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輸液反應的概念 定義和癥狀

輸液反應的概念 定義和癥狀

概念:

輸液反應包括發熱反應,靜脈輸液時由於熱原、藥物、雜質、藥液溫度過低、藥液濃度過高、輸液速度過快等因素引起。發熱反應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畏寒、寒戰、顏面及四肢發紺,繼而發熱,體溫可達 41~42℃。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煩躁不安、譫妄等。嚴重者可出現昏迷、血壓下降、休克、呼吸衰竭等癥狀,導致死亡。發熱反應的起始時間因進入體內的熱原數量、熱原性質和患者的個體耐受性而異。

癥狀:

(壹)發熱反應

1.發熱的原因是常見的輸液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熱原、死菌、遊離菌蛋白或不純藥物成分),輸液瓶清洗消毒不徹底,或再次汙染;輸入的藥液消毒不徹底,保管不善變質,輸液管表層粘附硫磺等引起。

2.癥狀 主要表現為畏寒、寒戰、發熱(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重者發熱達40-41℃),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脈搏加快、周身不適等癥狀。

3.防治方法

(1)反應輕者可減慢輸液速度,註意保暖(適當加蓋被子或給予熱水袋)。嚴重者應立即停止輸液,高熱者應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或激素治療,並針刺合谷、內關穴。

(2)輸液器要妥善處理,清除熱原。

(2)心力衰竭、肺水腫

1.原因是由於滴速過快,短時間內輸入液體過多,使循環血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

2.癥狀患者突然感到胸悶、氣短,咳泡沫樣血痰;嚴重時可從口鼻湧出稀痰,肺部出現濕性啰音,心率加快。

3.防治方法

(1)輸液滴速不宜過快,輸入液體量不宜過多。這壹點對心臟病患者、老人和兒童尤為重要。

(2)當出現肺水腫癥狀時,應立即停止輸液,並通知醫生,讓病人取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擔。

(3)遵醫囑給予血管擴張劑、平喘藥、強心劑等。

(4)高流量氧氣吸入,並將加濕瓶中的水換成20%-30%的酒精加濕後吸入,以降低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從而改善肺部的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癥狀。

(五)必要時四肢依次紮止血帶(需每隔5-10分鐘依次放松四肢,可有效減少回心血量),待癥狀緩解後逐漸解除止血帶。

(三)靜脈炎

1.病因:由於長期輸註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或在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塑料管時間過長,引起局部靜脈壁化學性炎癥反應;也可因輸液時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感染。

2、癥狀:沿靜脈出現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寒戰、發熱等全身癥狀。

3、防治方法 原則是避免感染,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

(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紅黴素、氫化可的松等,應充分稀釋後應用,並防止藥物溢出血管外。同時,應經常更換註射部位,保護靜脈。

(2)擡高患肢並制動,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鎂濕熱敷。

(3)中藥外敷或如意金黃散外敷,每次30分鐘,每日2次。

(4)超短波理療,用TDP治療儀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4)空氣栓塞

1.原因輸液管內的空氣未排出,導管連接不緊,縫合處漏氣,加壓輸液、輸血時無人看管,都有可能發生空氣栓塞。進入靜脈的空氣首先進入右心房,然後進入右心室。如果空氣量較少,則會被右心室壓入肺動脈,然後分散到肺小動脈,最後進入毛細血管,因此造成的損傷較小。如果空氣量較大,則會堵塞右心室動脈入口,使血液無法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造成嚴重缺氧,導致患者死亡。

2.癥狀患者感到胸部異常不適,有瀕死感,繼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發紺,心電圖可顯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臟病變。

3.防治方法

(1)輸液時必須排盡空氣,如需加壓輸液,護士應嚴密觀察,不得離開病人,以防液體排空。

(2)立即使患者取左側臥位和頭低足高位,此體位在吸氣時可增加胸內壓,以減少空氣進入靜脈,左側臥位可使肺動脈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氣泡向上漂移右心室心尖部,避開肺動脈入口,由於心臟跳動,空氣與氣泡混合,以小劑量進入肺動脈。

(3)氧氣吸入

(4)進行鎖骨下靜脈穿刺更換水槍時,應在患者呼氣時或囑患者屏氣時進行,防止吸入空氣,留置矽膠管或更換液體的任何操作環節都不能使矽膠管腔與大氣相通。

  • 上一篇:美國著名田徑運動員
  • 下一篇:血壓低吃什麽藥最管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