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kypfarin [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華法林[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3總結殺鼠劑,又稱殺鼠靈、滅鼠藥。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殺鼠劑含有0.05%的殺鼠劑;黑葉殺鼠劑含0.025%殺鼠劑和99.75%惰性(無毒)成分。其純品為白色無味針狀結晶,不溶於水,溶於醇,溶於丙酮,其鈉鹽完全溶於水。殺鼠劑是壹種中等毒性的殺蟲劑。殺鼠劑可引起二次中毒,屬於羥基香豆素類抗凝血殺鼠劑。[1]
殺鼠劑中毒殺鼠劑是壹種中等毒性的農藥。殺鼠劑可引起二次中毒,屬於羥基香豆素類抗凝血殺鼠劑。
4.1臨床表現[1]
1.有明確的接觸或食用殺鼠劑史。
2.潛伏期1 ~ 3天後,突然出血。尤其是鼻出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皮下出血更為常見。
3.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4.胃裏的東西對毒物鑒定呈陽性。
5.尿液中殺鼠劑及其代謝物5,6,7,8-羥基殺鼠劑的檢測。
4.2治療殺鼠劑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排毒:口服中毒者應盡早催吐,用清水洗胃導瀉。用清水徹底沖洗皮膚汙染物。
2.具體解毒劑:維生素K110 ~ 20mg肌肉註射,1 ~ 3/d,嚴重者可將維生素K112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註,每日總量可達300mg。癥狀改善後可肌註10 ~ 20 mg,3次/d,維生素K3、維生素K4、卡巴洛、氨基甲苯甲酸等藥物無效。
3.輸入新血;對於出血嚴重的患者,可輸註新鮮血液、新鮮冰凍血漿或凝血酶原復合物濃縮液(主要含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快速止血。
4.重度中毒患者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止血,保護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5.對癥支持治療。
5殺鼠劑(華法林)說明書5.1藥品名稱華法林
5.2英文名Warfarin
5.3殺鼠劑的別稱:芐丙酮香豆素鈉;華法林鈉;酮芐基香豆素鈉;殺鼠劑;苯丙酮香豆素鈉;華府令;可以是蜂蜜;華法林鈉;芐酮香豆素鈉;華法林鈉;香豆定;馬雷萬;泛華法林;華法林鈉;華法林鈉鹽;華法林Sod。;華法隆;沃納林
5.4循環系統藥物分類>:抗血栓藥>抗凝藥
5.5劑型1。華法林鈉:2.5mg,3mg;
2.折中:1mg,2mg,3mg,5mg。
5.6華法林的藥理作用華法林是壹種間接抗凝劑,通過抑制維生素K在肝細胞內合成凝血因子ⅱ、ⅷ、ⅸ、ⅹ而發揮抗凝作用。肝微粒中的羧化酶可將上述凝血因子的谷氨酸轉化為γ羧基谷氨酸,後者可與鈣離子結合發揮其凝血活性。華法林具有抑制羧化酶的作用,但對上述已合成的因子無直接拮抗作用。只有這些因子在體內相對耗竭,才能發揮抗凝作用。所以華法林起效慢,只在體內,停藥後藥效持續時間長,抗凝作用消失,直到維生素K依賴因子逐漸恢復到壹定濃度。此外,華法林可以誘導肝臟產生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前體,並將其釋放到血液中。其抗原性與相關凝血因子相同,但無凝血功能,相反具有抗凝作用,能降低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因此,在華法林的作用下,凝血因子ⅱ、ⅶ、ⅸ、蛋白S和蛋白C的合成減少,而“假凝血因子”,即“維生素K拮抗劑誘導蛋白”增加,達到抗凝作用。華法林的藥代動力學參數更穩定,因此優於其他口服抗凝藥(如茴香胺二酮、苯丙羥香豆素、雙香豆素)。只有當患者對華法林不耐受時,才首選其他口服抗凝藥,但與華法林相比,無論是安全性還是有效性都沒有優勢。華法林在預防非風濕性房顫患者中風方面比阿司匹林更有效。然而,皮下或靜脈註射肝素在治療或預防妊娠患者血栓或栓塞方面優於華法林,因為後者易於通過胎盤。
