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西江經濟帶的區位條件

西江經濟帶的區位條件

雲南、貴州、廣西的水電資源豐富,貴州的煤炭資源也很豐富,而廣東的能源資源相對匱乏,尤其是兩廣的優質煤炭。西南地區位於西江流域上遊,初步建立了以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工業為主,軍工為輔的工業體系,形成了壹批初具規模的大中城市,增強了西南地區自身發展的經濟基礎。西江流域下遊地區是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具有與國際市場密切相關的區位優勢和強大的產業輻射功能。西江上遊,近代商業文明從廣東沿海逐漸向西南大陸推進,湧現出肇慶、梧州、賀州、南寧、柳州、百色等新興城市。西江是推動流域經濟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軸線。雲貴地區是中國磷礦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地區,具備建立世界級磷化工基地的條件和基礎。該地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優質煙葉生產基地。雲南連續15年利稅位居中國煙草行業第壹,最高利稅每年超過380億元。卷煙工業是貴州最著名的輕工業,隨著廣西煙葉的生產,誕生了壹大批國內外名牌企業和產品。同時,煙草行業帶動和支持了壹批相關產業的發展,造就了壹大批鋁箔廠、造紙廠、化肥廠和印刷廠,促進了煙肥、造紙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行業、煙機行業和煙草復烤行業的快速發展。雲南還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如亞麻、三七、紫丹等,適合大規模種植加工,發展生物制藥產業,進而形成集種植、加工、研發為壹體的生物制藥產業鏈。雲南是中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有2500多種野生花卉資源,被譽為“天然花園”和“植物王國”。西江流域太陽能和水資源豐富。利用太陽能和水電發展能源產業,不僅可以節約石油和煤炭資源,還可以有效避免環境汙染。它是新興的綠色產業之壹。

目前,西江流域上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潛在的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貴州六盤水地區、雲南曲靖地區有大型煤田,但開發程度不夠,產能遠未發揮,區內外運輸通道不暢,阻礙了煤炭運輸。紅水河水電豐富,但目前只有大化、二灘、天生橋等少數大型水電站,西江其他支流上的中小型水電站建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坑口、路口、負荷區水電開發不足,導致該地區缺電,使得大量產能停滯、閑置。黔東南和廣西大部分地區適宜造紙,發展造紙工業條件優越,但造紙工業壹直是這些地區的薄弱環節。

西江流域有生態旅遊的天然基礎,雲南有眾多的旅遊資源,如著名的魯南石林、大理、西雙版納、平行河、昆明滇池、麗江玉龍雪山等。,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壹大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從雲貴到廣西、廣東,無數的山川、溶洞、河流、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等自然景觀構成了該地區獨特的旅遊景觀。有學者在區域經濟學中提出壹個猜想: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早期,主要河流邊界沿線下遊的經濟發展速度通常快於上遊,因此下遊地區往往領先壹步,現代化程度更高。原因在於,由於水流方向的原因,自然資源從上遊流向下遊的成本低於相反方向的成本,因此從富裕的城市或地區向下遊輸出自然資源更為經濟。西江流域基本呈現這樣的分布特征。西江流域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澳門,上遊資源豐富,下遊以廣州、香港、澳門、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江門、中山、順德、南海為核心的“珠江都市帶”,包括6500個城市。西江軸線東起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至廣西、雲南、貴州等省份,將經濟發達的華南和資源豐富的西南連接起來。西江流域中上遊與西南經濟開發區相連,下遊入海口為珠三角西翼的佛山、江門、順德、珠海、澳門等經濟發達地區。是連接沿海發達地區和西南欠發達地區的黃金地帶,也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經濟帶的經濟軸。

