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肢神經壓迫:壹是拇指、食、中指麻木疼痛,常有夜醒史,醒後活動可改善。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部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手腕處受到壓迫,稱為腕管綜合征。二是戒指和小指的麻木和疼痛,也可能有夜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肉萎縮,環和小指屈曲減少,影響精細使用。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壓迫,稱為“肘管綜合征”。
2、頸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是頸椎病,是中老年人易發的疾病之壹。人進入中年,有些器官往往會退化。頸椎間盤退變時,常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關節突增生或肥大。壹旦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壓迫相鄰的頸神經根,就會發生頸椎病。頸椎病除了手指麻木、感覺異常外,還伴有其他癥狀,如頸肩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運動障礙。確診頸椎病不難,拍個x光片就行了。另外,還有壹個簡單的檢查頸椎病的方法。壹人托住患側頭部,壹手托住患側上肢,外展90度,雙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診斷為頸椎病。
3.中風:另壹種導致手麻的常見疾病是中風。健康小貼士?中封門曾說:“凡是第壹次覺得大拇指或第二指不靈敏或不用的,三年之內就會中風。”必須做好防範:起居謹慎,飲食節儉,遠離家鄉,心胸寬廣。雖然手指麻木不壹定會導致中風,但對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頭暈、頭重腳輕、四肢麻木、舌頭腫脹等癥狀,且患者通常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他們應該更加註意和警惕中風的發生。
4、更年期綜合征: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有時會出現手麻,但並不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會消失。
總之,手麻癥狀的診斷需要參考頸椎片、肌電圖等輔助檢查才能明確結論。壹旦確診,如果癥狀仍然較輕,都可以通過正規的非手術治療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果癥狀明顯,出現明顯的手內肌萎縮,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防止病情發展,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手內肌嚴重萎縮,導致手的嚴重功能障礙。
手麻的原因
1.血管因素:
當我們久坐或坐姿不良時,會造成下肢麻木,手擺錯姿勢也會麻木。)因為當血管受到壓迫時,血管供給肢體缺血,造成麻木。當壓迫解除,血液流動的時候,會有很多螞蟻在爬的感覺。如圖,當上肢的尺動脈和橈動脈某處受到壓迫時,都會引起手部麻木。
2.神經因素:
神經有軸向流動。當神經受到壓迫時,軸向流動受阻,也會引起手麻。如圖,手掌主要有橈神經、尺神經和正中神經。這些神經從頸椎管出發,經過關節、韌帶和骨纖維管,到達掌尖。任何壹個部位,神經受到壓迫,都會造成手麻。
3.大腦因素:
所有的神經都來自大腦。當大腦出了問題,比如中風,大腦支配的區域就會麻木無力。
4.系統因素:
壹些系統性疾病,如:
A.高脂血癥:長時間的高脂血癥容易導致血管壁硬化。此外,高脂血癥、血液黏稠、血流緩慢、給細胞的氧氣養分減少,都會導致麻木。
B.糖尿病患者:血糖維持在較高水平,長期對人體血管和神經造成極大損害,動脈硬化和神經退行性變。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癥狀,比如懷孕、睡姿不正確、長時間蹲廁所等,壹般都會在短時間內消除,沒有什麽大問題。但有些人長時間(壹天以上)麻木無法緩解,只好去看醫生。但是我應該看哪壹科呢?專家表示,無論是什麽原因導致手腳麻木,都應該先咨詢神經內科。
手腳麻木的原因壹般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壹,糖尿病人會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酸痛、腫脹,就要及時查血糖,尤其是老年人。
第二種是藥物或化學物質引起的麻木。如果感冒或腹瀉,服用黃連素或呋喃唑酮會引起手腳麻木;長時間呆在含有氫氣、砷、二硫化碳的環境中,也會造成手腳麻木。
三是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癥狀是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者感冒半個月,就會引起神經炎。
第四,四肢散在出現麻木。四肢麻木不是同時出現的,而是散在的。這種情況是局部神經受到刺激,如醉酒後中風昏迷,頭部的神經刺激,拄拐杖的老人手部的神經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肩神經刺激引起的腿部麻木。
手腳麻木不能對癥治療,要治療病因。無論是什麽原因導致手腳麻木,都要先去醫院神經內科檢查,確定是否有神經損傷,受到了什麽樣的刺激。如果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做肌電圖來進壹步確認神經損傷的程度、範圍和性質。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會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應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範圍和性質,采用藥物或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與針灸和物理治療相結合,以促進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是通過手術打開受壓的神經,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和刺激。該病的治愈程度主要取決於神經病的病因和性質。如果是周圍神經損傷(腦和脊髓除外),壹般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去醫院去骨科或者外科或者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