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設備的正常完好,為企業的生產提供最優的技術裝備,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在最佳的物質技術基礎之上,以獲得設備壽命周期內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益最高的設備。
2、設備管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2.1設備管理工作由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全面負責。
2.2 主管副廠長的職責是:?
2.2.1負責設備完好率、設備利用率的考核;?
2.2.2負責審核設備定期維護、保養、檢修計劃並監督實施;?
2.2.3審查批準設備更新、更換計劃;?
2.2.4負責建立健全設備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制度;?
2.2.5負責加強設備的基礎管理工作。
2.3 設備管理日常工作由設備科或專兼職設備管理員負責;?
2.4設備科或設備管理員的職責是:?
2.4.1掌握設備市場信息和本廠設備技術狀況,根據本廠生產需要,提出並編制設備更新和增加計劃,經副廠長同意後實施設備購置。新設備要保證性能先進、質量優良、可靠性高,維修經濟指標好。
2.4.2對新購設備進行開箱驗收和安裝調試驗收,嚴把質量關。負責設備投運初期的使用維護以及信息反饋工作。
2.4.3編制設備操作規程和維護保養規範,督促設備安全正確使用。
2.4.4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定期保養工作,使設備常年處於整潔、幹凈、潤滑、安全的狀態;?
2.4.5編制設備定期保養、維修和大修計劃,並負責實施。
2.4.6會同財務科編制設備臺賬,加強設備臺賬管理,定期對設備進行盤點、核對,確保賬目清楚,賬實相符;?
2.4.7建立主要設備檔案、壹機壹檔;?
2.4.8督促完成設備運行記錄及完好率、利用率統計工作;?
2.4.9 完成廠長交辦的其他設備管理日常工作。
3、設備分類與編號?
3.1凡本廠購置價值1000元以上的生產設備、檢測儀器設備、輔助生產工具均納入設備管理。
3.2 工廠設備****,分為五類:?
3.2.1 型材切割加工設備;?
3.2.2 輔助設備;?
3.2.3 焊接設備;?
3.2.4 檢測儀器和設備;?
3.2.5 輔助生產工具;?
3.3 設備編號方法;?
3.3.1 設備編號采用兩段編號法。第壹節編號用三個阿拉伯數字表示設備分類,第二節編號表示設備順序號。
3.3.2 設備編號標註如下:?
A B C----D?
其中:A---- 設備大類,切割加工設備為1,焊接設備為2,輔助設備為3,檢測儀器設備為4,輔助生產工具為5;?
B---- 設備中類,附件 1 設備分類表。?
C----設備小類,附件1設備分類表。?
D---- 序列號。?
例如,編號 012-1 指型材切割和加工設備下料鋸中的第壹臺雙頭鋸。
4.設備的購置和記錄?
4.1根據本廠生產需要,由車間或設備管理員提出設備更新和購置的要求。
4.2設備科或設備管理員根據車間報驗要求,綜合考慮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維修性和經濟指標,提出購置計劃,報主管副總審核。
4.3設備購置計劃審核後報廠長審批。
4.4由廠長與設備供應商簽訂設備購置合同。
4.5設備進廠後,由設備科或設備管理員會同技術科對設備進行開箱驗收,檢查設備外觀,檢查備品備件是否齊全,隨機技術文件是否齊全。
4.6設備科或設備管理員參加設備安裝調試,完成後,設備科或設備管理員會同技術科對設備安裝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填寫驗收報告,按規定分類編號記帳。
5.設備安裝、調試及投入運行?
5.1設備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5.1.1了解設備的重量、體積(高、寬、長)、吊裝、卸料就位條件,確定其運輸路線;?
5.1.2了解設備的工作環境條件,選擇符合規定的安裝地點,對恒溫、恒濕等特殊環境要求的設備,應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規定的條件安裝;?
5.1.3做好材料設備、工具、測量儀器、潤滑材料等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5.2 設備安裝?
5.2.1設備布置方案由車間、技術科、設備科共同提出****,報副廠長審批;?
5.2.2設備安裝必須按批準的平面布置圖進行。
5.2.3設備安裝地基必須按設備手冊規定的要求施工。
5.2.4設備在基礎上安裝牢固後,應清除所有汙物、水漬、鐵屑、防銹油等,並將安裝時要裝配(或組裝)的所有零部件清洗幹凈,塗上規定的潤滑脂,特別要註意接合面和滑動面的清潔,但設備技術文件中規定的密封圈、密封件和非拆卸件不允許拆卸清洗。
5.2.5設備零部件裝配後要清洗幹凈,應將所有潤滑部位按規定塗上潤滑油脂,然後用手轉動各運動部位,要求輕松靈活,無阻塞、振動和運動方向錯誤等異常現象。對於壹些大型設備,人力無法移動時,可以使用適當的工具,但應緩慢謹慎。
5.2.6 電氣部分的安裝要求安全、準確、可靠。
5.3試運行?
