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2日,這對越南人民來說是壹個值得紀念和回味的日子。
因為在24年前的這壹天,胡誌明主席在河內宣布了越南民主***和國的成立,這壹天也被設立為越南的國慶日。
但不幸的是,胡誌明主席在這壹天也因病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越南和越南人民。
當時,新中國和越南的關系處於蜜月期,因此在胡誌明逝世後,消息被第壹時間遞送給了新中國駐越南大使王幼平。
王幼平立即將這壹噩耗匯報給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得知後,立即指示王幼平,有兩件事情不要去做。
周總理給王幼平下達了什麽指示?
這還要從胡誌明和周恩來之間的故事說起。
1890年5月19日,胡誌明出生在越南義安省南壇縣金聯村的壹個教師家庭。
胡誌明原名叫做阮必成,號愛國,胡誌明這個名字是他在二戰時期用於抗日的化名,後來壹直沿用到去世。
同毛澤東、周恩來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戰士壹樣,幼年時期的胡誌明就胸懷大誌,當時的越南,正籠罩在法國殖民統治的陰影之下,那時候胡誌明立誌要趕走法國侵略者,將自己的同胞徹底解放。
1905年,還在順化國立學校的胡誌明就暗中地參加了反法運動,為當時壹些愛國的仁人誌士進行聯絡的工作。
6年之後,胡誌明從學校輟學,來到了壹所私立學校擔任教員。
在私立學校裏的胡誌明,沒有忘記自己的誌向,他很希望自己能前往西方國家學習,以尋求壹條能夠救國救民的道路。
1911年末,胡誌明化名為阿三來到了法國的壹艘商船上擔任了廚師助手,暫時離開了越南。
就這樣,胡誌明跟隨著這艘商船輾轉來到了法國、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
在此期間,胡誌明壹邊打工維持生計,壹邊努力學習著外語,廣泛地接觸外國的群眾,探查著各國的國情。
1917年,胡誌明來到了法國,並置身於法國的工人運動,並加入了法國 社會 黨,創建了越南愛國者協會。
1920年末,加入了法國***產黨,成為越南第壹名***產黨員。 2年之後的1922年,胡誌明結識了同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周恩來等人。
胡誌明和周恩來之間有著很多的***同點。
首先,二人都是亞洲人,都具有亞洲血統;
其次,在文化上也是壹衣帶水;
再次,也是最為重要的壹點,二人都信仰***產主義,都想為民族的解放尋找壹條可靠的途徑。
因此,二人在交談中聊得十分投機,漸漸地便將對方當做知己。特別是在遠在萬裏的歐洲,老鄉情誼的加持讓二人很快便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鑒於胡誌明早於周恩來到達法國,年齡又比周恩來年長,因此周恩來壹直將胡誌明當做自己的老大哥。
在胡誌明的引薦下,周恩來也隨即加入了法國***產黨。
然而,二人的緣分和交情並未止步於此。當時的胡誌明根本不會想到未來的某壹天,自己會落入國民黨的手中,更沒有想到周恩來將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二十年後的1942年8月末,胡誌明在廣西省德保縣被國民黨鄉公所鄉警攔截。
在對胡誌明隨身攜帶的證件壹壹盤查後,鄉警發現胡誌明攜帶的大部分證件均已時效,將其扣押。
2天之後的8月29日,胡誌明被押送至靖西縣城。靖西當局將胡誌明打成了重要嫌疑犯,繼而將其押解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進行進壹步的審查。
在這期間,胡誌明想方設法地同國民黨方面進行溝通,但均沒有下文。
獄中的胡誌明,被國民黨當局作為政治犯關押。
據胡誌明後來回憶,他被吸毒者以及患有性病的人關在壹起,牢房裏有很多人,非常擁擠,以至於連躺下的地方都沒有。胡誌明無奈之下,只好坐在馬桶上休息。
在這種環境下度日,對胡誌明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可想而知。
就這樣,從1942年8月29日到1943年9月10日,胡誌明被國民黨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關押壹年之久。
