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風險評估程序是啥意思? 風險評估程序,即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實施程序。
詢問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內部其他相關人員是註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壹個重要信息來源。
目的:為了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
內容:1、詢問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內部其他相關人員。
2、實施分析程序。
3、觀察和檢查。
4、其他審計程序和信息來源。
註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向管理層和財務負責人詢問下列事項:
(1)管理層所關註的主要問題。如新的競爭對手、主要客戶和供應商的流失、新的稅收法規的實施以及經營目標或戰略的變化等。
(2)被審計單位最近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3)可能影響財務報告的交易和事項,或者當前發生的重大會計處理問題。如重大的購並事宜等。
(4)被審計單位發生的其他重要變化。如所有權結構、組織結構的變化,以及內部控制的變化等。
①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01號――審計證據》,註冊會計師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獲取的信息構成審計證據的壹個組成部分。
盡管註冊會計師通過詢問管理層和財務負責人可獲取大部分信息,但是詢問被審計單位內部的其他人士可能為註冊會計師提供不同的信息,有助於識別重大錯報風險。因此,註冊會計師除了詢問管理層和對財務報告負有責任的人員外,還應當考慮詢問內部審計人員、采購人員、生產人員、銷售人員等其他人員,並考慮詢問不同級別的員工,以獲取對識別重大錯報風險有用的信息。在確定向被審計單位的哪些人員進行詢問以及詢問哪些問題時,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何種信息有助於其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例如:
(1)詢問治理層,有助於註冊會計師理解財務報表編制的環境;
(2)詢問內部審計人員,有助於註冊會計師了解其針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有效性而實施的工作,以及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是否采取適當的措施;
(3)詢問參與生成、處理或記錄復雜或異常交易的員工,有助於註冊會計師評估被審計單位選擇和運用某項會計政策的適當性;
(4)詢問內部法律顧問,有助於註冊會計師了解有關法律法規的遵循情況、產品保證和售後責任、與業務合作夥伴的安排(如合營企業)、合同條款的含義以及訴訟情況等;
(5)詢問營銷或銷售人員,有助於註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營銷策略及其變化、銷售趨勢以及與客戶的合同安排;
(6)詢問采購人員和生產人員,有助於註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原材料采購和產品生產等情況;
(7)詢問倉庫人員,有助於註冊會計師了解原材料、產成品等存貨的進出、保管和盤點等情況。
問題三:什麽是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常用方法 風險評估(Risk Asses *** ent) 是指,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或之後(但還沒有結束),該事件給人們的生活、生命、財產等各個方面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的可能性進行量化評估的工作。即,風險評估就是量化測評某壹事件或事物帶來的影響或損失的可能程度。
從信息安全的角度來講,風險評估是對信息資產(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臨的威脅、存在的弱點、造成的影響,以及三者綜合作用所帶來風險的可能性的評估。作為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評估是組織確定信息安全需求的壹個重要途徑,屬於組織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策劃的過程。
在風險評估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操作方法,包括基於知識(Knowledge-based)的分
析方法、基於模型(Model-based)的分析方法、定性(Qualitative)分析和定量(Quantitative)
分析,無論何種方法,***同的目標都是找出組織信息資產面臨的風險及其影響,以及目前安
全水平與組織安全需求之間的差距。
壹、基於知識的分析方法
在基線風險評估時,組織可以采用基於知識的分析方法來找出目前的安全狀況和基線安
全標準之間的差距。
基於知識的分析方法又稱作經驗方法,它牽涉到對來自類似組織(包括規模、商務目標
和市場等)的“最佳慣例”的重用,適合壹般性的信息安全社團。
采用基於知識的分析方法,組織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時間和資源,只要通過多種途徑
采集相關信息,識別組織的風險所在和當前的安全措施,與特定的標準或最佳慣例進行比較,
從中找出不符合的地方,並按照標準或最佳慣例的推薦選擇安全措施,最終達到消減和控制
風險的目的。
基於知識的分析方法,最重要的還在於評估信息的采集,信息源包括:
? 會議討論;
? 對當前的信息安全策略和相關文檔進行復查;
? 制作問卷,進行調查;
? 對相關人員進行訪談;
? 進行實地考察。
為了簡化評估工作,組織可以采用壹些輔助性的自動化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幫助組織擬
訂符合特定標準要求的問卷,然後對解答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在與特定標準比較之後給出最
終的推薦報告。市場上可選的此類工具有多種,Cobra 就是典型的壹種。
二、基於模型的分析方法
2001 年1 月,由希臘、德國、英國、挪威等國的多家商業公司和研究機構***同組織開
發了壹個名為CORAS 的項目,即Platform for Risk Analysis of Security Critical Systems。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壹個基於面向對象建模特別是UML 技術的風險評估框架,它的評估對象
是對安全要求很高的壹般性的系統,特別是IT 系統的安全。CORAS 考慮到技術、人員以及
所有與組織安全相關的方面,通過CORAS 風險評估,組織可以定義、獲取並維護IT 系統
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賴性、可追溯性、真實性和可靠性。
與傳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類似,CORAS 風險評估沿用了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並處理風險這樣的過程,但其度量風險的方法則完全不同,所有的分析過程都是基於面向對象
的模型來進行的。CORAS 的優點在於:提高了對安全相關特性描述的精確性,改善了分析
結果的質量;圖形化的建模機制便於溝通,減少了理解上的偏差;加強了不同評估方法互操
作的效率;等等。
目前CORAS 還處於實驗階段,相關信息可以參見:
......>>
問題四:國家建立什麽風險評估體系 第壹條 為了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規範突發事件應對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公***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等應對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範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壹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突發事件的分級標準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第四條 國家建立統壹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
第五條 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國家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風險評估體系,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綜合性評估,減少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輕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
第六條 國家建立有效的社會動員機制,增強全民的公***安全和防範風險的意識,提高全社會的避險救助能力。
第七條 縣級人民 *** 對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負責;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同的上壹級人民 *** 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壹級人民 *** ***同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後,發生地縣級人民 *** 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並立即向上壹級人民 *** 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
