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降壓藥的降壓藥知識

降壓藥的降壓藥知識

1. 高血壓為什麽要服藥?

壹般來說,高血壓屬於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有效控制血壓到目標水平(壹般來說要求血壓低於140/90mmHg),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心腦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病的發生及進展,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2. 常見降壓藥有哪些?不同情況的選藥原則

近40年來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新的降壓藥不斷問世,而且都經過了大型臨床試驗的科學評估。在我國常用的壹線降壓藥主要有利尿藥(如常見的氫氯噻嗪和速尿)、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如“迪之雅” “代文” )、鈣拮抗劑(CCB,如“施慧達”“絡活喜”)等五大類。

顧名思義,降壓藥的***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壓,但不同類別降壓藥因降壓機制不同而各有其側重點,這些側重點正是醫生為不同病情患者選擇不同降壓藥的依據。

1) 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優於舒張壓,更適於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現的患者,應用中要註意避免血鉀過低,同時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情況,請務必告知您的醫生,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2) 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高血壓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懷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圍血管病則不要使用該類藥物。同時該類藥物還會影響糖脂代謝,可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3) ACEI 、ARB類藥物(如“迪之雅”)更適於有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時, ACEI、ARB有利於防止腎病進展,但不可用於孕婦。

4) 劑型長效CCB(如“拜新同”)有較好的防止腦卒中、血管性癡呆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對糖脂及電解質代謝無影響。

5) 分子長效CCB(如“施慧達”、“絡活喜”)除劑型長效CCB優點外,此類藥品降壓時並不增加心率,可平穩控制24小時血壓,有效糾正異常血壓節律,降低心血管風險。

6) α受體阻滯劑(前邊沒提到,但也較為常用)適於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質代謝紊亂的老年患者。

3. 關於單藥治療和小劑量原則

當高血壓不嚴重時,可以用壹種藥物小劑量開始治療,這樣不僅可以了解病人對某種藥物的療效和耐受性的反應,又可以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如小劑量療效不佳,則可加大劑量或換藥(對於老年患者尤其要緩慢降壓),如果血壓還是無法控制,就要考慮多種藥物聯合治療了。

4. 為什麽要幾種降壓藥聯合應用?

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上述的單壹藥物治療依舊無法控制血壓,而藥物劑量增加常伴隨不良反應加重(如ACEI引起的咳嗽),患者往往難以忍受,這時依據不同類別降壓藥的降壓機制上的協同作用,可以使得降壓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較小增加不良反應,我們壹般選擇小劑量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以使得血壓達標。聯合用藥已是控制血壓的主流觀念和方法了,所以您不必過於擔心是不是多種藥物會產生更多的不良反應。但是切記:聯合用藥而不是同壹種類的降壓藥重復用藥,因為壹來療效不佳,二來不良反應風險增加。

5. 固定的復方制劑也是聯合用藥麽?常見的復方降壓藥有哪些?

另壹種很常見的聯合用藥形式,那就是固定復方制的降壓藥,雖我們不能調整其中不同組分藥物的劑量,但是患者使用方便。

6. 哪些是長效降壓藥?為什麽要使用長效降壓藥?

壹般來說,長效降壓藥分為分子長效和劑型長效兩種,分子長效藥物主要是由於藥品本身半衰期長,可以更好的平穩控制影響而不受飲食的影響,比如我們常見的施慧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而處方上或藥盒上註明“緩釋”或“控釋”的降壓藥都是劑型長效藥物,比如我們常見的迪之雅(坎地沙坦酯片)、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釋片)、G6凝聚素、波依定(非洛地平緩釋片)、佩爾(鹽酸尼卡地平緩釋膠囊)等等。壹般來說,長效降壓藥要比普通制劑貴壹些,那麽為什麽要使用它們呢?因為醫生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每天24小時把血壓穩定於目標範圍內,可以有效防止從夜間較低血壓到清晨血壓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臟病發作,而且可以減少高血壓引起的器官損害,同時每天壹次的用藥頻率還可以避免患者忘記服藥的事情發生,使得血壓達到有效、平穩、長期控制的要求。

7. 降壓藥有哪些不良反應,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不良反應就是我們壹般意義上說的“副作用”。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降壓藥在控制血壓的同時,也會產生壹些可能對我們身體不利的作用。比如利尿藥氫氯噻嗪會導致血鉀降低、尿酸升高;ACEI類藥物(如卡托普利)可能會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腫;鈣拮抗劑也可能會引起頭痛、水腫、面色潮紅等。那麽患者該怎麽看待這些不良反應呢?壹來不要被說明書上的不良反應條目嚇壞了而不敢吃藥進而耽誤了病情,二來對出現的不良反應不要置之不理,記下自己感受,必要時或復診時告知您的醫生,請醫生從專業的角度幫您調整治療方案。總的來說,我們常用的降壓藥都是經過長期多中心的臨床實踐考驗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

8. 降壓藥什麽時候服用最好?