雖然同處壹個水系,同源,但西江上中下遊的經濟發展水平明顯不同。下遊、中遊、上遊構成明顯的梯度趨勢。下遊的珠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壹直處於工業化中後期,而與之相鄰的兩個明星城市香港和澳門是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壹直處於後工業化時期。中遊的廣西(廣東肇慶也在中遊)處於工業化中前期,等待起飛。上遊的雲南、貴州欠發達,正在為經濟騰飛做準備。總之,下遊的珠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和最發達的地區,但上遊和源頭的雲貴地區卻幾乎被遺忘了。如今,積累的發展差距沒有收斂的跡象,而是在“馬太效應”的作用力下繼續向兩極分化發展。西江流域中上遊的產業結構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明顯低於珠江三角洲下遊,意味著前者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相當繁重。當前,關鍵在於發展非農產業,特別是第二產業,承接下遊產業轉移。然而,上遊和源頭承擔著生態屏障的責任,下遊轉移過來的產業多為高能耗、高排放的傳統產業,加大了中上遊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造成了上遊地區產業發展與水環境保護的“兩難”。因此,必須從大局出發權衡利弊,既要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又要保護好西江的生態環境。

西江走廊前沿靠近經濟發達的廣東珠三角,背靠廣西西北和西南,具有承東啟西的功能。因此,建設西江經濟走廊有利於打通東西通道,促進西部地區接受粵港澳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推動改革開放從沿海向內地延伸,形成跨區域、多元化的開放格局。換句話說,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內陸地區,都需要有同壹個載體,並通過壹個地帶與之相連。建設西江經濟走廊,強化其東西部樞紐作用,使其更好地肩負起連接東西部的角色,對於改革開放全局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在“西江產業帶”的沿江地區,工業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傳統產業中的主要產品,如制糖、有色金屬、機械制造、建材、冶金等。,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制藥、鋁加工、生物、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在現有的區域合作中,“西江產業帶”的形成也有壹定的產業基礎。壹些省市開始承接產業轉移,其中緊鄰珠三角的廣西率先積極建設產業轉移基地,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比如南寧是最早確定建設廣東工業園、廣東商業街、澳門商業街的城市。

西江流域五省經濟合作已初見成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西江流域各地區建立了自然聯系和經濟聯系。與廣西西江流域接壤的粵西和肇慶,在廣東經濟發展水平僅次於珠三角,工業基礎和基礎設施也比較發達。城市化水平也高於粵北和粵東。與之接壤的廣西東南部,工業和基礎設施也相當龐大。這個地區非常容易接受珠三角的產業轉移。從人際關系的角度來說。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同屬嶺南地域文化,兩地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和道德風尚具有契合性。這個地區講相似的方言,形成相同的風俗習慣。人們往來頻繁,親屬關系很多,物品交換早已形成歷史習慣。雲貴電力通過貴州天生橋水電站送往珠三角地區。

在2004年泛珠三角經貿合作洽談會上,西江流域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澳門五省區簽約金額達2000億元,占洽談會總簽約金額的三分之二以上。簽約項目數占總數的70%以上。在這五個省簽署了大量的資金和項目。從人倫角度看,西江流域和珠三角同屬嶺南區域文化,文化傳統和習俗高度相似,語言相近,有利於區域間的相互合作與交流。歷史上交流頻繁,貨物交換早已成為歷史習慣。目前,西江幹線沿線已經自發建設了許多企業和工業園區。經濟學家也把目光投向了這壹發展。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建議,引導珠三角和港澳企業沿長江向西推進,形成上下遊互為依托共贏的產業鏈。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熊宗仁呼籲各方加快西江經濟帶建設,並將其納入國家決策。該流域生態環境惡化速度加快。有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西江中上遊森林覆蓋率減少了壹半,水土流失面積增加了65438±0.5倍,活動滑坡、泥石流數量增加了壹倍多,水土流失面積占總面積的53.08%。強度、極端強度和劇烈程度的土壤侵蝕模數分別占土壤侵蝕總面積的20.09%、65,438+0.46%和65,438+0.78%。洪水和幹旱的頻率以及受災面積都在增加。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雲南、貴州兩省受旱面積分別增加了7.7倍和2.4倍,廣西受澇面積增加了2.76倍。隨著工業的發展,空氣汙染和水汙染變得越來越嚴重。酸雨已危及中上遊大部分地區,酸雨頻率普遍在65%以上。在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附近,許多河段的水質沒有達到飲用水標準。

