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請躲在桌子或其他堅固的家具下面
大地震持續約 1 分鐘。您首先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和家人。首先,躲在重心較低的堅固桌子下面,抓住桌腿。如果沒有桌子可以躲避,就用靠墊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2.搖晃時要關火,起火時要滅火
在大地震中,有時無法依靠消防車滅火。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關閉和撲滅火源,這是最大限度減少地震損失的壹個重要因素。
請養成關火的習慣,即使是在小地震中。
為了防止火災釀成大災難,不要說鄰居,家人之間互相幫助、及早滅火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時有三次熄火的機會
第壹次機會是在大地震前的小震時
在感覺到小震的瞬間,可以互相說:"地震了!關火!"
感覺到小震的那壹刻,立即問候對方:"關火!
大晃動停止後的第二次熄火機會
大晃動發生時,煤氣竈或暖氣爐頂部的水壺滑落,這時熄火是很危險的。
大震動停止後,再次喊道:"關火!熄火!",然後去熄火。然後去關火。
發生火災後的第三次機會
即使發生火災,也可在 1-2 分鐘內撲滅。為了迅速滅火,壹定要把滅火器和消防水桶放在靠近用火的地方。
3.不要慌亂地跑到室外
地震發生後,如果慌亂地跑到室外,玻璃碎片、屋頂瓦片、廣告牌等會掉落在身上,非常危險。此外,預制混凝土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因此不要*近這些物體。
4.打開房門,確保出口安全
地震的搖晃會導致門窗錯位,無法打開。請打開房門,確保有出口。
平時要提前考慮萬壹被鎖在屋內時如何逃生,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5.在戶外,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的地方
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有抱*、抓東西的心理。妳周圍的門柱和墻壁大多會成為支撐物。然而,這些看似相當結實牢固的東西,其實是很危險的。
1987年宮城縣海底地震中,預制混凝土墻和門柱倒塌,造成多人死傷。壹定要遠離預制墻和預制柱。
在繁華的街道和建築物中,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和廣告牌掉落傷人。用手或手提包保護好頭部。
此外,您還應該註意自動售貨機傾倒傷人的情況。
當您身處建築物區域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築物內躲避更為安全。
6.請聽從百貨商店和影院工作人員的指示
在百貨商店或地下商場等人多擁擠的地方,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發生混亂。請聽從店員和保安人員的指示。
據說,就地震而言,地下街道更為安全。即使在停電的情況下,應急燈也會立即亮起,所以請冷靜行事。
如果發生火災,會立即濃煙滾滾。撤離時請保持低姿勢,切勿吸煙。
乘坐電梯
發生地震或火災時,請勿乘坐電梯。如果在乘坐電梯時發生地震,請按下控制面板上各樓層的所有按鈕,當電梯停止時,請離開電梯,並在確認安全後盡快撤離。
高層建築和近代建築的電梯都裝有控制運行的裝置。發生地震時,電梯會自動停在最近的樓層。
如果您被鎖在電梯裏,請通過電梯裏的專用電話與管理辦公室聯系,請求幫助。
7.汽車 *路邊停車,管制區內禁止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輪胎會像泄了氣壹樣抓不住方向盤,很難駕駛。壹定要小心謹慎,避開十字路口,把車停在路邊。為了不妨礙疏散人員和緊急車輛通行,請讓路到道路中央。
市中心的大部分道路將禁止通行。請密切註意車載收音機,如果附近有警察,請聽從他們的指示。
如果必須撤離,請關好車窗,把鑰匙放在車裏,不要鎖車門,與當地人呆在壹起,以免陷入火海。
8.註意山體滑坡、落石和海嘯
如果您身處山邊或陡坡地帶,有發生山體滑坡或落石的危險,請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在海邊,有發生海嘯的危險。如果感覺到地震或海嘯警報,請註意收音機或電視,並撤離到安全地點
9.盡量減少攜帶物品,步行避難
如果地震引發火災並不斷蔓延,或有生命危險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應立即避難。原則上,在負責人、警察等的帶領下,以市民防災組織或街道的形式,攜帶最少的物品徒步撤離。千萬不要乘坐汽車或騎自行車撤離。
在疏散病人等時,當地居民的合作和互助是必不可少的。原則上,鄰居們有必要事先就疏散方式達成壹致。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發生大地震時,人們的心理往往會受到沖擊。為了防止混亂,每個人都必須根據正確的信息冷靜行事,這壹點極為重要。
從隨身攜帶的收音機中獲取正確的信息。要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隊等防災機構直接獲得的信息,不要輕信不負責任的謠言或小道消息,更不要輕舉妄動。
簡單地說,地震是由地球主要板塊壓縮引起的。此外,還有火山爆發。
地震分為兩類: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的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開去,給地面造成房屋的搖晃。構造地震占所有地震的 90%以上。其次是火山爆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 7%。此外,壹些特殊情況也會產生地震,如巖洞坍塌(墜落地震)、大型隕石撞擊地面(隕石撞擊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指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例如,工業爆破和地下核爆炸引起的震動;深井高壓註水和大型水庫蓄水後地殼壓力增大,有時都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的發源地稱為震中。震中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稱為震源。從震中到震源的深度稱為震源深度。通常震源深度小於 70 千米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 70-300 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在 300 千米以上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通常是淺源地震。例如,1976 年唐山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為 12 公裏。
