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的消毒藥品或液體主要有以下幾種:紅藥水、紫藥水、雙氧水、硼酸水、碘酒、碘伏、酒精。它們的作用和功效大致如下:
1.紅藥水,即2%汞溴紅溶液,主要有殺菌、消毒、防腐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但抑菌作用弱,且含有汞的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毒,現在已很少使用。2.紫藥水,即2%的甲紫溶液,可加快傷口愈合,常用於淺表皮膚、黏膜感染。不宜用在黏膜或開放創面,例如刀傷或銳器刺傷。
3.雙氧水,即過氧化氫,具有消毒殺菌作用,但濃度大,易灼傷患處皮膚。用於已有壹定感染的淺表局部傷口時,其血液、膿液等會降低其殺菌力。
4.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斂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膚、黏膜和傷口沖洗清潔,口腔炎含漱。
5.碘酒,是由碘、碘化鉀溶解於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主要用於非黏膜傷口的表面消毒。常用於手術前、註射前的皮膚消毒及傷口的消毒。壹般不用於潰爛的傷口,碘過敏者禁用。 6.碘伏,為碘與聚醇醚復合而成,主要用於非黏膜傷口的表面消毒。它使用方便,無刺激無異味,可直接塗傷口,無色素沈著。
8.酒精,醫用消毒的濃度約為70%~75%。高濃度的酒精會在細菌表面形成壹層保護膜,阻止其進入細菌體內,但難以將細菌徹底殺死。壹般,如出現擦傷或小的創傷,應先用清水或1%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沖掉上面的泥土、沙子等汙物和血漬,之後用碘酒或酒精進行消毒,但它們對皮膚有很強的刺激性,塗上去會很痛,壹般使用沒有刺激性的碘伏。
如果創口較深或被生銹的東西刺傷,除了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外,還要使用雙氧水清洗,它可殺滅厭氧菌。硼酸水和紫藥水有抑菌和收斂的作用,可用於急性滲出性皮炎和燙傷濕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