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我正在尋找壹篇與環境有關的論文,大約 3000 字,謝謝!

我正在尋找壹篇與環境有關的論文,大約 3000 字,謝謝!

收到:2006 - 07 - 01 論工業革命以來生態環境危機的客觀必然性及其根源 畢學雲,張誌亭,郝明亮,李吉利,李瑞平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北魏縣,075700) 摘要:在簡要介紹全球生態環境危機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工業革命以來生態環境危機的客觀必然性,認為西方社會文化的主導地位、人口壓力、對生態基本規律認識不足、傳統生活方式的缺陷、技術的誤用和濫用是主要原因。在簡要介紹全球生態危機現狀的基礎上,我們分析了工業革命以來生態危機的客觀必然性,認為西式社會和文化的主導、人口壓力、對生態基本規律認識不足、傳統生活方式的缺陷、並提出控制人口增長、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實行可持續生產和可持續消費才是解決生態危機的根本出路。關鍵詞:工業革命;生態環境危機;客觀必然性;根治途徑 中圖分類號:X171.1 文獻標識碼:AX171.1 文獻標識碼:AA 文章編號:1002 - 3356(2006)05 - 0048 - 03 1 全球生態環境危機的現狀 18 世紀中葉蒸汽機的發明所引發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生產水平和物質文明得到了極大的提高。18 世紀中葉蒸汽機的發明所引發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生產水平和物質文明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與此同時,工業革命也帶來了壹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引發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生態環境危機,嚴重威脅著當代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這些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危機主要表現在水(藍色)危機、糧食(綠色)危機、人口危機、荒漠化、物種危機、生態死亡、臭氧層危機、大氣汙染、極地汙染、核汙染、生化汙染、基因炸彈(ethnocrisis)、全球變暖等方面。聯合國發布的《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也帶來了壹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對當代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聯合國發布的《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指出,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在過去的 50 年中,壹些生態系統遭到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報告指出,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每年提供價值 15 萬億英鎊的物品,如淡水、清潔空氣和魚類,但人類活動破壞了提供這些資源的約三分之二的生態系統,包括濕地、森林、菜地、河流和海岸。目前,地球上有 10-30% 的珍稀野生動物瀕臨滅絕;24 個生態系統中有 15 個正在惡化。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服務(如飲用水供應、漁業、區域氣候調節、自然災害和蟲害控制)中,約有 60% 無法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而且前景正在惡化。報告認為,全球生態退化危及人類健康和長期發展。如果目前的狀況繼續惡化,生態系統就有可能發生突變,導致水資源質量驟變、新的疾病傳播、地球沿海海洋生物死亡、地球氣候異常變化等。2 生態環境危機的客觀必然性 在全球生態環境危機將人類推向生死存亡邊緣的今天,只有深刻反思生態環境危機的成因,才能找到擺脫危機的出路。關於環境危機的主要原因,眾說紛紜,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巴裏-康默教授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1)"富裕論",認為富裕社會浪費太多,不如貧窮社會,貧窮但與環境和諧。(2)"攻擊性理論",認為問題的原因在於人類內在的攻擊性,人類是地球上最殘忍的物種。(3) "人口論",把環境危機歸咎於人口過剩。(4) "教育論",認為人類教育使人類越來越非人化,無法理解為什麽要熱愛大自然。(5) "宗教論":原因是基督教認為大自然存在的唯壹目的就是為人類服務。(6) "需求論":認為汙染的原因不在於工業,而在於公眾對物質產品的過度需求。(7) "技術論",認為汙染的原因是技術發展失控,其唯壹目的是盈利。(8) "利潤論",認為原因在於破壞環境比保護環境更容易獲利。(9)"政客論",認為制定和執行環境政策的政府機構被支持工業的政客所癱瘓。社會制度論 "認為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上述理論雖然有壹定的合理性,但不夠全面和深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筆者認為,造成生態危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2.1 西方社會文化的主導地位 工業革命引發的環境危機和生態沖突與西方社會文化觀念密切相關。西方文化有三個顯著特點:壹是強調競爭和征服;二是漠視和諧,不僅漠視與自然的和諧,也漠視與其他社會和文化的和諧;三是無限制地利用物質,認為資源永遠是無限的。工業文明開發和挖掘了地球深處數以百計的礦產資源,將其轉化為可供人類支配的財富,支持了新壹輪的人口擴張。其主要特征是:以破壞自然的方式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個人自由至上、財富消費至上,解除宗教和倫理對人的控制等,這些內容構成了傳統工業文明的主流意識形態。整個 20 世紀,人類消耗了 1 420 億噸石油、2 650 億噸煤炭、380 億噸鐵、7.6 億噸鋁和 4.8 億噸銅。占世界人口 15%的工業化國家消耗了世界上 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氣和 50%以上的重要礦產資源,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資源嚴重失衡。