地震是地球的振動。它起源於地下的壹個點,這個點被稱為震源(焦點)。振動來自震源,並在地球上傳播。地面上最靠近震源的點稱為震中,它是最早接收到振動的部分。地球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常見的表現形式。發生在海底或沿海地區的強震會引起巨浪,稱為海嘯。地震非常頻繁,全球每年約發生 500 萬次。
球的結構就像壹個雞蛋,可分為三層。中間壹層是 "蛋黃"--地核;中間壹層是 "蛋白"--地幔;外層是 "蛋殼"--地殼。地震壹般發生在地殼中。地球在不斷自轉和公轉的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地殼在各種力量的作用下發生變形、斷裂和位移,從而發生地震。地下發生地震的地方稱為震中。從震源垂直到地球表面的地方叫震中。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稱為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70 公裏以下的地震稱為淺層地震,震源深度在 70 至 300 公裏之間的地震稱為中層地震,震源深度在 300 公裏以上的地震稱為深層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 1963 年在印度尼西亞伊裏安查亞省北部海域發生的 5.8 級地震,震源深度為 786 公裏。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壹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壹樣。震源越淺,破壞程度越大,但波及效應越小,反之亦然。
壹個地方與地震震中之間的距離稱為震中距。震中距小於 100 千米的地震稱為本地地震,震中距在 100 千米到 1000 千米之間的地震稱為近地地震,震中距大於 1000 千米的地震稱為遠地地震,其中震中距越遠,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動是壹種復雜的運動,它是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地區,縱波使地面上下起伏。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所以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晃動,但能感覺到向上的水平晃動。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級表示,根據地震時釋放的彈性波能量的大小來確定地震的震級,我國壹般采用裏氏震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稱為小震,2.5-4.7級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大於4.7級的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 1 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大約相差 30 倍。例如,壹次 7 級地震相當於 30 次 6 級地震,或 900 次 5 級地震,震級相差 0.1 級,平均釋放的能量相差 1.4 倍。
當某個地方發生較大地震時,往往會在壹段時間內發生壹系列地震,其中最大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前發生的地震稱為前震,主震後發生的地震稱為余震。
地震時某壹點地面震動的強烈程度稱為地震烈度。中國將地震烈度分為 12 度。
震級和烈度雖然都能反映地震的強弱,但意義並不相同。同壹次地震,震級只有壹個,但各地的烈度是不同的,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也不壹樣。比如 1990 年 2 月 10 日常熟-太倉發生 5.1 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 4 級,在無錫是 3 級,這就錯了。不管在哪裏,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太倉沙溪鎮的地震烈度是6度,蘇州是4度,無錫是3度。
地震烈度是壹個經常使用的術語。烈度有定性和定量的劃分標準。在中國地震烈度表(見下表)中,對人的感覺、壹般房屋破壞程度等現象都有描述,可以作為判定烈度的基本依據。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深埋地下的巖石破裂、錯動,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擴散,對地面造成房搖地動。構造地震占所有地震的 90%以上。其次是火山爆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 7%。此外,壹些特殊情況也會產生地震,如巖洞坍塌(墜落地震)、大型隕石撞擊地面(隕石撞擊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指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例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引起的震動;深井高壓註水、大型水庫蓄水後地殼壓力增大等,有時都會誘發地震。
1、如果在影劇院、體育館等場所遇到地震,壹定要沈著冷靜,特別是現場停電時,不要大聲喊叫,更不得擁擠人群,應蹲下或躲在成排的椅子上,註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如遇地震等情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妳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地,應選擇堅固的櫃臺、商品(如低矮的家具等)或柱子邊緣,以及墻角內側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住頭部,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內蹲下,等待震感減弱後,再有序撤離。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課桌下,千萬不要跑或跳,地震發生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最近的空曠地帶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和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地震自救四常識