5.7華法林的藥代動力學:華法林口服後12 ~ 24h起效,抗凝最大起效時間72 ~ 96h,抗血栓形成6天。單次給藥持續時間為2 ~ 5天,多次給藥持續時間為4 ~ 5天。華法林被胃腸道迅速吸收,但進食對吸收沒有影響,生物利用度為100%。華法林的蛋白結合率為99.4%,其分布容量為0.11 ~ 0.2l/kg。母體對華法林的消除半衰期為20 ~ 60h,R型華法林對映體半衰期為20 ~ 89h,S型華法林對映體半衰期為18 ~ 43h。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影響華法林的半衰期。主要在肝臟代謝,代謝產物為醇類(活性最低)和羥基(無活性)。S型華法林的抗凝活性約為R對映體的2 ~ 5倍。華法林以非活性形式通過乳汁排出,對餵養嬰兒的凝血酶原時間沒有影響;它還作為非活性代謝物被排泄到膽汁中,然後被重吸收並從尿液中排出。
5.8華法林的適應癥是1。可用於預防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和發展,如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血栓性閉塞性靜脈炎,降低肺栓塞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大手術、風濕性心臟病、髖關節置換術、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等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2.心肌梗死的輔助藥物,如房顫合並肺栓塞的治療,冠狀動脈閉塞的輔助治療。
3.長期持續抗凝、血栓栓塞性疾病、手術後或外傷後、心肌梗死、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和有術後血栓栓塞性並發癥風險的患者。
5.9華法林1的禁忌癥。術後3天內。
2.肝腎功能障礙、重度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伴出血傾向、活動性潰瘍、外傷、先兆流產者禁用。
3.嚴重的肝腎疾病。
4.活動性消化性潰瘍。
5.腦部、脊髓和眼部手術患者。
6.孕婦。
5.10註意事項1。(1)惡病質、虛弱或發熱;(2)慢性酒精中毒;(3)活動性肺結核;④充血性心力衰竭;(5)重度高血壓;(6)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7)月經過多;(8)月經期;(9)先兆流產。
2.藥物對老年人的影響:老年人的劑量應適當減少。
3.藥物對妊娠的影響:華法林容易通過胎盤,引起胎兒和中樞神經系統異常。流產或死胎率高達16% ~ 17%。妊娠早期接受華法林可引起“胎兒華法林綜合征”,表現為嚴重的鼻部發育不全、骨骺分離、視神經萎縮、小頭畸形和智力低下。還會導致胎兒心臟、胃腸道和/或肝臟畸形。在妊娠晚期應用可導致母體和胎兒出血及死產。因此,妊娠前三個月和孕後第三個月應禁用華法林,此期間可對有血栓形成傾向的孕婦給予小劑量肝素。在妊娠中期(妊娠4 ~ 6個月),使用華法林預防或治療血栓復發的遺傳性易栓癥女性,必須接受嚴格的實驗監測。
4.藥物對泌乳的影響:少量華法林可分泌到乳汁中,但中藥在乳汁和嬰兒血漿中的濃度極低,對嬰兒無影響。
5.用藥前後檢查或監測:(1)用藥期間定期測定國際標準比值(INR維持在2.0 ~ 3.0)和凝血酶原時間(應維持在25 ~ 30秒)。凝血酶原活性至少應為正常值的25% ~ 40%(不能用凝血時間或出血時間代替上述兩項指標),密切觀察口腔黏膜、鼻腔、皮下組織出血情況,減少不必要的手術操作,避免過度勞累和易損傷的活動;(2)治療過程中應隨訪大便潛血和尿潛血。
6.用藥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癥。在沒有條件進行凝血酶原測定時,壹定不能濫用華法林,防止凝血酶原過低和出血。
7.不同患者對華法林的反應不同,因此劑量必須個體化。
8.根據凝血酶原時間調整劑量,壹般維持65438+正常對照值的0.5 ~ 2.5倍或用抗凝治療的國際標準比值(INR)監測,將目標INR範圍控制在2.0 ~ 3.0之間。
