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皇竹草的種植技術介紹
1、種植地區
在我國南方冬季0度以上無霜期,上部仍有綠色枝葉,四季氣溫低於-4C的北方地區根部難以越冬,但可在入冬前將根或莖置於棚內或窖內越冬。
2、種植特點
由於竹節草適宜溫暖濕潤的環境,因此,壹般要求地理位置在海拔200~1500m之間,陽光充足。生長期間,溫度在 15 度以上(25~35 度最為適宜),年降雨量在 800 毫米以上。對於土壤,沙質就最適應,但皇竹草適應性強,在各類土壤中都能生長,具有很強的耐酸性。山坡、溝沿、房前屋後均可種植,最好盡量靠近利用地。
3、種植方法
(1)選種
選擇6~7個月的老株,選擇健康無病的莖稈,取其中葉芽以下部分包裹在葉片中,用刀切成小段,刀要斜切段面,每段保留1-2節,每節應有-個葉芽。
(2)繁殖
竹節草的繁殖以無性繁殖為主,也可移栽和分蘗繁殖,壹般在3-6月進行較為適宜。
無性繁殖:每缸1-2芽,按窩行距要求將植株與地面成45度角斜插入土中,芽朝上,留壹芽露出地面。此法簡便易行,發芽快,除消耗種子外,對成活率也有-定影響,采用此法時,要考慮種植部分苗木備用補種。
育苗移栽:每采集種莖-個芽,在苗圃中集中培育,當幼苗出土成活後,再選擇適宜的天氣進行大田移栽。此法省種、成活率高,可節約生產用地,但用工較多。
分蘗繁殖:挖老袋,在不傷及根莖的情況下,每株取1株苗按柏樹育苗移栽方法分開即可。行距:壹般以50厘米x70-80厘米為宜,即畝栽1600-2000株。
4、苗期管理
施肥:施足底肥可促進分蘗。要保持土地濕潤,避免長期積水。
間苗後,缺苗應及時移苗補間,確保成苗率在90%以上。草王定植30天左右開始分蘗,當苗長高30-50厘米時,追施尿素,清除地裏雜草,適當松土,以後看苗追肥,加強肥水管理,這樣才能保證苗全、苗壯,加快分蘗生長,提高草產量。越冬時,為了保證草王的繁殖能力,所以要保證種莖安全越冬,在氣溫低於0度時冬季不保存種莖的壹定要放在地窖或覆土中,使其保持在氣溫0度以上,才能安全越冬。另外老草場經過5~6年後應更新補種或移植,以保證其產草量。
5、病蟲害
危害較嚴重的為粘蟲和蝗蟲。防治時期選擇在幼蟲3齡前防治效果較好,壹般可用25%敵殺死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需要註意的是,噴施農藥後15天內,嚴禁刈割和飼養家畜。
六、收獲利用
適時收獲:壹年的收獲時間壹般是3-12月份,收獲期長達9個月左右,新栽的苗壹-般2個月就刈刮壹次,高度在100cm左右,以飼餵牛、羊為好,每次刈刮時,667平方米施尿素5kg,刈刮留苗建議10cm左右,豬、禽應在50cm左右刈刮。50cm左右刈刮後,每隔1個月左右可刈割1次,管理較好的可在20天左右刈割1次。
利用:當皇竹草長到100厘米高時,應及時刈割刮除利用,此時利用的粗纖維含量較低,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同時營養和適口性保持較好:皇竹草纖維含量最高,是造紙和纖維板的上好原料,也是生產食用菌、藥用菌的上好原料,有烘幹條件的地方可以考慮對皇竹草進行加工,使其用途更廣。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