在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來說,應該說我們看到的醫院掛號後不取藥的事情更多,具體到每個人分析具體原因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不能壹概而論醫院藥貴,出去買便宜
在前些年,那時候有些醫院的藥物比較貴,很多人看完病,醫生開完處方,患者為了省點錢就會拿著處方到外面藥房買藥。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時候醫院的藥品比較貴,所以患者拿著處方出去買比較便宜。
有的人患的是常見病、慢性病,去醫院是借助於醫院的儀器檢查,看看病情有沒有變化,家裏有藥,沒有必須再買藥。
也有醫院方面的原因,導致病人不願在醫院拿藥。醫院包括醫生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開起藥來往往沒譜,多多益善,本來壹、兩種藥就能管用,但壹開就是四、五種。本來壹個療程就能治好,有時壹開就是兩個療程甚至更多,藥壹拎壹大包,病人回家吃了壹半,扔掉壹半。
其實從醫生角度來說,這和情況還是不少的。患者看病,尤其是自己發現問題,第壹找醫生,患者心目中的不舒服、有病,跟醫生心目中的病,是不壹樣的。醫生的望聞問叩聽、檢查化驗,符合診斷要求才能開藥的;但是,壹些生活方式、習慣、社會壓力太大引起的不舒服,如慢性前列腺炎、心因性x功能障礙,有耐心的醫生會細心解釋,告訴患者,治療的關鍵是改變生活方式,堅持健康的行為和心態就能治愈不舒服,而不是大量的藥物治療。患者認同醫生解釋的,通常選擇不進行藥物治療。當然,也有患者不認同醫生的,連開出的藥也不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