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柳傳誌再遭重錘,使用卑劣手段壟斷老百姓的救命藥,監管果斷出手,咋回事?

柳傳誌再遭重錘,使用卑劣手段壟斷老百姓的救命藥,監管果斷出手,咋回事?

聯想壹開始是以科技公司的形象立足於市場行業,畢竟聯想的生產電腦的確屬於科技賽道的重要領域。而聯想又是全球銷量第壹的個人電腦品牌,可是誰又知道,聯想真正賺錢的業務不只是科技產品,同時也包括了金融投資。

聯想的金融投資部署程度遠超想象,甚至還曾壟斷百姓的“救命藥”。在醫藥領域,聯想做了哪些布局呢?賺了這麽多錢的柳傳誌,還不醒悟嗎?

科技公司的投資金融帝國

國內有非常多的科技公司,諸如華為、大疆、訊飛等等,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雖然科技領域的業務布局很廣泛,但是想來也不會和金融扯上關系。當然,壹家公司經營怎樣的業務並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巨頭們想要跨界做別的市場也能理解。

但如果壹家科技公司,在科技領域還沒有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情況下,僅為了賺錢就去搞壟斷,大張旗鼓擴充資本,構建投資金融帝國,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可即便不合適,聯想還是做了。想要了解聯想在投資金融帝國做了哪些行為,可以先看壹則案例。

先聲藥業因涉及壟斷被罰款1億元,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拒絕與托比西進行交易,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先聲藥業是國內著名的醫藥公司,並掌握了巴曲酶濃縮液原料藥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權。這種原材料可以用於制造八曲酶註射液,並對腦梗病人提供救治。可以說先聲藥業掌握的這種原材料是非常關鍵的。

而托比西就是生產巴曲酶註射液的主要公司,壹個掌握了原材料,壹個生產藥品。因先聲藥業拒絕將原材料賣給托比西,最終被罰1億元。

先聲藥業壟斷被罰事件發生在2021年1月份,雖過去已久,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而且誰也沒有想到,這件事情的背後居然和聯想有關系。為何這麽說呢?因為先聲藥業最大的股東就是聯想。

2005年9月份,聯想旗下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弘毅投資與先聲藥業簽訂了股權交易協議,聯想方面出資2.1億元獲得了先聲藥業31%的股權。

聯想非常看好先聲藥業的前景,在聯想的運作下,5年內幫助這家公司登陸紐交所,同時又在2020年登陸港交所。聯想當初對先聲藥業的投資獲利至少翻了幾十倍,但聯想要的不止這些,還試圖壟斷百姓的“救命藥”。

聯想作為先聲藥業最大的股東,如果壹直讓先聲藥業把持著救命藥品的原材料,以後先聲藥業因壟斷賺取的每壹分收益,聯想都能進行分紅。

聯想把錢賺了,卻把老百姓的民生利益拋之腦後。這就是聯想在醫藥領域做的布局,所幸國家出手了,這才避免了壹切的發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本以為聯想的投資金融布局就此結束了,但更讓沒有想到的是,聯想在直播帶貨行業居然也有部署。薇婭因偷逃稅款翻車之後,讓人註意到其背後的資本力量,也因此牽出了聯想。

薇婭和丈夫董海峰成立的謙尋公司有幾大股東勢力,其中第四大股東蘇州君駿德持股9.6%。蘇州君駿德的股東之壹是東方企慧,再往下深究東方企慧的股東當中出現了聯想的名字。

這中間隔了好幾層的公司,但還是被人發現了聯想的身影。因此有人調侃:萬物皆聯想。

妳以為聯想只是科技公司,但其實聯想的投資金融帝國無處不在。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聯想發展這麽多投資業務並無不可,畢竟國內也有很多專門將投資作為壹大業務板塊的公司。投資可以,但大搞壟斷,賺不該賺的錢,就說不過去了。

柳傳誌還不醒悟嗎?

聯想壹直處在輿論焦點的中心,司馬南的拋出壹系列的問題引起了無數網友的探討。更有人深拔倪光南當初離開聯想時的內幕,聯想給了倪光南500萬,但是卻被倪光南拒絕了,而倪光南在聯想任職時留下的科研成果,也不見了蹤跡。

如今柳傳誌已然退休,不過其壹手打造的聯想金融帝國巍然矗立。為什麽不是科技帝國大廈呢?

或許聯想可以自認為是科技公司,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相比華為壹年拿出1400多億做研發,聯想把錢都花在高管身上,都用來做投資,最終只有3%的營收投入研發。壹年營收四五千億,研發投入只有100億,這種研發比重讓人難以理解。

已經賺了足夠多錢的柳傳誌,難道還不醒悟嗎?好好的壹個聯想,好好的壹個科研機構,變成了現在這樣。這也許是柳傳誌希望看到的聯想,但絕不是世人所希望看見的,當初中科院持股為國利民的聯想已經回不來了。

寫在最後

聯想柳傳誌曾壟斷“救命藥”,這無疑是聯想為了搞資本擴張的壹大縱容。先聲藥業掌握“救命藥”藥品原材料獨家銷售權聯想肯定知道,卻還是讓其拒絕與相關交易人交易。這就是聯想賺錢的方式嗎?這樣的錢花起來真的安心嗎?

  • 上一篇:如何治療灰指甲
  • 下一篇:香港出入境稅如何繳納?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