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曝光的膠片與未曝光的膠片僅在原子狀態上有所不同,即前者發生了微小的化學變化,形成了不可見影像或“潛影”。在隨後的顯影過程中,顯影藥品必須在黑暗中作用於膠片,才能使潛影增強成為更實在的、在普通光線下持久存在的影像。這些化學藥品均以液體的形式使用,每種沖洗藥液對於與其相適應的膠片都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對於大多數黑白膠片,第壹種化學藥液(顯影液)會使經光線照射的區域顯影成為黑色銀顆粒。隨後使用的第二種藥液(定影液,可以將未曝光部分的鹵化銀溶解掉(定影),而留下透明的膠片。因此,漂洗掉化學副產物並且幹燥之後得到的沖洗結果是壹張黑白底片。
將彩色膠片沖洗成為彩色底片的加,過程與前述類似,只不過要使用化學成分更為復雜的藥液。彩色膠片沖洗過程中,顯影液在包括有黑色銀的黃、品紅和青色三層乳劑層中形成染料。而後,漂去銀並定影,就會留下僅由三層染料構成的、與被攝體顏色互為補色的彩色畫面。彩色幻燈片則需要更多的沖洗步驟。首先使用的是黑白底片顯影液,然後(經正常定影的)膠片經彩色顯影,在銀與染料中產生正像。在所有的銀被漂去並經定影之後,留下的就是具有染料正像的彩色幻燈片。
印片
接下去的制作步驟是印相,或者是更為普遍的作法 放大。已有畫面的膠片裝在稱為放大機的立式投映機中,放大鏡頭可以在感光照相紙上形成影像,其大小幾乎可根據需要任意選定。曝光期間,通過膠片上透明區域照射到相紙上的光量要比密度較大區域的光量多。記錄在相紙上的潛影也要經過隨後的化學藥液沖洗。
大體上講,這些沖洗步驟與沖洗膠片時所需的步驟相類似。例如,黑白相紙經過黑白底片的曝光,然後顯影、定影和水洗,就會顯示出"底片的底片",這是壹幅正像,即人們所熟悉的黑白照片。彩色相紙曝光之後,經過彩色顯影、漂白和定影等壹系列沖洗步驟即可形成彩色底片的彩色底片--正片。此外,還可以由彩色幻燈片用壹些其它的感光材料和沖洗工藝得到彩色照片。
印片的重要特征(除了能改變影像大小和印出多張復制品外)就是可以自始至終對畫面進行校正或控制。邊緣附近不理想的部分可以被裁去,選定區域的色調可以變淺或加深。對於彩色印片,可以利用工作範圍很大的放大機濾光片精細調整照片的色彩平衡,或者產生某種效果。此外,還可以根據經驗,使幾張膠片的某些部分結合成為壹張照片,形成部分正像、部分負像的畫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