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儲量僅為 1400 多億噸,按目前產量計算,靜態安全壽命僅為 40 年;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為 150 億立方米,靜態安全壽命僅為 60 年。同時,地球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森林銳減,物種滅絕,氣候變暖,沙漠擴大,災害頻發,壹場全方位的危機正擺在人類面前。人類面臨著全面的危機。2.2 人口壓力 如前所述,人類賴以生存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有自己的負荷閾值。處於生物圈食物鏈頂端的人口的快速增長,使生物圈的負荷能力達到極限,難以為繼。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認為,如果順其自然,人口的增長將是幾何級數(2、4、8、16?),而人類食物的增長最多是算術級數(1、2、3、4?據說,公元前 1000 年,世界人口只有 3 億。到了第二個 1000 年,世界人口飆升至約 60 億。在第二個 1000 年期間,世界人口有兩次重大增長。第壹次發生在工業革命時期,從 1750 年到 1900 年的 150a 期間,世界人口從 8 億增長到 17 億。這壹時期的人口增長主要發生在西方工業化國家。1950 年後,世界人口進入第二個快速增長期。從 1950 年到 1981 年,世界人口從 25 億猛增到 50 億,31 年間翻了壹番。在此期間,人口增長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而且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此外,在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與貧困擴大同時發生。2.3 對生態基本規律認識不足 人類社會的發展壹刻也離不開地球的自然環境。然而,人類在改造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只懂得向自然索取和掠奪,卻沒有意識到地球能否支撐人類生存,取決於它所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人類發展的過程就是壹個不斷改變 "自然生態系統 "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人類有利也有弊,那就是過度消耗自然資源,破壞自然生態系統,最終導致人類的發展不可持續。人類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途徑有三種:①消耗非生物資源(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資源是有限的、可耗盡的)。對環境的排放(汙染和廢物的排放往往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生物量的損失(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速度快於更新速度)。因此,可以說環境危機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總壓力超過地球環境承載能力的可能性造成的。對此,恩格斯早在壹百年前就在《自然辯證法》壹書中尖銳地指出:"?"?我們決不能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的勝利。每壹次這樣的勝利,都是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在每壹種情況下,勝利的第壹步確實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效果,往往又抵消了第壹步的結果"。由此可見,正是人類對生態基本規律認識不足,對生態資源不計後果、無節制地揮霍,才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從而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態災難。因此,人類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態學的基本規律辦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減少對地球有限資源的依賴,使發展與地球的承載能力有機協調,才能在更大範圍內避免大自然對人類的新壹輪懲罰。2.4 傳統生存方式的弊端 我們知道,人類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了向自然索取衣、食、住等物質和能量的生存方式,從而得以生存和世代繁衍。然而,經過長期與環境的抗爭,人類自身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高發展,高消費、高享受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後果就是對環境的高汙染和高破壞,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直到今天,環境危機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直接因素,公害事件頻發、生態資源遭到嚴重破壞令世人震驚,人類才對這種傳統生活方式的弊端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1989 年 12 月 22 日召開的第 44 屆聯合國大會關於環境與發展的決議(聯大第 44/228 號決議)壹針見血地指出:"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特別是工業化國家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目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生活方式都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為特征。高物質消費推動了高資源消耗的生產,這反過來又導致了地球環境狀況的惡化。環境危機的出現與這種浪費和破壞性的傳統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人類每年燃燒的化石燃料需要大自然壹百萬年才能產生。這種傳統的高消耗生產方式和高消耗生活方式被有識之士稱為 "發展的失敗"。具體地說,正是傳統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思維方式,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構成了威脅生態環境的社會惰性。因此,只關註其中的壹個方面,或認為更新的技術本身就能解決問題,或寄希望於壹套全新的發展戰略,肯定會導致失敗。