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步,醫院先分類暫存,第三方派醫廢轉運車來收集,運輸到醫廢集中處置中心,醫廢中心再把這些垃圾處置掉。 醫療廢物處理流程的第壹步是醫院對它們進行分類,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壹***5類。
壹、感染性廢物
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汙染的物品(棉球、棉簽、紗布及其它各種敷料、壹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壹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等)、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血液、血清、病原體的培養基、菌種、隔離傳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等等。
以上廢物產生後放入有明顯標識的醫用垃圾袋後,由專人定時、定路線用防滲漏、防遺灑的專用垃圾桶收集到醫院醫療垃圾暫存點,後由本市指定醫療垃圾處置單位集中處理。
各種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廢物,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然後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排泄物,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排放標準後方可進入汙水處理系統;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使用雙層包裝物並及時密封後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二、病理性廢物
是指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屍體等。包括了手術或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病理切片後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屍體等。
這壹類廢物,小件的可按感染性廢物處理,較大或大件的病理性廢物應送至殯儀館焚燒。
三、損傷性廢物
是指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醫用銳器。包括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及壹次性使用空針、輸液器、輸血器的針頭部分等。
這壹類垃圾產生後應立即放入防刺、防滲漏的硬質容器中,後放入有明顯標識的醫用垃圾袋中,由專人定時收集於醫院醫療垃圾暫存點,後由本市指定醫療垃圾處置單位集中處理。壹次性用註射器,輸液管等在丟棄前都要求毀形,以避免被再利用。
醫用利器盒
四、藥物性廢物
是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汙染的廢棄的藥品。包括壹般的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細胞毒性藥物、遺傳毒性藥物、疫苗、血液制品等。
廢棄藥物應該由藥房設專人管理,存入不合格藥品區,及時上報藥品管理部門,並按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意見處理,處理過程應有詳細記錄。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至少每2天到醫療衛生機構收集、運送壹次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方法包括高溫焚燒、衛生填埋、壓力蒸汽滅菌、化學消毒等等。
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都要求對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經辦人簽名等進行登記。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壹旦出現問題可隨時追查。
五、化學性廢物
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或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包括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廢棄的水銀血壓計、水銀溫度計等。
廢棄的化學試劑壹般用專用貯存桶貯存到壹定量後交由本市指定的專門機構處理。廢棄的含氯消毒劑可直接倒入下水道,戊二醛需與氨水中和後再倒入下水道,由汙水處理系統進壹步處理。含有水銀的體溫計、血壓計報廢時,也應交由專門部門,集中處理。
醫院裏除了醫療垃圾以外,也會產生生活垃圾,這兩類垃圾也是需要分開處理的。黑色垃圾桶、黑色垃圾袋裝生活垃圾,黃色垃圾桶、黃色袋裝醫用垃圾,大家在醫院時要註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