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臺灣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原因

臺灣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原因

49年以前確實沒什麽好說的,1895年至1945年臺灣在日本的殖民之下,45-49年哪有人有人顧及臺灣,發展臺灣,國***戰爭都打得不可開支了主要發展階段還是在1949以後下面說下臺灣發展各個時期概況和臺灣發展起來的原因1.臺灣經濟發展概況 1949年以來,臺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壹)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臺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壹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臺灣當局采取了壹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臺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此外,從1950年下半年起,美國開始對臺灣實行經濟援助,註人大量資金幫助臺灣恢復經濟。到1952年,臺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臺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臺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臺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面粉、塑膠原料及制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臺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臺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這個時期外資對臺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臺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臺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臺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臺灣工業建立起了壹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托,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臺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臺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壹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藥、醫療保健及汙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臺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壹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制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臺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占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壹時期,臺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臺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壹)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臺灣的經濟援助***計l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占臺灣投資毛額的34%,從而彌補了臺灣商品及勞務人超的91%"。美國對臺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臺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臺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3O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O年代的經濟繁榮,給臺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二)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臺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臺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臺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臺灣。 (三)臺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臺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臺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四)臺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臺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五)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臺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壹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腹地。臺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臺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臺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臺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臺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臺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臺灣經濟雖人均GDP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井受此制約,形成了"淺碟子經濟"的特點。這壹特點主要表現在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1980年,臺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1995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1.65%,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42.36%。近幾年來雖然臺灣產業升級取得壹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芯片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壹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臺灣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臺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臺灣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長期以來,臺灣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年增長率從1992年19.7%壹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時,各級公庫和"國庫"支出增長很快,在支出結構中,軍備開支占了財政預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國防支出"(未含外購軍備的特期預算)占了22.1%;若再把行政開支計入,整個財政開支中非生產性開支的比重很大。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至2002年,臺當局總負債已接近4兆新臺幣,債務余額占GDP比重超過30%。 臺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和兩岸關系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臺灣政黨之爭異常激烈和頻繁,大大影響了有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成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壹;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許多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同時,由於臺灣當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兩岸關系的不穩定,影響了臺灣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在臺灣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臺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均是政治、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雖然臺灣當局采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上一篇:2022藥劑科年終總結ppt範文(實用6篇)
  • 下一篇:分析方法確認指導原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