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品很多,不可能壹壹加以敘述。現在只選主要的而且古今差別較大的談壹談。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登堂必先脫屨。席長短不壹,長的可坐數人,短的僅坐壹人。席和筵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筵比席長些,是鋪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後來筵字用來表示宴飲的陳設。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金樽對綺筵。"近代"筵席"成為壹個詞,用作酒饌的代稱。
古代床有兩用,既可以用作臥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詩經小雅斯幹》"載寢之床",那是用作臥具;《孟子萬章上》"舜在床琴"〔1〕,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2〕,坐時可以憑幾。幾是長方形的,不高,類似今天北方的炕幾。《孟子公孫醜上》說孟子"隱幾而臥"。《莊子齊物論》說"南郭子綦隱機而坐",機就是幾。幾通常是老年人憑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幾杖並舉,作為養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進送食物用的托盤叫做案,有長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前者四足,後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這是食案。食案形體不大,足很矮,所以《後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妻"舉案齊眉"。此外還有書案,長方形,兩端有寬足向內曲成弧形,不很高。後世因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樣子,所以才有較高的案幾和桌椅。
先秦已有燭字,但是上古的燭並不是後世所指的蠟燭。《說文》說:"燭,庭燎大燭也。"燭和庭燎是壹樣的東西,都是火炬。細分起來,拿在手上叫燭,大燭立在地上叫庭燎。據說大燭是用葦薪做的,小燭是用麻蒸做的〔3〕。
戰國時代就有照明用的鐙(燈)了,當時的鐙和後世的燈不同。因為形狀類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鐙〔4〕。古代點鐙用膏,膏是獸類的脂肪,《楚辭招魂》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5〕點燈用植物油,是後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說文》說:"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後來知道"揉木為耒"。耒和耜本來是兩種農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則是壹塊圓頭的平板,後來嵌入青銅或鐵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並舉,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說:"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6〕古代註家往往認為耒耜是壹種農具的兩個不同部位的名稱,認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圓木或金屬刃片,可見耒耜混淆由來已久了。後來耒耜用作壹般農具的代稱。
(zhì)是壹種短小的鐮刀,錢和(bó)是耘草挖土的鏟形農具。在上古時代,錢大約曾經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戰國的貨幣模仿錢的形狀,稱為錢或布(布和古音相同)。
上古的烹飪器有鼎、鬲(lì)、(yǎn)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銅制的。
鼎是用來煮肉盛肉的,壹般是圓腹三足〔7〕,也有長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鉉,鉉是擡鼎用的杠子〔8〕。鼎足的下面可以燒火,有幾種肉食就分幾個鼎來煮,煮熟後就在鼎內取食,所以說"列鼎而食"。鐘鳴鼎食是貴族奢侈生活的壹個方面。王勃《滕王閣序》說:"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9〕 古人用匕從鼎內把肉取出來後,放在俎上用刀割著吃。所以古書上常以刀匕並舉、刀俎並舉。匕是長柄湯匙,俎是壹塊長方形的小板,兩端有足支撐著,壹般是木制的,銅俎很少。
銅俎的出土是很晚的事情。這是因為俎本來就是多以木而為之的。木材歲久腐朽,當然保存不下來。所以,直至清末,學者們還在根據文字學的理論推測"俎"的具體形狀。
現在這個問題隨著銅俎的出土已經徹底解決了,但古代學者利用文字學理論研討推測"俎"的具體形狀的文章,卻是魅力永存的。
上古煮飯用鬲,蒸飯用。鬲似鼎,有三只空心的短足,下面舉火炊煮。分為上下兩層。下層似鬲,裏面盛水,燒火煮水使蒸氣上升到上層。上層似甑(底部有孔的蒸器),裏面放米谷之類。上下兩層之間有個帶著許多孔的橫隔(箅bì子),既便於透過蒸氣,又免得米谷漏到下層。
