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公共衛生職能
明確疾控機構的法律責任和職能定位,強化國家疾控中心在公共衛生專業人員規劃、政策、指導和應急方面的職能職責,強化地方疾控中心的預警和應急現場處置職能。
2、
建立和完善三項機制
完善財政投入、中央與地方聯動、城鄉與區域相互配合、醫防結合等工作機制,著力強化疾控機構、醫院、醫學檢驗機構聯合協作機制,構建傳染病檢測實驗室網絡。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和評價機制,建立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等合作機制。
3、
強化疾病控制機構的關鍵職能
強化疾控中心監測、預警、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現場處置、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等關鍵職能,加強與衛生、公安、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的聯動,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4、
允許疾控中心提供社會服務。
借鑒福建等地經驗,推動國家和省級疾控中心掛出“預防醫學科學院”等牌子,鼓勵高等醫學教育機構創辦公共衛生學院。
允許疾控機構提供社會化服務,實現培訓和技術儲備的雙重目的。
5、
臨床公共衛生醫生有權開處方
完善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助理)相關政策,賦予其壹定範圍內的臨床處方權。
探索在衛生部門設立公共衛生首席,在疾控中心設立首席公共衛生專家特崗,培養公共衛生領軍人才,儲備專業應急人才。
此外,農工黨中央在關於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調研報告中也給出了以下建議:
1.促進將健康納入所有政策。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理念貫穿於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個方面。
2.將公共衛生考核指標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主要指標。
完善公共* * *衛生服務項目,完善公共* *衛生投入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新增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公共* * *衛生經費占衛生總費用比重等考核指標,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主要指標。
註重創新方式、群專結合,推動工作內容由環境衛生管理向社會衛生綜合管理轉變,促進愛國衛生運動經常化、制度化。
3.繼續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繼續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深化醫藥領域改革,降低虛高價格,規範臨床使用,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4、有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機構建設。
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有序推進緊湊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療機構建設,強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完善價格政策,充分發揮醫保支付杠桿作用,加快構建分級診療格局,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5.培養公共衛生人才,改革薪酬制度。
加強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建設壹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立健全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完善人才培養和使用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