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需求的影響
在需求量方面。根據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由於我國人口在性別比例上男多女少,我們以女性人口數量為計算基礎,從22歲到41歲較適宜生育二胎的年齡段,女性人口有2.3億人,大約有1.5億人已婚,粗略估計有1億戶家庭可生育二胎。搜狐網調有43%的人不願生育二胎,那麽約有5700萬對夫婦計劃生育二胎。按照這5700萬人口在未來5年時間內均勻釋放計算,每年將有1140萬二胎新增人口,即每年有1140萬個家庭將迎來新生寶寶。家庭人口增加必然引起對住宅需求的變化,保守估計,平均每人新增住房面積30平方米,每年要新增住宅需求3500萬平方米。2014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是10.5億平方米,刨去政策性住宅等因素影響,粗略計算二胎新政將給房地產市場帶來3%左右的增量需求。
在需求結構方面。目前,新建商品住宅中,兩房產品仍占主流。壹方面,成長起來的80後人群將逐漸成為社會中堅力量,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的傳統觀念在人民群眾的思想裏根深蒂固,二胎新政使得這種傳統觀念有了制度上的保證。現有城鎮中將產生大批兩居換三居的首改和功能型小三居升級改善需求。另壹方面,“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等醫療體制改革將惠及全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將進壹步提升全民文化水平、降低家庭教育費用支出,進而促進消費,刺激居民對住宅改善的消費積極性。
住房品質的影響
本次會議中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今後將更加註重將低碳、環保融入項目開發各環節。隨著雨水回收再利用、地下車庫采光井、太陽能發電和太陽能熱水器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老百姓將切身感受到綠色低碳小區的實惠和對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作用。此外,數字中國、智慧中國建設將使“互聯網+”、物聯網快速進入社區、走進尋常老百姓家,網絡生活不再局限於年輕人,將完成對全年齡段的覆蓋。移動互聯網+家居信息化+物聯網+運營智能化+十分鐘生活圈所組成的“智慧社區”將徹底顛覆以往人們對住宅小區的理解和認識,業主在家只須手指輕點手機屏幕將滿足生活的壹切需求。
生育二胎適齡人群經過畢業後的幾年職場拼搏和鍛煉,大部分已經成長為公司骨幹,經商者也已小有成就,都處於事業爬坡期,這類人群不論在時間和精力上都難以兼顧事業和家庭,那麽新生兒由誰照顧呢?已經退休的父母無疑是最合適和放心的人選。我國傳統的養老觀念也仍為改變,居家養老仍是社會主流,即便二胎政策沒有放開,老壹輩很大程度上也會選擇同獨生子女壹起生活。具備壹定經濟基礎的中青年人不論在心理還是在現實生活需要上,都存在對三居以上住宅的需求。未來,在項目開發產品定位上,中大戶型比例將有所增長。110~120平米的功能型小三居將成為剛需產品,140~150平米舒適型三居將成為首改產品,170~200平米大戶型將成為再改產品。
除產品面積外,如何設計戶型使之更能兼顧老年人、中青年人和幼兒的生活習慣?園區內衛生服務站、生活便利店、健身場地的面積設置和位置選擇,健身器具種類選擇和數量配比,各種綠植的搭配,微地形設計,人流和車流動線設計等都將會隨之產生較大變化,這都需要我們做進壹步的思考和研究。
住房成本的影響
未來,對住宅相關設施配套的要求將有所提升。第壹就是要增加基礎設施費,給排水管徑要加大、供電負荷要增加、綠化面積和檔次要提升、智能化硬件設施要強化等;第二是要增加建安工程費,在建築材料選型上,既要考慮綠色環保,又要考慮安全舒適耐用,公***空間防滑地面、足夠面積的活動場地和業主交流空間,配備空間足夠大的電梯,以方便嬰幼兒推車和老年輪椅進出;第三要增加物業管理成本,由於各年齡段人群的不同生活習慣,對物業服務的要求將進壹步提升,公***部位和公***設施設備的運行和維護費、保潔費用、綠化費用、秩序維護費以及人工費、辦公費等都將要有所增長。
總體來講,“五中”全會各項新政對房地產行業有著積極的促動作用,對產品定位、規劃設計、建築施工和物業服務等環節將帶來全新升級,同時也是對現有開發企業創新和適應能力的又壹次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