截至目前,國家尚未系統界定流域生態功能定位,未系統界定跨界斷面水功能類別和水質評價要求。在省際流域功能區不明確的情況下,流域內各省根據自身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要自行劃定功能區。由於未能統籌全流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行政單元各自為政的劃分給上下遊的協調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極大地制約了全流域生態功能的保護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最終導致了自身的不可持續發展。甚至跨界地區(特別是省界)水功能定位不同,水質評價類別不同,從而失去了明確流域內行政單元保護和開發的責任和義務、建立協調機制的最起碼前提。流域協調就是通過機制的建立,明確全流域的功能定位和各行政單元的責任義務,使各行政單元在全流域形成互利、和諧、共贏的局面。相對於下遊經濟發達的珠三角,雲南、貴州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保存了相對完整的原始生態環境和民族風情,生態基礎良好。因此,更容易高起點發展綠色工業經濟,走工業生態發展模式之路,實現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從東向西坐船來,會看到西江中央漂浮著兗州島。相傳宋仁宗李青二年(1042),三年年底包拯(又名包青天)出肇慶時,船出羚羊峽,忽然波濤翻騰,狂風大作。包公感到可疑,立即詢問他的手下。原來,端州硯工為了表達對包公體恤百姓的敬佩,送了壹個托人壹塊用黃布包裹的端州硯臺。那幾個人壹看是硯臺,不是金銀首飾,就收下了。包公立即把段燕扔進了河裏。當它停止時,它是平靜的。後來,在包公投硯的地方,也就是兗州島,升起了壹塊《廬州》。覆蓋硯臺的黃布順流而下,在西江附近形成了壹片黃沙,也就是現在的黃布沙。根據這個傳說,當地人在兗州島上建了壹座包公廟,至今仍存在,香火延續。這是西江二十景硯中的清風。穿過兗州包公牌樓,來到羚羊峽,中國地理書上稱之為西江三峽。西江三峽由羚羊峽、三榕峽和大定峽組成。西江風光也以三峽聞名。西江三峽自東向西共有20個景點:燕竹清風、夏玲歸帆、羅隱府桃溪晚霞、夫歸石、山虎出入口、清風仙閣、還猿古洞、景福花冢倒影、古塔、江樓夜景、塔中雨雲、 白沙夜月,五顯漁燈,五馬歸槽,龜蛇鎖河,鎮水。

羚羊峽北側的羅隱下殿,原是鼎湖山為迎接渡口香客而派出的機構,又稱休止寺。據史料記載,公元743年,日本唐代高僧榮睿邀請鑒真大師訪問日本傳播佛法。第五次旅行,在舟山遭遇颶風漂流,歷盡艱辛,在海南島登陸。五洲東到端州(今肇慶市)後,登上鼎湖山龍興寺(宋代改為白雲寺),病逝,葬於鼎湖山蓮花峰南麓。

出了西邊的羚羊峽,河流突然開闊起來。來到城內的河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江兩岸的四塔奇景,四座古塔與夾江對峙。詩人郭沫若1961遊西江時留下名句:四塔天高天穩,七星伴月宮。西江兩岸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北岸是肇慶市,南岸是高要市。這兩座現代化城市隔江相望,在繁榮方面相互競爭。

溯江而上,西江大橋南北有橋,天然護城河成為通衢。再往前是大定峽和三榮峽。

溯江而上,進入德清地區,從船上可以看到龍母祠堂和嶄新的三元塔。再往西走,就到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金石山腳下。金石山高375米,分上下兩層,上層200米的圓柱形石山直沖雲霄,下層175米的土山相得益彰。從三個不同的方向看,金石山有不同的景象:它像壹塊天然的中國手表,所以有人稱它為中國手表石;像壹個老人,有人稱之為老君石;像和尚的頭,有人稱之為和尚石。其實金石山的名字和史傳有關。

  • 上一篇:外地公司在北京註冊分公司需要哪些材料,如何註冊?
  • 下一篇:外資企業在對華技術轉移過程中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