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壹位導師是道奇,他教導日本人要發展經濟。第二位導師是戴明,全面質量管理之父也。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完美運用、臻於化境的卻是日本人。第三位導師就是德魯克自己。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和實施目標管理。盛田昭夫說:"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
正是由於戴明將質量管理技術和觀念帶入日本,同時日本人又有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永遠不懈吸取他人長處之開放胸懷。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無論做什麽,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才讓日本企業迅速占領市場甚至打敗美國企業在全世界大放異彩。
在這個時期也孕育出了很多日本本土的質量管理專家,為質量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我們現在工廠所使用的品質改善工具基本上都是來自於他們。很多重要的品質改進方法比如QCC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石川馨(Ishikawa Kaori)是奠基人之壹,同時也是因果圖(魚骨圖)的發明者。
持續改善(CIP)是ISO9000最重要的壹個核心理念就是持續改善。也是由日本持續改進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日本企業成功的關鍵》壹書中提出的,Kaizen意味著改進,涉及每壹個人、每壹環節的連續不斷的改進:從最高的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到工人。“持續改善”的策略是日本管理部門中最重要的理念。
質量功能展開(QFD)由赤尾洋二和水野滋兩位日本教授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作為壹項質量管理系統提出, 目的是為了設計、生產充分滿足顧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目前QFD也幾乎成了汽車行業開發階段的標配。
田口玄壹博士發明的田口方法是壹種低成本、高效益的質量工程方法,它強調產品質量的提高不是通過檢驗,而是通過設計。其基本思想是把產品的穩健性設計到產品和制造過程中,通過控制源頭質量來抵禦大量的下遊生產或顧客使用中的噪聲或不可控因素的幹擾,這些因素包括環境濕度、材料老化、制造誤差、零件間的波動等等。田口方法不僅提倡充分利用廉價的元件來設計和制造出高品質的產品,而且使用先進的 試驗技術 來降低設計試驗費用,這也正是田口方法對傳統思想的革命性改變,為企業增加效益指出了壹個新方向。
據央視網,近日,日本日立集團子公司日立金屬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公司質檢數據造假至少存在30年,波及1952家全球企業。英國英格蘭高速鐵路發生大規模停運也與此相關,原因是部分日本日立(Hitachi)生產的列車底盤出現裂紋。那麽聲稱自己嚴謹負責、止於至善的日本企業為什麽會出現質量問題?是什麽原因? 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日立金屬造假手段包括:
值得壹提的是,這並非日立集團首次曝出造假醜聞。
2018年,日本日立集團旗下公司日立化成公司承認曾篡改6萬枚工業用鉛蓄電池的檢測數據,並將數據填入提交客戶的檢測報告中,隨後又發現消息稱,顯示器材料及汽車零部件等新發現違規檢測,問題產品涉及包括已公布的半導體零部件及鉛電池在內的30種產品,已交貨的客戶擴大至約2400家企業。可見造假並非僅此壹例,長期的數據造假可能已經成為日立集團的新常態。
以下是近幾年日本企業出現的重大造假醜聞:
2013年,三菱制造的世界最大貨輪MOL號巨輪,在風平浪靜的海上直接斷裂成兩截,隨後沈沒。這是全世界第壹艘自行斷裂的貨輪,開人類巨輪制造之先河,斷裂的方式還如此詭異,引發了全世界的關註。
2017年,韓國壹艘三菱制造的26萬噸礦砂船斷裂沈沒,引發了韓國方面對全國輪船的大檢查,結果震驚的發現大部分日本造巨輪,船體內部都有大大小小的裂縫。在如此惡性的事故發生後,全球多個國家對日本產品的質量發起了質疑,深挖質檢數據,然後直接引爆了日本產品的道歉狂潮。
2016年,日本三菱集團被爆油耗數據造假長達25年。
2016年,日本東芝集團被爆財務造假長達7年。
2017年,日本兵庫縣農協經營的餐廳被爆向顧客提供了3200份次等牛肉冒充的“神戶牛”。
2017年,日本日產汽車被爆讓沒有任何資質的檢測人員對汽車出廠進行終檢工作。
2017年,日本碳纖維生產商東麗承認測試數據造假持續八年,至少造假149次。
2018年,日本西鐵城電子公司被爆篡改產品數據。
2018年,日本KYB工業株式會社被爆在免震裝置和減震裝置上篡改性能檢查記錄數據。
2018年,日本神戶制鋼被爆數據造假,問題涉及200多家企業。
2021年,日本小林化工被爆造假40年,500種藥品中80%有造假記錄。
2021年,日本曙光制動器工業公司被爆質檢數據造假長達20年。
2021年,日本日立被曝光質量造假30年。
那麽我們應該從日立造假的案例中學習到什麽?我們來看看這些做假的手段,
1.不按照客戶和規定進行檢查。
2.變更檢查條件。 ?
3.直接篡改檢查結果數據等。
做過品保的人都知道,這些在企業質量管理中是明令禁止的,我們有體系完善的ISO9000,有品質控制計劃(QP),有生產管制程序(PMP),有做過量測系統分析(MSA),有量測標準方法(MTD)……第壹點和第二點就是為了讓不良品檢驗成良品,故意沒有按照MTD執行檢查,私自更改檢查條件和方法。第三點看起來好像只是作業人員品質意識低下,私自篡改數據。但我想壹個員工做假可能有偶然因素影響,但能夠堅持30年,並且全部檢查人員都篡改數據那就不是偶然了,壹定是系統性的做假,甚至是企業內部已達成***識,睜壹只眼閉壹只眼,坐視不管,聽之任之,抱著反正這麽久了都沒有出問題的僥幸心理。
不良改善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而且對於材料的性能改善,改善挑戰更大。相比之下,篡改數據反而工程、生產、交管、市場、財務等部門包括老板在內都如釋重負,樂見其成,輕松自在。唯有品管部門剛開始可能會承受壓力,最後也慢慢水煮青蛙,習慣了,從躡手躡腳到放心大膽,最後成為了背鍋俠。
對於企業的質量管理來說,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發生,壹是要織牢制度的籬笆,在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的同時,嚴格落實監督機制,用制度規範全體員工的行為。二是要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通過多種形式讓全體員工養成遵章守法、自覺抵制投機取巧行為的良好習慣。華為的任正非說,質量管理不能僅僅局限於產品的質量、技術的質量、流程的質量而是要覆蓋企業的方方面面成為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壹部分。三是企業管理者也要做好兩件事,既要嚴格督促各級員工執行制度完成任務,並及時防範和堵塞各類漏洞;也要關註員工心理健康,這也是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最大的不同。特別是Z0代即將步入職場,要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改變公司的規章制度以適應不同階段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環境。
最後,企業應采用更多的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質量監管方式,從各方面鏟除產生不規範行為的土壤,才能以高質量產品鑄造品牌,以高質量發展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