突發事件發生地縣級人民 *** 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的,應當及時向上級人民 *** 報告。上級人民 *** 應當及時采取措施,統壹領導應急處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對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負責的,從其規定;地方人民 *** 應當積極配合並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八條 國務院在總理領導下研究、決定和部署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國家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派出工作組指導有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 *** 設立由本級人民 *** 主要負責人、相關部門負責人、駐當地中國人民 *** 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有關負責人組成的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統壹領導、協調本級人民 *** 各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 *** 開展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根據實際需要,設立相關類別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組織、協調、指揮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上級人民 *** 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指導、協助下級人民 *** 及其相應部門做好有關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
第九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 *** 是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行政領導機關,其辦事機構及具體職責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條 有關人民 *** 及其部門作出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應當及時公布。
問題五:為什麽要實施安全風險評估制度 為實現公司的安全生產,實現管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預防,達到消除減少危害、控制預防的目的,結合我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分析評價目的
識別生產中的所有常規和非常規活動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產現場使用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進行分析評價。加強管理和個體防護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傷害、死亡、職業病、財產損失和工作環境破壞。
問題六:什麽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 1.風險評估工作機制
2.風險評估程序
3.風險控制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主要內容就是分析經濟業務活動的風險,識別風險點,然後因地制宜設置控制方法並監督執行。
(壹)風險評估工作機制
風險評估是單位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單位開展經濟活動風險評估應當成立風險評估工作小組,通常由單位分管財務工作的領導擔任組長。
風險評估工作小組可以設置在內控部門或者牽頭部門。
為及時發現風險,單位應當建立經濟活動風險定期評估機制,對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和客觀評估。經濟活動風險評估至少每年進行壹次;外部環境、經濟活動或管理要求等發生重大變化的,
應及時對經濟活動風險進行重估。經濟活動風險評估結果應當形成書面報告並及時提交單位領導班子,作為完善內部控制的依據。
(二)風險評估程序
風險評估可分為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四個步驟,見下表:
(三)風險控制方法
問題七:什麽是維穩風險評估機制? 10分 我也想知道,難得妳也是合浦的,要做這個材料?
問題八:為什麽要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r\n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n壹是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特殊教育。\r\n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r\n二是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 *** 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勞動曜繼逑島屠投叵敵骰疲憂坷投U霞嗖旌駝櫚鶻庵儼茫菇ê托忱投叵怠\r\n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r\n三是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r\n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r\n四是要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和完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擴大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渠道,建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確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建立市場配置和 *** 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健全社會保障經辦管理體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務體系。\r\n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r\n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完善突發公***衛生事件應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機制。鞏固基本藥物制度。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服務能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改革和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r\n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r\n六是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必須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改進 *** 提供公***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
問題九:如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法、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壹、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 第壹條 : 為了進壹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範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規範。 第五條: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1、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 2、重要性原則。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內部控制應當關註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 3、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單位內部的部門管理、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 4、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並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 2012年11月29日,財政部以財會〔2012〕21號 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該《規範》分總則、風險評估和控制方法、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業務層面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附則6章65條,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