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跨國公司為核心的技術轉移模式
在該模式中,技術轉移的實質是外資企業投資的跨國企業向中國轉移先進技術,使得先進技術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跨國企業擁有制造業的先進技術和工藝。在這項技術進入中國之前,他們已經掌握了產品生產的命脈,完成了制造技術的研究、開發、試驗和加工的全部活動,擁有了成熟的技術。因為其他國家或外資來源國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較高,他們通過技術轉移將產業移至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區,完成產品生產過程。他們需要的是利用中國廣闊的勞動力市場和廉價勞動力實現加工環節。這樣,跨國公司就可以通過生產地的轉移大大降低生產成本。這種技術轉移模式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技術轉移模式,也是實現先進技術與低成本勞動力合作的最佳方式。當然,這種轉移模式要求發達國家對具體的生產工藝有完整的技術支持,並不希望通過技術壟斷來獲取暴利。
2.以中國企業為核心的技術轉移模式。
在這種技術轉移模式中,技術轉移的實質是外資企業將以前的R&D、試制和生產工藝設計轉移給技術輸入國。外資企業或外企本身對某壹工藝和技術沒有形成成熟的技術,技術有待進壹步提高。據此,他們在世界範圍內尋找適合該產品運營的市場,通過技術轉讓占領市場。對於向中國的技術轉移,他們通過在全球尋找合適的市場,發現中國擁有相關的企業和基礎條件以及廣泛的技術。因此,他們在中國建立了壹個R&D中心,並通過從中國引進人員來繼續研究某種技術。在這種模式下,他們想用自己的技術理念或想法占領中國的市場。在這種技術轉移模式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由於中國可以在這種模式中獲得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機會,對這種轉移模式的接受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國家,都存在大量的兩種模式的技術轉讓,而且隨著現代國際合作的增加,外資企業同時通過兩種模式實現技術轉讓的情況也大大增加,即呈現出混合的技術轉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