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1959古巴革命前,古巴的醫療水平並不落後,但醫療資源的利用卻極不平衡。擁有22%人口的哈瓦那擁有全國60%的醫院和80%的床位,而農村只有壹家醫院,群眾看不起病的現象非常嚴重。古巴革命勝利後的幾年,全國有壹半的醫生失業,醫務人員大量存在。美國從65438年到0962年全面封鎖古巴後,美國切斷了對古巴的所有藥品和醫療設備的供應。古巴通過擴建醫學院等措施加大醫學人才培養力度,為廣大農村和基層建立了衛生部統壹領導下的醫療衛生體系。到1974年,經過15年的努力,古巴在醫療衛生領域擺脫了困局。醫生人數上升到10000多人(革命前是6000人),消滅了脊髓灰質炎、瘧疾、白喉三種重要傳染病。人均壽命從革命前的55歲提高到70歲,嬰兒死亡率從60‰下降到28.9‰。當然,古巴成功的關鍵是國家投資的增加。從1958到1968,古巴的公共衛生預算支出增加了10倍。至今,古巴仍然實行真正徹底的免費醫療。如果需要住院,不僅沒有治療費、手術費、藥費,甚至連床位、餐費都是免費提供的。醫院還根據病人的特殊情況準備了特殊的飯菜,家屬也有了休息的地方。
即使在經濟困難時期,古巴政府仍然堅持為醫藥和生物技術提供政治和財政支持。2011公共衛生服務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0%。④僅在生物技術方面,過去20年,古巴政府在生物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約為1億美元。目前,古巴生物技術產業持有約1200項國際專利,在全球50多個國家銷售醫藥產品和疫苗。出口大幅增長,每年帶來上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目前,古巴正在進行60多項臨床試驗,研究90多種新產品。這些數字預計還會增加。對衛生生物技術的關註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為治療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猖獗的疾病生產了更廉價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