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乳山為什麽不下大雪?

乳山為什麽不下大雪?

看完這篇文章妳在說什麽?持續的雪災襲擊威海,造成大量漁場和大棚被毀,損失高達數億元。現在,暴風雪已經過去十多天了。這些受影響的漁業企業現狀如何?他們在災後重建中有哪些困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榮成市、環翠區、經濟區的部分漁業養殖企業。

41.4465萬平方米養殖棚(車間)倒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2505萬元。

暴風雪來得又快又猛烈。榮成尋山水產集團魚場分公司的負責人李壹大早就醒來,看到了這樣的大雪。他本能地意識到:不行,溫室要遭殃。他趕緊命令車間工人去工棚清雪。清清楚楚,突然腳下的溫室發出壹種奇怪的聲音,工人們趕緊撤,還沒等講完,“哇”的壹聲,溫室倒了。幸運的是,工人們沒有受傷,但三個溫室倒在了雪中。

就在李管理的大棚倒塌的時候,離他幾十裏外的榮成市李道鎮水產有限公司育苗車間近4萬平方米的大棚還完好無損,但僅僅幾個小時後,壹場近乎毀滅性的災難降臨了:下午2時許,車間西邊壹個棚子的屋頂開始坍塌,副總經理, 立即調動100多名工人搶救倒塌大棚內的各種魚類,但尚未清理幹凈。 原來,據事後統計,高綠水產倒塌育苗車間3.8萬平方米,大菱鮃苗1100萬尾,海膽苗2000萬尾,海參苗100萬尾,鮑魚苗100萬尾,大菱鮃苗100萬尾。

“清池的時候,看著成千上萬指甲蓋大小的海膽苗、海參苗死後隨著池水流入大海,心裏像刀割壹樣。”站在沒有屋頂的車間裏,徐光邊用手撈出養殖池塘裏漂浮的玻璃鋼碎片,邊看著池底殘存的魚苗,心痛地說。

在這次雪災中,華信海達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受災最嚴重。華新海大學有三個農場。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卻沒有壹個完好的工棚。三個養殖場的負責人石峰告訴記者,三個養殖場的塌陷面積達到8萬多平方米,但這還不是公司的全部損失。在此次雪災中,除乳山基地外,位於華能電廠東養殖二場的8個車間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幾乎全部倒塌,受損面積約6萬平方米。位於孫家疃井子頭的壹個養殖場受損面積約1,000平方米;因水溫驟降,受損作坊存放的成魚、魚苗大量死亡;公司固定資產和生物資產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萬元。

“我是公司的總工程師。為了培育歐洲鰨魚,我和同事們幾年來夜以繼日地研究。今年初夏剛剛培育成功,填補了國內壹項空白。如果壹切正常,那應該是公司最有效的壹塊。誰能想到,壹場大雪就讓我們多年的努力付之東流。”史風壹邊說,壹邊痛苦地在頭上揉著帽子。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全市漁業養殖大棚(作坊)倒塌面積達41.4465萬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1.92505萬元。雪災影響了孫家疃、初村、張村、鼓山、於波、崖頭、成山、虎山、仁和、麗島、石島管理區等10多個鄉鎮,其中初村、鼓山、於波、麗島、崖頭、成山位於北部沿海鄉鎮。

重建車間,轉移養殖產品,受災養殖企業奮力自救。

災情發生後,各水產養殖公司迅速展開生產自救。

災後重建壹些車間,放置救起的魚和苗,是水產養殖公司的普遍做法。65438+2005年2月26日上午,記者在尋山水產集團青魚潭水產公司看到,坍塌的廠房內有的橫梁已經重新安裝,有的正依靠人力在水泥地基上安放巨大的鋼梁。壹些工人正在清理積雪,另壹些人正在整理倒塌的斷梁和圓木。尋山水產集團董事長李長青告訴記者,車間坍塌後,公司立即組織員工對未坍塌的車間工棚進行加固,用鋼管支撐大梁,維護了車間正常的生產環境。然後,倒塌的工棚裏可以搶救的魚被迅速轉移到這些車間,壹部分員工被安排在這裏繼續生產,其余員工被轉移到倒塌的車間重建。“我們會逐步恢復壹些容易修復的車間,確保生產不至於完全斷掉。其余車間將在元旦前整理完畢,2006年開春後大規模重建。我們還準備拆除重建沒有倒塌的廠房。我們請了專業的設計單位重新設計。該調的地方都調回來,類似事件絕不能再發生。”李長青說。