9.因為華法林是壹種半衰期較長的間接抗凝劑,只有在服用5-7天後療效才能穩定,所以需要觀察5-7天維持量的充足性才能判斷。
10.當凝血酶原時間已明顯延長至正常值的2.5倍以上,或出現少量出血傾向時,應立即減少或停用劑量;當凝血酶原時間超過正常值的2.5倍(正常值為65438±02秒),凝血酶原活性降至正常值的65438±05%以下或發生出血時,也應立即停藥。嚴重者可口服維生素K(4 ~ 20mg)或緩慢靜脈註射(10 ~ 20 mg),給藥後6小時凝血酶原時間可恢復到安全水平。也可以輸入冰凍血漿沈澱物、新鮮全血、血漿或凝血酶原復合物。
11.急需抗凝者,應首選肝素。壹般在肝素總量達到抗凝後,應使用華法林鈉等香豆素類藥物進行長期抗凝。
12.華法林過量容易引起出血。早期可出現瘀斑、紫癜、牙齦出血、流鼻血、傷口出血時間延長、月經過多等。出血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尤其是泌尿道和消化道。腸壁血腫可引起亞急性腸梗阻,也可見硬膜下和顱內血腫。任何穿刺均可引起血腫,嚴重者局部壓迫癥狀明顯。
5.11華法林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瘙癢性皮疹、過敏反應和皮膚壞死。過量很容易導致各種出血。早期表現包括瘀斑、紫癜、牙齦出血、流鼻血、傷口持續出血和月經過多。出血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尤其是泌尿道和消化道。腸壁血腫可引起亞急性腸梗阻,顱內硬膜下血腫和穿刺處血腫也可見。偶爾,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瘙癢、過敏反應和皮膚壞死。大量口服後甚至出現雙側壞死、微血管病或溶血性貧血、大面積皮膚壞疽。
5.12華法林的劑量起初為3 ~ 5 mg,從第二天開始根據凝血酶原時間調整劑量至維持量,使INR維持在2.0 ~ 3.0;INR可維持在1.6 ~ 1.8,但不應低於1.5。由於比肝素起效慢,如果需要立即抗凝,可在用藥初期使用肝素48 ~ 72小時。兒童用藥劑量應個體化。
5.13藥物相互作用1。壹些藥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羥保泰松、甲芬那酸、水合氯醛、氯貝特、磺胺類、丙磺舒等。,與血漿蛋白的親和力比華法林強。競爭的結果是遊離華法林增加,抗凝作用增強。
2.壹些藥物,如氯黴素、別嘌呤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甲硝唑、西咪替丁等。,能抑制肝微粒體酶,降低華法林的代謝,增加療效。
3.減少維生素K吸收、影響凝血酶原合成的藥物,如各種廣譜抗生素、長期使用液體石蠟或消膽胺(消膽胺)等。,與華法林合用可增強抗凝作用。
4.可促進華法林與受體結合的藥物,如奎尼丁、甲狀腺素、合成代謝類固醇和苯乙雙胍,可增強華法林的抗凝作用。
5.壹些藥物,如大劑量阿司匹林、水楊酸、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氯丙嗪、苯海拉明等。,可幹擾血小板功能,使華法林的抗凝作用更明顯。
6.華法林不能和鏈激酶、尿激酶合用,否則容易導致大出血。
7.其他能增強華法林抗凝作用的藥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二氮嗪、丙吡酰胺、口服降糖藥、磺胺吡隆(壹種抗痛風藥物),其機制尚不清楚。
8.皮質類固醇和苯妥英鈉可增加或減少華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故壹般不宜使用。
9.抑制華法林吸收的藥物,包括抗酸劑、瀉藥、灰黃黴素、利福平、glumiphene(誘導睡眠的能量)和甲氧麻黃酮(鎮靜劑),可以削弱華法林的抗凝作用。
10.維生素K、口服避孕藥、雌激素等藥物可競爭相關酶蛋白,促進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故華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被削弱。
5.14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