事實上,許多生物學家、生態學家、技術專家,當然還有各方面的社會科學家都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不對人類迄今為止的生活方式或整個工業文明進行深刻的反思,就很難改變人類的發展進程。2.5 技術的濫用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的物質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49- 第 5 期 河北林業科技,2006 年 10 月,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正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擁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類能夠更大規模地采礦和辦工業,從而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物質和能源,同時也向環境排放越來越多的廢物。特別是化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合成了許多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物質,排入環境後長期在食物鏈中循環,危害人類健康。可見,人類濫用科學技術,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奪,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然而,科學技術是壹把雙刃劍,它有危害人類的壹面,也有造福人類的壹面。只有正確利用科學技術,將科學技術應用於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節能技術、生態農業技術等壹系列技術,實行封閉的工業生態循環,采用清潔生產方式,實現廢棄物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將環境負荷降到最低,才能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6 自由經濟體制的弊端 自由經濟體制要求社會關系商品化、自由貿易、自由競爭、自由交易,在平等交換原則的基礎上自由經營。為了實現這壹目標,它保障、鼓勵甚至放縱私人自由地、不受限制地從事各種創造財富的活動。然而,這些活動大多以瘋狂掠奪自然資源、嚴重汙染環境為代價,以獲取高額利潤為目的。在這種制度下,每個人都追求快速獲利,而不顧長期後果。正是這種對利潤的貪婪導致了對自然的嚴重破壞。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內在的目標和固定的方向,只受供求力量的調節。在這種經濟體制下,壹些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如空氣、水等,往往被少數人或少數群體以犧牲為代價,換取個人或群體的利益。對此,美國著名學者巴裏-康默教授曾指出,在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往往流向能在最短時間內產生最大收益的生產項目及其所屬企業。在這種體制下,投資實際上是由企業決定的。企業根據從收回投資到產生利潤之間的時間長短做出選擇。當然,它們會選擇最短的周期。遺憾的是,從長遠來看經濟效益較高的環保項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而且投資回收期較長,因此在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太可能受到投資者的青睞。這是因為在自由市場經濟中,資金分配不可能自動考慮環境質量的社會效益。因此,政府有必要用 "看得見的手 "加強對自由經濟活動的幹預、控制和調節,以克服自由經濟 "看不見的手 "無法觸及的對個人權利的濫用和資源的浪費,防止***物悲劇的發生。3 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危機的途徑 環境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在於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不顧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向環境排放大量汙染物,導致環境問題加劇,環境問題全球化。目前,世界上少數地區的消費水平極高,但人類大多數人的基本消費需求尚未得到滿足。正是工業化國家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加劇了世界某些地區的環境退化和貧困。作者認為,可以通過控制人口增長、開發可再生能源、實施可持續生產和消費來消除生態和環境危機的根源。3.1 控制人口增長 據世界人口學家估計,全球人口正以每年 1 億人的速度增長,到 2030 年,人口將可能達到 100 億。地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速度已經落後於人口增長速度。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給生態環境,特別是土地、水和物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造成了森林銳減、土壤退化、生態惡化、資源浪費、物種減少等壹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因此,為了保護地球資源和生態環境,控制人口增長已成為人類的當務之急。3.2 開發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自我恢復能力,當人們使用時,可再生能源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大自然中得到補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汙染幾乎為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微乎其微。因此,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緩解煤炭、石油、天然氣開采壓力,減少對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途徑。3.3 可持續生產 可持續生產是指在滿足消費者對產品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後代對資源和能源需求的生產。實施可持續生產的主要途徑是在工業發展中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率,減少材料和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排放。