壹般來說,我們每天的血壓水平是規律波動的:24 h有兩個血壓高峰時間,即上午6~10時,下午4~8時(所謂的“勺型曲線”)。那麽在這兩個高峰前半小時服藥,降壓作用就會比較好。但也有壹些特殊情況,比如有些患者淩晨血壓升高,那麽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藥壹次。但話又說回來了,大部分人夜間入睡時血壓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壓藥,容易導致血壓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腦、腎等的器官供血不足,所以是否睡前用藥壹定要在血壓監測的基礎上咨詢您的醫生。

9. 降壓藥需要調整劑量或換藥麽?

我們的血壓會收到諸如飲食起居、工作環境、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工作忙碌、情緒激動、氣候變冷,甚至有時候食用較多的動物脂肪也會加促使血壓升高。既然血壓變化,藥物自然要調整,但這並不是說要隨時隨意調整,壹般的“老病人”都在長期的用藥過程中,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壹套調整的策略,但對於“新病人”或者出現病情變化較大的情況下,還是要及時就醫,請您的醫生給您重新制定方案。但切記不可隨意停藥,尤其是有些患者在取得較好的降壓療效後,就開始麻痹大意,既不經常監測血壓,也常常漏服降壓藥;更有甚者在規律用藥後停藥數天發現血壓依舊正常,就主觀的認為自己 “痊愈”了,實際上這只是降壓藥在體內尚未代謝完而產生的“後續效應”而已,壹旦降壓作用消失,血壓則又會飆升,故千萬不可隨意停藥。

降壓藥換藥的問題也是大家經常議論的焦點。總的來說,降壓藥雖然種類繁多,但壹般您的醫生會根據不同種類降壓藥的特性和自己的臨床經驗為您選擇最優的個體優化治療方案。但有些患者擔心長期服用降壓藥會像抗生素壹樣會產生“抗藥性”,時間久了就開始憂心忡忡,其實完全不必這麽想,高血壓本身就是壹個長期治療的過程,只要是在醫生指導下的用藥,還是相對安全的。至於是否更換降壓藥,壹般取決於該藥物的療效、患者對於不良反應的耐受情況、病情的變化、藥品能否買到等幾個因素。如果這幾點都沒有問題,就不必隨意換藥。

10. 哪些常見的藥物會升高血壓?

壹般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的升高血壓的藥物有:甘草、口服避孕藥、類固醇激素、非甾體抗炎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卡因、安非他明、促紅細胞生成素和環孢菌素等。如果您將要或正在服用這些藥物,壹定要告訴您的醫生,以便他能夠即使調整您的降壓方案。

11. 懷孕的準媽媽們不宜使用哪些降壓藥?

壹般孕婦不宜使用的降壓藥壹是ACEI類和ARB類降壓藥(如卡托普利和纈沙坦等),因其可能引起胎兒生長遲緩、羊水過少、新生兒腎衰、胎兒畸形等情況;二是利尿劑,因其可進壹步減少血容量,使胎兒缺氧加重。

12.忌用牛奶服 降壓藥。

因為牛奶 中有豐富的酪胺,當人體內壹種 分解酪胺的酶被降壓藥抑制時, 酪胺就會大量蓄積,引起血壓驟 升,心律紊亂,嚴重者會引起血 壓持續性升高。

另外,牛奶分子 的顆粒十分細膩,與降壓藥同 服,分子顆粒很易包裹在藥物分 子表面,影響藥效。

降壓藥的使用原則

服用降壓藥切忌急於求成,降壓不能過快,應循序漸進,平穩降壓。

降壓藥宜選用分子長效藥物,平穩控制血壓上午與下午的兩個高峰,並且分子長效藥物依從性好,可以覆蓋偶爾漏服。

選用藥物應因人而異,對癥下藥。

首次治療應從單藥開始,階梯加藥。嚴重高血壓例外。

聯合用藥優於大劑量單藥治療效果。

熟練掌握並堅持使用幾個藥物,新藥、貴藥、進口藥未必是最好的。

不能驟然停藥或突然停掉某壹藥物。

用藥量須按規定劑量用足。

選用不影響情緒和思緒的藥。

大多數病人的藥物治療須持之以恒地繼續下去,除非有必要改變治療方案。

  • 上一篇:重慶市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方案
  • 下一篇:酒常山簡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