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金層延展性好,易拋光,耐高溫,耐變色性好。在銀層上鍍金可以防止銀變色;金合金鍍層能呈現多種顏色,因此常被用作裝飾鍍層,如鍍首飾、手表零件、藝術品等。
鍍銀層容易拋光,反射能力強,熱、電、焊接性能好。銀塗層最初用於裝飾。在電子工業、通信配置和儀器制造中,鍍銀被廣泛用於降低金屬零件的電阻和提高金屬的焊接能力。此外,探照燈等反射器中的金屬反射器也需要鍍銀。
電鍍銀塗層是用來防止腐蝕,增加導電性,反射性和優雅。廣泛應用於電器、儀器、儀表、照明電器等制造業。電器、儀器等行業也接受無氰鍍銀。硫代硫酸鹽、亞硫酸鹽、硫氰酸鹽和亞鐵氰化物用於電鍍液。
為了防止銀鍍層變色,通常需要進行鍍後處理,通常是浸泡、化學和電化學鈍化、鍍貴金屬或幾種金屬塗層或周圍塗層。
擴展數據:
鍍銀最早始於1800年,鍍銀的第壹個專利是1838年由英國伯明翰的艾爾金頓兄弟提出的。使用的鍍液是堿性氰化物鍍液,與他們發明的堿性氰化物鍍金體系非常相似。壹個多世紀以來,鍍銀溶液的基本配方與當年相差不大,只是增加了銀配位離子的濃度,達到快速鍍銀的目的。
過去氰化物基電鍍液的主要缺點是電流密度低。現在這個問題也解決了。高效鍍銀可使電流密度高達10A/dm,光亮鍍銀可達1.5 ~ 3a/dm。電鍍表面光滑,無需拋光,也可以鍍厚。近年來,電子元件的高速選擇性鍍銀發展迅速,如引線框架的選擇性鍍銀,采用的是噴鍍法。
所用電流密度高達300 ~ 3000 A/dm,鍍液中氰化銀鉀[KAg(CN)2]濃度高達40 ~ 75 g/L,采用鉑或鍍鉑鈦陽極作為陽極,可在1s內鍍上約4 ~ 5微米的銀層,可滿足用鋁線鍵合矽片與銀墊的要求。
用二硫化碳做光亮劑得不到完全光亮的銀層,加到鍍液中需要壹段時間才能見效。估計真正的光亮劑是鍍液中二硫化碳與CN-反應生成的取代脲、硫脲、胍、硫化物、氨基氰以及其他硫化物中的壹些化合物。
百度百科-鍍銀
百度百科-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