古書上常見釜甑並舉。《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10〕《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釜甑是配合起來用的。釜似鍋,它的用途相當於的下層;甑似盆,底部有細孔,放在釜上,相當於的上層。釜甑之間也有箅子。
古人盛飯盛菜不用(碗)。《說文》雖有字,那是"小盂"(水器)。傳世古器自銘為的,實際上是壹個小盂旁邊加上壹個柄,那是用來舀水的〔11〕。上古盛飯用簋(guǐ),壹般圓腹圈足(足在腹底,成圈狀),兩旁有耳,是青銅或陶制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又有壹種(fǔ),長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書上常以簋並舉。上古的盛食器還有豆,像今天的高腳盤,有的有蓋。豆本來是盛黍稷的,後來逐漸變為盛肉醬、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籩,瓦豆叫做登()。《詩經大雅生民》:"於豆於。"銅豆還有別的名稱,這裏沒有必要細說。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時代,吃飯壹般不用筷子。《禮記曲禮上》:"毋摶飯。"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飯弄成壹團來吃,可見當時是用手送飯入口的。但是在壹定情況下則用筷子。《禮記曲禮上》:"羹之有菜者用。"孔疏:"以其菜交橫,非不可。"就是壹種筷子。大約到漢代才普遍用筷子。《漢書張良傳》說:"請借前箸以籌之。"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壺等。《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我姑酌彼兕觥",那是盛酒器。觥,同時又是飲酒器,所以《詩經豳風七月》說:"稱彼兕觥,萬壽無疆。"〔12〕壺除了盛酒外,還用來盛水。古人用鬥勺來舀酒、舀水。舀叫做挹,舀後倒到飲器中叫做註。所以《詩經小雅大東》說:"不可以挹酒漿。"《詩經大雅酌》說:"挹彼註茲。" 尊不僅是壹種盛酒器皿的專名,而且還常常被用作禮器之總名。古人作器,皆稱為"寶尊彜",或是"寶尊"。值得壹提的是,作為總名使用時,尊也有兩種不同用法: 第壹種是"大***名之尊",即全部禮器皆可曰"尊"。另壹種是"小***名之尊",即壺、卣、等之總稱。
這些都應予以註意,否則有時便會覺得書中內容無法理解。
爵是古代飲酒器的通稱。但是作為專名,爵是用來溫酒的,它有三只腳,下面可以舉火。上古常用的飲酒器是觚(gū)和觶(zhì),觶比較輕小,所以古人說"揚觶"。戰國以後出現了壹種橢圓形的杯(),兩側有弧形的耳,後人稱為耳杯,又叫羽觴〔13〕。杯可以用來飲酒,也可以盛羹。《史記項羽本紀》說:"必欲烹而翁,幸分我壹羹。"杯的質料有玉、銀、銅、漆等,漢代很流行。
古書上常見(盤)(yí)並舉,二者是配合起來用的盥洗器。像壹只瓢,有把,有足,有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懷嬴為晉公子重耳"奉沃盥",可見是用來澆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饗有沃盥的禮節,用澆水洗手時,下面用接住水,所以《說文》說是"承"。上古又用於飲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饋盤飧",《史記滑稽列傳》提到"杯盤狼藉",但還不是現代所謂的盤子。現代的盤子是瓷器發達以後才出現的。
以上所說的飲食用具,大多數是貴族所享用的,平民則用陶制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自宋以來,人們都認為有兩種。
壹種是面積較大近乎矩形而深度較淺,有足而無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細狹,但卻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另壹種面積稍小而深度較深,大抵無足,卻都有牛形狀的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猛,而持續時間就非常短了。
到了民國時期,不少學者提出,後壹種並非是而是兕觥,並說是生活用具,無蓋,而兕觥是禮祭用器,有蓋。
古禮器的名稱,大多是宋代人所定。然此中又有兩種情形。
像鐘、鼎、鬲、 、敦、 、簋、尊、壺、 、盤、 等等,都是古器自載其名而宋人因以名之者,屬第壹種情形。像爵、觚、觶、角、 等則在古器銘辭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是宋人根據其大小、差異等而定的名稱,屬第二種情形。
19世紀以來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地下文物的大量出土,為我們了解三代禮器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人們卻吃驚地發現,無緣見到這些資料的宋人所定的名稱,至今仍無以易其說,可見當時學術水平普遍是很高的。
另外:冠、袍、屨,古代的衣著鞋帽: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推薦參考:/article/2009-4-28/1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