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年代,“幾乎參加了八路軍、解放軍在山東境內組織的所有大的戰役,積極支援了淮海戰役,是個名副其實的功勛藥廠”。創立新華制藥廠的決策人之壹、時任八路軍膠東軍區參謀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的賈若瑜將軍曾如是評價。
50年代,研制成功特效藥斯銻黑克,撲滅了肆虐半個國土的黑熱病;研制成功全國第壹臺耐高溫耐腐蝕搪玻璃反應罐,為中國化學醫藥的生產奠定了物質裝備基礎;安裝投產了全國第壹條化學原料藥生產線,開創了中國化學制藥的先河;援建了中國最大的醫藥企業-華北制藥廠;成為全國最大的解熱鎮痛藥生產基地。
60年代,派出千余名幹部、技術人員和生產骨幹,建設了西北第二合成藥廠、沂蒙新華藥廠、威海新華藥廠、濟寧抗生素廠等大中型企業,為國家三線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全國六個產品、每個產品六項指標的同產品競賽中,囊括全部第壹的好成績。企業基礎管理創立“兩法三清壹錄壹制”模式,即崗位操作法、設備維護法,批號清、定額清、責任清,原始記錄,崗位責任制,成為全國同業學習的榜樣。企業跨入全國制藥行業“四大家族”之列。
70年代,註重企業整頓,新產品開發邁開步伐。抗感染新藥PPA及其制劑、解熱鎮痛抗炎新藥布洛芬及其制劑雙雙填補國家空白。
80年代,深化改革增添企業活力,企業步入穩定快速發展軌道。企業管理走在全國醫藥行業前列,首批進入國家二級企業、國家壹級企業;先後有23個產品獲省部級以上優質產品獎,其中3個產品獲國家金質獎,3個產品獲國家銀質獎。連年進入全國500家規模最大企業和500家效益最佳企業行列。
90年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股份制改造,海內外上市融資擴本;組建企業集團,進行資本運營和資產經營。大量引進專業人才,開始逐步奠定醫藥創新基礎;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國家壹類、二類等壹大批新藥推向市場。著力調整產品結構,制劑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保持全國最大解熱鎮痛藥生產和出口基地地位的同時,亦成為抗感染藥物、心腦血管藥物、中樞神經藥物、激素藥物等的重要生產和出口企業,企業效益快速增長。年出口創匯6000多萬美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