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壹直是朝陽產業,尤其是近年來,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需求越來越大,像黃芪、人參等壹些中藥材,因其良好的保健價值,被市場廣泛利用。正因為如此,中藥材的種植也呈上升趨勢。其實,中藥材的種植在我國很早就存在了,而且為了鼓勵生產,目前對於藥材的種植還存在壹定的補貼。
壹、國家扶持種植藥材項目面積
1.河南:林下種植基地規模不少於300畝,帶動農戶數不少於30戶。每個項目申請省級財政補助金額不超過20萬元。
2.廣西:林下種植藥材專業戶、家庭農場(林場)等有關單位,按不超過核定合理投入金額或實際投入金額的30%,總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實行先建後補。
3.甘肅:林下種植藥材每個項目申報省財政資金不超過30萬元......
4.安徽:從事林下藥材等種植2年以上,林下種植基地規模不少於300畝,帶動農戶數不少於30戶。每個項目申請省級財政補助金額不超過20萬元。
二、中藥是以中醫理論指導采集、炮制、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中藥主要來源於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和壹些化學、生物制品。由於中藥以植物藥居多,故有 "百藥以草為主 "之說。
三、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知識。由於遠古時期文字不興,這些知識只能靠老師口傳心授,後來有了文字,就逐漸記錄下來,出現在醫書中。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便於傳播和推廣的作用。中醫藥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人民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的總結,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草類占藥物的絕大多數,所以記載藥物的書籍被稱為 "本草"。據考證,秦漢時期本草已經較為普及,可惜這些本草已經失傳,無跡可尋。目前所知最早的本草著作叫《神農本草經》,作者不詳,據此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