在這期間,胡誌明先後被關押在廣西省的靖西、田東、隆安等13個縣下屬的13所監獄。
胡誌明被捕入獄的消息,終於被越南***產黨中央獲悉。心急如焚的越***中央同國民黨當局聯絡,想方設法地查找胡誌明的下落。
但國民黨方面對此置之不理,無奈之下,越***中央只好向中國***產黨求援。
延安方面立即將此事電告給遠在重慶的周恩來,請周恩來想辦法營救胡誌明。
周恩來經過壹系列斡旋,終於在1943年9月10日,將胡誌明從監獄中解救出來。
重見天日的胡誌明,終於重獲自由。 後來,在得知自己的獲救是周恩來的幫助後,令胡誌明大為感動,他不由自主地感嘆道:“中越情誼深,同誌加兄弟。”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1949年,經過近百年屈辱史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了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終於盼來了期盼已久的和平與安定。
然而此時的越南卻同法國侵略者進行抗爭,盡管在胡誌明的領導下,越南民主***和國於1945年成立,但卻被法國侵略者武裝幹涉,於是胡誌明再次帶領越南人民揭竿而起,同法國侵略者抗爭到底。
1950年1月,胡誌明秘密訪華,以尋求新中國對越南抗擊法國侵略者進行援助。
當時,毛澤東正在訪問蘇聯,周恩來在請示了毛澤東後,和胡誌明壹起前往莫斯科會見斯大林,四人商定了***同援助越南的大事。
在蘇聯期間的周恩來,壹如既往地對自己昔日的老大哥胡誌明格外的關心、照顧,對他領導越南人民進行抗法鬥爭的做法表示強烈的支持。
據史料記載,新中國在成立伊始,對越南的抗法戰爭進行了大量的援助。
僅在各類物資方面,就有500多萬噸的糧食,3萬多輛 汽車 ,200多萬噸汽油以及數億美元的外匯等;同時也派遣了陳賡等高級將領赴越南前線協助越軍作戰。
有了新中國的支持,越南人民軍猶如打了壹針強心劑,給予法國侵略軍以迎頭痛擊。
1954年7月,在瑞士召開的日內瓦會議上,通過了《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使越南等國的國家主權得到承認,這標誌著越南抗法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法國殖民越南的陰謀。
中國的抗法援越,令以胡誌明為代表的越南對中國的好感大幅增加,對中國以及周恩來等老壹輩國家領導人的感情也更加地深厚。
據史料記載,1950年後,胡誌明多次以公開或秘密的方式訪問中國。
面對胡誌明的多次訪華,周恩來從未忘記他的老大哥。
知道胡誌明喜歡食用中國產的蘋果,周恩來總是想方設法地弄到上好的蘋果,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胡誌明手裏;
知道胡誌明喜歡抽煙,為了減少抽煙對胡誌明身體的危害,周恩來就想方設法地弄到中國產的中華、熊貓牌香煙送給胡誌明......
據史料記載,胡誌明在訪問中國期間,曾到達過中國多個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新疆、海南等地,可以說在所有訪問過中國的外國元首中,胡誌明留下的足跡最多。
1960年之後,積勞成疾的胡誌明身體狀況開始每況愈下,必須靜養才能使身體有所恢復。
因1955年11月爆發的越南戰爭,使得越南的醫療條件難以為胡誌明提供靜養的環境,故1963年後的胡誌明化名“丁老”秘密地來到中國休養。
周恩來對於胡誌明來中國靜養壹事十分歡迎,在歡迎的同時,他也為胡誌明精挑細選了壹個醫療小組,為胡誌明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以及需要的藥品、醫療器械等。
然而,到了1969年,胡誌明的 健康 狀況開始惡化,病情越來越嚴重。
據史料記載,在胡誌明的 健康 狀況惡化後,按照他的請求,新中國曾先後4次派出當時國內最頂尖的醫療團隊赴越南為胡誌明治病。
胡誌明因常年的革命戰爭,他的身體早已脆弱不堪,特別是他的心臟,更是不堪壹擊。
1969年3月,胡誌明的心臟病突發,新中國在獲悉後立即挑選了當時國內最頂尖的醫生組成了壹個醫療團隊,命令他們立即前往越南為胡誌明會診。