在這次雪災中,威海盛坤水產公司4000多平方米、近80%的車間被倒掉,公司並不馬上忙著重建。“我們要做的第壹件事是為那些還活著的魚和幼苗找到壹個生存的地方。”總經理陶告訴記者,由於公司現有池塘不多,他找了壹些日照的朋友,在日照養了魚苗,等垮塌的車間恢復後再拉回來。

榮成高綠水產有限公司無法像其他公司壹樣利用剩余的大棚維持生產,因為所有的養殖大棚都倒塌了,所以他們不得不將魚苗轉移到南方過冬。該公司副總經理許光告訴記者,由於屋頂坍塌後,車間內的暖氣管道全部斷裂,車間內的溫度上不去,水溫太低。很多魚凍死了,活下來的也不敢讓員工再餵了。“不能餵,這麽低的溫度餵會死的。不餵它們,我能活十天二十天。這期間,我趕緊聯系福建的養殖戶,把魚苗送到那裏過冬。如果第二年種出來的魚能在本地賣,我就賣了。賣不出去我就拉回來繼續在這裏養。這樣可以減少壹部分損失。”許光說。

隆益集團宏達養殖公司也在雪災中倒塌了壹個6000平方米的大棚,但公司部分車間完好無損。當高青水產養殖車間大面積垮塌時,公司負責人找到龍怡集團總經理盧曉誌,希望他能購買壹些魚苗。聽到這個要求後,陸小誌也很為難,因為這個時候買苗要承擔威海可能再次下雪的風險,而且他還面臨著資金和場地的問題。然而,看到高綠公司的受災情況,陸小誌最終趕到高綠公司購買了壹些大菱鮃魚苗。

華信海達巨虧的消息傳出後,盛坤水產公司總經理陶卻忽略了自己的公司也遭受了嚴重的災難。他壹方面將華鑫海達的大部分珍貴種苗轉移到自己的養殖場,另壹方面利用壹切社會力量幫助華鑫海達聯系客戶賣魚賣苗,減少華鑫海達的損失。“大家都是同事。這時候不幫,什麽時候幫?”陶邢俊認為。

缺乏資金使得自救和重建困難重重。

"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財政困難."采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在榮成風華海鮮育苗有限公司的院子裏,記者看到,這麽大的公司,只有三個女工在東邊的壹個小作坊裏培育鮑魚餌料,大部分倒塌的作坊就這樣淩亂地“蹲”在雪地裏。

“我們公司這次倒塌了1.7萬多平方米的廠房,直接損失260多萬元,產品損失50多萬元。被這場大雪攪得我們不僅看不到壹分錢的效益,還得花200多萬重建。暫時去哪裏收這筆錢?我們只能先挑最重要的作坊,還原壹個來算。”該公司總經理徐春華說。他告訴記者,恢復壹個車間需要60萬元。因為公司沒有給車間投保,虧損後無法依靠保險公司獲得流動資金,只能借款。目前他只貸了20多萬,只能先買壹些鋼材和玻璃鋼瓦,剩下的慢慢想辦法。至於它什麽時候會被重建,徐春華說他不知道。

記者三次在華鑫海達養殖采訪時,養殖場負責人石峰正坐在辦公室裏,與壹些女工簽訂解除勞動關系的合同。“我們公司有近600名員工,很多人跟了我們好幾年,都是技術工人。但目前公司遭遇了這麽大的雪災,車間都塌了,魚苗都快死了。留著他們,壹是無事可做,二是公司無力養活這麽多人,只好把他們辭了。”石峰無奈地說。

聖坤水產公司總經理陶這些天也在為資金發愁。“工人們急於回家過年。我要先給80多個工人發工資,還要買維修車間的材料和維持生產的材料。資金太緊張了。生產完全恢復大約需要壹到兩年的時間。”陶邢俊說道。

市海洋與漁業局壹位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專門從事育苗養殖的企業來說,他們的資產就是池子裏的養殖產品。今年將育苗、栽培、銷售,產生效益。資金回籠後,投入新壹輪的育苗養殖生產。資金總是在這些養殖產品上滾動,固定資產只占很小比例。所以,壹旦池子裏的養殖產品損失了,公司的資金也就沒了。另外,漁業養殖企業的生產是季節性的,養殖的產品壹旦死亡,就必須從頭再來,不可能馬上恢復。此外,漁業企業壹般在年底銷售養殖產品回籠資金,企業發放給員工的工資大多在年底發放。目前產品還沒賣出去就虧損了,支付工人工資成為養殖企業面臨的又壹個巨大資金壓力。

  • 上一篇:中國醫療政策有哪些變化
  • 下一篇:汕頭市人民政府的政府組成部門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