試運轉應按設備說明書的要求進行。註意以下幾點:?
5.3.1設備機械部分試運轉前,應先對其電氣部分(包括電動機、報警和信號裝置)進行試運轉。電機試運轉前,不要掛皮帶,待接通電源確定電機旋轉方向正確後,再掛皮帶,並正確張緊。
5.3.2設備試運轉前,應設置防護裝置,並清理設備上不必要的物件,確保安全。
5.3.3對設備的潤滑面應多次加油,各潤滑點應保持足夠的潤滑油。
5.3.4試車空轉1小時,註意溫升變化。
5.3.4、試運轉空轉 1 小時,註意溫升變化,試運轉應從部件開始逐步到整機運轉。
5.3.5啟動按鈕後,應多啟動幾次,觀察各部件動作是否正確,方可正式運轉,並由低速轉入高速逐漸增加。
5.3.6試運轉中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車檢查修理。
5.3.7試運行中潤滑、液壓系統和冷卻或加熱系統的管路是否暢通,閥門和機構的動作是否正確、靈活、可靠,有無漏油現象。
5.3.8試運行結束後,斷開電源,消除壓力和負荷,復查主要部件的配合和安裝精度,檢查緊固部分,清理現場,整理試運行記錄。
5.3.9對照設備出廠檢驗合格證的項目,逐項認真檢查。如發現不合格,應立即向制造廠反映,要求原制造廠派人協助排除不合格現象,並追究責任和賠償損失。試檢證明和記錄應歸入設備檔案。
5.4、驗收與調試?
5.4.1設備移交生產時,由設備科在試運轉合格的基礎上,組織車間和技術科進行安裝質量、幾何精度檢查、負荷試驗等。
5.4.2符合要求後,填寫設備交接驗收單,由設備科和車間負責人簽字後,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5.4.3交接班時,隨機附件和專用工具,要同時交給操作人員。
5.4.4交接中隨機產生的文件資料統壹歸入設備檔案。
5.4.5新設備交付使用3~6個月後,設備科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精密復查和調整。
6、設備的使用管理?
6.1每臺設備必須建立操作規程和維修規程。
6.2每臺設備都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定人定機或定員管理。
6.3主要設備必須建立當班運行記錄。
7、設備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查?
7.1設備維護分為日常維護和事故二級維護。
7.1.1日常保養是指:清潔、緊固、調整、潤滑和防腐,簡稱 "十字 "作業。
7.1.2 事故維修是指發生故障時進行的專門維修。
7.1.3 日常維護由操作人員進行;事故維護由專業人員或委托外部機構進行。
7.2事故檢修應由專業人員檢查填寫檢修申請單,經主管副廠長批準後進行。
7.3設備維修後應由專業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試車檢查合格後方可開車。
7.4修理卡連同試車單壹並存入機務檔案。
8、設備事故管理?
8.1凡因使用不當造成設備損壞故障均稱為設備事故。
8.2屬於人力不可抗拒的災難性設備損壞不屬於設備事故。
8.3設備事故分為三級?
8.3.1壹般事故:設備直接價值損失300元及以下;?
8.3.2重大事故:設備直接價值損失300-1000元;?
8.3.3重大事故:設備直接價值損失1000元以上;?
8.4事故處理?
8.4.1壹般事故由班組處理,報車間備案;?
8.4.2重大事故由車間處理,報廠領導備案;?
8.4.3重大事故由企業處理; ?
8.5 事故處罰?
對肇事者處以事故損失價值10-30%的罰款,並責令寫出檢查;?
9.設備的處理和報廢?
9.1設備的處理和報廢由廠長負責。
9.2由設備科處理的設備,應有技術鑒定意見,估價經廠長批準。
9.3需報廢的設備要充分計提折舊,估算殘值,經廠長批準後在財務資產中核銷。
9.4報廢設備殘骸應交物資回收部門處理。
10、設備檔案管理?
10.1凡列入固定資產的設備均納入檔案管理範圍。
10.2雙角鋸、角縫清理機、V型鋸、四角焊機、雙軸仿形銑、玻璃壓鋸、計算機管理系統等重要設備,要單獨立卷存放,其他設備分類歸檔。
10.3檔案內容?
10.3.1設備裝箱單?
10.3.2使用說明書。
10.3.3有關技術文件(如草圖、零件清單、附件清單)。
10.3.4 開箱驗收單。
10.3.6 試運行記錄。
10.3.7維修記錄。
10.3.8運行記錄和年度匯總表。
10.3.9改造記錄。
臨終關懷批準文件。
10.4檔案由專人保管,借閱由部門負責人批準。
10.5建立設備檔案查閱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