1969年4月2日,胡誌明電告中***中央,表示越南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對越南的幫助,對中國援助越南壹事表達了高度贊揚和認可。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是胡誌明發送給中***中央的最後壹封電報。
幸運的是,在醫療團隊到達越南後,經過3個月的努力,將胡誌明從死亡線拉了回來。
後來,在聽說胡誌明 健康 狀況良好後,周恩來在醫療團隊第二次前往越南時,特地委托他們帶兩只北京烤鴨給胡誌明。
然而好景不長,8月15日,胡誌明突然患上了感冒,此時的胡誌明已經是壹個年近八旬的老人,加之身患重病,壹場普通的感冒對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無異於是壹個致命的打擊。
8天之後的23日,胡誌明的心臟病再度惡化,同時伴有支氣管炎的癥狀。
兩種疾病的存在將胡誌明折磨地死去活來,他壹度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出現了休克癥狀。
第二天,越南政府緊急召見了中國駐越大使,告知其胡誌明病危的消息,希望中國方面派遣醫療專家赴越南為胡誌明治療。
周恩來在收到消息後,絲毫不敢怠慢,立即挑選了當時國內最厲害的醫生,組成了兩個醫療小組,分兩批次派往越南,挽救胡誌明的生命,同時又派遣專機為胡誌明送去了急救藥品。
然而,這壹次胡誌明就沒有那麽幸運了,即便是最厲害的醫生也無力回天了。
1969年9月2日6時許,胡誌明陷入了彌留狀態,身旁的醫生立即對他進行搶救,整個搶救持續了長達幾個小時之久。
1969年9月2日9時47分,越***領導人黎筍無奈地下令停止搶救,胡誌明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享年79歲。
就在胡誌明溘然長逝後不久, 周恩來總理立即電告王幼平:第壹,不要聯系胡誌明的醫療小組;第二,暫時不要向越南方面表示哀悼。
那麽周恩來為何會做出這兩點批示呢?在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深意?
原來,在8月下旬胡誌明病情惡化時,周恩來便敏感地覺出胡誌明這壹次極有可能是兇多吉少,多半是無力回天。
而對任何壹個國家而言,國家元首的去世是壹個十分重大而敏感的話題。
出於上述考慮,越南方面必然對病榻前的胡誌明寸步不離,同時嚴格封鎖消息,甚至會暫時將醫療小組滯留於越南,即便是此刻聯系醫療組也是無濟於事的。
果不其然,就在胡誌明逝世後不久,越南政府同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協商,請求醫療小組暫時不要離開主席府,也不要同外界聯系。
因此,周恩來指示王幼平暫時不要聯系醫療小組。
另外,胡誌明的逝世,除了給越南人民帶來極大的悲痛之外,還給越南當局留下了壹個巨大的難題:
胡誌明逝世的日期正好在1969年9月2日,正好是越南的國慶節,無論是熱烈地慶祝建國,還是沈痛地悼念胡誌明,似乎都不妥當。
而若王幼平在胡誌明逝世的當天前去吊唁,則必然使雙方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因此周恩來未雨綢繆地指示王幼平先保持觀望狀態,暫時不要吊唁胡誌明,等到越南方面正式公布消息再前去吊唁也不遲。
好在越南方面迅速地調整好策略,將胡誌明的逝世時間推遲了24小時,對外公布的時間為1969年9月3日上午9時47分,完美地避免了尷尬,既可以熱烈的慶祝國慶,又可以在第二天對胡誌明沈痛哀悼。
就在9月3日晚間,周恩來率領代表團乘專機來到了河內專程吊唁胡誌明。
周恩來在表達了中國對胡誌明逝世的沈痛哀悼之後,從個人角度向越南方面提出提前瞻仰胡誌明遺容的請求。
鑒於胡誌明生前和周恩來的深厚交情以及中越兩國的友誼關系,周恩來的請求得到了越南方面的肯定。
第二天晚7時,周恩來和葉劍英來到醫院瞻仰了胡誌明的遺容,他們是越南 歷史 上唯壹在胡誌明遺體告別儀式前瞻仰其遺容的外賓。
周恩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外交關系,可以做到遊刃有余,料事如神。
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在胡誌明逝世後不久,做出的兩點指示完美地避開了尷尬局面,可謂非常高明,成為中越外交史上的壹段佳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