1.大地震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的震動感覺到建築物的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妳不要驚慌,應根據環境迅速做出選擇,保護安全。如果妳住的是平房,妳可以迅速跑到門口。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閉煤氣,臨時躲避到衛生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桌子、床等下面,震後再迅速撤離,以防發生強烈余震。
2.在人多的地方找地方躲藏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發生地震時,最不應該去的就是這些地方,但也不要驚慌。您應該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的物體下,地震過後再有序撤離。老師和其他現場工作人員壹定要冷靜地指揮大家就地避震,千萬不要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果在馬路上遇到地震,要用雙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建築物,向馬路中央轉移。如果在郊外遇到地震,要註意遠離懸崖、陡坡、河岸和高壓線。正在行駛的汽車、火車要立即停車。
4.如果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廢墟中,要盡量保持鎮靜,設法自救。如果無法脫險,要保存體力,想方設法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防震 在室內的應急防震行動
防止地震傷害主要是防止建築物倒塌和高空墜物傷人。如果預報即將發生地震,可以根據政府的通知離開建築物。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地震都是突然發生的。在 12 秒內采取緊急行動,可以獲得最佳保護。地震發生時,如果您在家中,請關閉煤氣和電源,並熄滅爐火。如果您住在平房裏,並且離門很近,您應該沖出去。如果住在樓房裏,應躲在結實的床下或桌子下,或躲在衛生間或廚房等跨度較小的房間裏,或躲在有支撐物的三角形空間裏(參見第 3 課中的室內防護行動)。保護頭部免受異物傷害;用口罩捂住口鼻,身體保持低矮。註意不要跳樓、跳樓,以免墜落或被玻璃砸傷;不要上陽臺,不要乘電梯,不要下樓梯,不要亂跑,不要跟在人群後面,因為這些地方容易發生坍塌、崩塌、擠壓和踩踏傷人。特別是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動,聽從指揮,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圖 13.2)。初震發生後,廣場、公園等室內人員應盡快全部撤離,避免余震。在地下商場時壹定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應避開人流,防止摔倒;並將雙手交叉抱在胸前,保護好自己,用肩部和背部承受外力。隨人流移動時,要避免被擠壓在墻壁或圍欄上;解開衣領扣,保持呼吸通暢。還可以躲在櫃臺、框架和架子裏,蹲在墻角和柱子上,保護好頭部。
如果在電影院、體育館等場所,可以蹲在排椅下的地面上,用書包等物保護頭部3註意避開懸掛的燈具、電扇等懸掛物。人防工程抗震效果很好,已經被唐山、包頭的抗震實踐所證明。因此,只要有時間,可以進入人防工程或地下活動室。因為地震對城市建築的破壞和核爆炸的影響有很多相似之處,防護原理和防護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駛的公交車或汽車上,要緊緊抓住扶手,低著頭,避免摔倒或受傷;可以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防止發生意外。等到公交車停下,地震過去後再下車。司機應關好車窗,車門不要上鎖,車鑰匙留在車上,與車上的人壹起行動。
如果人被埋在廢墟中,應盡量轉移周圍可移動的物體,擴大空間,加固空間,防止余震。此時不要使用明火,以防煤氣易泄漏爆炸。捂住口鼻,防止有毒氣體泄漏到附近。然後找機會呼救,等待救援。
室外應急行動
地震時,在室外的人應雙手交叉抱頭,最好用合適的東西頂在頭上,跑到空曠的地方。註意避開高大建築物,特別是玻璃幕墻高樓、煙囪、水塔、廣告牌、路燈、大型吊車、磚石樁、水泥預制板墻、油庫、危險品倉庫、立交橋、過街天橋等。還應註意避開危舊房屋、狹窄街道等危險場所。此時,人們可以進入路邊的建築物,避免受傷。當地震發生在農村時,人們應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所,以防山體滑坡、裂縫、漲水等突發事件的發生。騎自行車的人要下車,開車的人要停車,人要靠邊走。收聽有關地震和行動指南的廣播。
平時的地震應急準備工作 當政府有短期預報或即將發生地震的預報時,人們應立即行動起來,開始地震應急準備工作。主要任務有:
1)在家中或學校教室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櫃,防止翻倒;固定櫃門,防止物品掉落傷人;在玻璃上貼透明膜或膠帶,防止碎片傷人;將重物放在低處。加固梁、柱、屋頂和混凝土板墻。保護危險品。準備滅火設備。這些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室內安全水平。
② 與人民防空應急時壹樣,準備好個人應急包和帳篷材料。
③根據家庭、學校或單位的應急分工方案,確認崗位職責,摸清學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躲避和疏散。
④學習自救、互救、滅火、搶修、搜尋、搬運傷員等技能和知識。確定地震後本小區、本單位人員的集中地點,制定應急救援預案。
5.了解地震前的預警信號,如水井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空氣中出現異味、鳥類和牲畜驚慌、電線間出現火花、房間內出現藍光、日光燈被點燃等。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如何立即報告。但千萬不要預言 "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