根據巴黎工業與環境活動聯合中心(JCIEA)的定義,清潔生產是 "在生產過程和產品中可持續地應用綜合預防性環境戰略,以降低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目前,實現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有調整產品結構,用無汙染或少汙染的產品代替有毒、有汙染的產品。調整原材料結構,用無汙染、少汙染的能源和原材料代替有毒、重汙染的能源和原材料。調整原材料結構,用無汙染、少汙染的能源和原材料代替有毒、重汙染的能源和原材料;③調整企業技術結構,用低消耗、高效率、高汙染的技術、工藝和設備代替高消耗、低效率、高汙染、重汙染的技術、工藝和設備。(4)設計物料循環利用閉路,開展 "三廢 "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實現廠內物料最大限度的循環利用。5)加強企業工業生產管理,減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六)對必須排放的少量汙染物,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凈化處理設備進行最終處理處置。(vii) 建立無廢物工業區。(上接第 54 頁) -50- 第 5 期 河北省林業科技 2006 年 10 月 小區域,開展濕地和鳥類規範化保護,建設濕地恢復試驗工程。(4) 建立濕地公園。在北戴河濕地等靠近市區的濕地和南戴河、黃金海岸等旅遊區,規劃建設具有示範性的濕地公園,使保護與開發相協調,同時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五)探索建立濕地保護的社區參與機制。在借鑒國內外其他地區社區參與濕地保護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符合秦皇島濱海濕地保護實際情況的社區參與機制,使濱海濕地保護與濕地所在縣、鄉、村社區的經濟利益相協調,使人民群眾從濕地保護中得到實惠,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濕地保護行動中來。參考文獻 [1] 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濕地公約履約指南 [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2] 國家林業局等. 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 [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年。(上接第 50 頁) 3.4 建立可持續的消費模式 《21 世紀議程》提出,世界各國都應努力促進可持續的消費模式,發達國家應率先實現 可持續的消費模式,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應追求可持續的消費模式,避免工業化國家過 分有害環境、低效和浪費的消費模式,工業化國家應避免工業化國家過分有害環境、低效和 浪費的消費模式。工業化國家需要提供更多的技術和其他援助。政府和企業在改變消費模式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具體手段包括利用經濟激勵措施改變消費行為,調整價格以反映環境價值,取消對不可持續消費模式的保護性補貼,增加消費者的環保經驗和意識。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全球掀起了以環境標誌(綠標)制度為核心的綠色消費浪潮,對改變不可持續的消費模式起到了推動作用。環境標誌(綠色標誌)是指壹個國家根據本國的環境標準,規定產品從生產到使用的全過程都必須符合環保要求,並對符合或達到這些要求的產品頒發證書或標簽的制度。如果商品上印有特定的環境標誌,則表明該商品從生產、使用到廢棄的全過程符合環保要求,不危害人體健康,對環境無害或危害較小,有利於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回收。參考文獻 [ 1 ] [美]D.梅多斯等.增長的極限[M].四川: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 ] 王進。我們只有壹個地球[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3 ] 陳洪慶.發展新思路[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0: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0.[4 ] 王作榮.生態與環境[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5] [德]迪特費爾特等.人與自然[M].三聯書店,1993.[ 6 ] 戴興義.邁向綠色發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上接第 51 頁)鼻腔吸入有效,45 日齡進行新城疫二聯苗免疫,15 日齡在翅膀皮下刺種水痘疫苗。免疫前後 3 天內不在飼料中添加抗菌素。3.8 消毒 雞舍和設備應定期消毒。3.8.1 地面消毒 每周壹次噴灑 1%新潔爾滅或 4%來蘇消毒地面。3.8.2 空間消毒 育雛前 20 天進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進行壹次熏蒸消毒。將 42 毫升福爾馬林溶液倒入裝有 21 克高錳酸鉀的容器中,熏蒸後密閉 24-48 小時,然後通風放出甲醛氣體。3.8.3 設備消毒 對溫度計、濕度計、飲水器、食槽等設備用新潔爾滅或石灰粉洗凈,再用清水洗凈,曬幹,即可達到消毒效果。4 小結 通過對褐馬雞雛雞的研究和飼養,除了獲得適合雛雞生長的基本因素的理論數據外,還獲得了壹些經驗,現總結如下:4.1 行為習慣 雛雞剛能站穩行走,表現出好動好鬥的習性,特別愛啄抱窩雞的雞冠和眼睛,3 日齡時行走和奔跑速度加快,爬坡能力增強,在野外不易被捉住。雛雞從9日齡開始有沙浴現象,兩周後夜間飛到架子上休息,每天上午8:00~10:00時,下午5:00~7:00時,是其活動和采食最旺盛的時候,中午11:00~14:00時不愛動,也不肯采食,但此時要大量飲水。4.2 健康征兆 雛雞早晨排出的糞便顏色、形狀基本能代表其健康狀況,若呈圓柱狀、條狀、褐綠色,表面有白色尿酸鹽沈積,表明雞只健康;若含鹽量增加,排白色糊狀或石灰漿狀稀糞時,多感染白痢;若呈黃白色、黃綠色帶有粘液、血絲等惡臭稀糞時,表明感染傷寒等急性疾病。雞群中的啄羽、啄肛、啄趾等怪食現象和有無軟腿現象,有助於判斷日糧中的營養是否充足、均衡,以便及時調整各種營養物質。4.3 生長狀況 從雞群中選取 5 只即將進入亞成體的雛雞,分別在 6 周齡、7 周齡、8 周齡、9 周齡時測定其 6 項相關指標,通過計算和比較得出結論:雛雞在即將進入亞成體,即 49 日齡後生長速度最快。
  • 上一篇:藥物揮發
  • 下一篇:內膜厚度用黃體酮治療半年。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