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問答題:
1.哪些情況需要TDM?
2.試述藥物II期臨床試驗目的,研究內容的註意事項?
3.妊娠早期合理用藥要註意哪些問題?
4.試述老年人用藥的壹般原則?
5.機體節律對藥動學有什麽影響?
二、選擇題(只記得題幹)
1.穩態藥效曲線特征:
2.半衰期指:
3.測定血藥濃度的意義:
4.苯妥英鈉做監測的原因:
5.妊娠末期不宜用的藥:
6.藥物致畸胎的有關因素:
7.老年人藥代學變化:
8.老年人用強心甙時註意:
9.經肝藥酶轉化後才有活性的藥物:
10.藥試安慰劑的特點:
11.可與氯黴素合用的藥物:
12.須用抗生素預防的情況:
13.氨芐青黴素治療膽囊炎的原理:
14.腎功能不良用藥註意事項:全部試題均可在<臨床藥理學>第二版中找到答案.
2005廣東執業醫規範化考試藥理學試題
簡答題:
1.要進行TDM需要哪些臨床指征?
2.試述藥物的3期臨床試驗的目的,研究內容和註意事項。
3.哺乳期合理用藥要註意哪些問題?
4.試述老年人藥動學方面的改變與合理用藥的關系。
5.肝藥酶誘導劑對藥動學有什麽影響?舉例說明。
選擇題考點:
1.氨芐西林用於膽道感染的原因。
2.紅黴素濃度較高的組織。
3.引起肝細胞型損害的藥物。
4.胃液PH值升高後果。
5.兩藥合用吸收減少,藥效降低。
6.藥物誘導肝微粒體酶系活動。
7.老年人對藥物反應與青年人差異效大特點。
8.老年人對藥物作用特點。
9.妊娠血清中藥物遊離濃度增加原因。
10.通過母乳引起乳嬰不良反應的藥物。
11.TDM包括。
12.地高辛血藥濃度監測原因。
13.壹級動力學特點。
14.藥物在體內消除參數。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臨床藥理學》考試大綱
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學統計學》考試大綱
醫學統計學考試大綱
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考試《臨床藥理學》重點章節!
1。考試內容參照《臨床藥理學》(衛生部規劃教材)第2版 徐叔雲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章節號 編寫。
2。 第1章 P8,3期臨床試驗
第2章P16,藥代動力學的基本概念。
第3章P28,TDM的臨床指征。
第4章P33,量效關系與量效曲線。
第7章P87,鋪乳期臨床合理用藥。
第9章P106,老年人藥動學方面的改變。
第10章P116,機體節律性對藥動學的影響。
第11章P132,藥物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的診斷和處理。
第12章P139~143,藥物代謝酶多態性之壹、二、三。
第13章P160,藥物依賴性的治療。
第14章P165,影響生物轉化過程。
3。此為問答題範圍,選擇題範圍看自己的書吧!
三.統計學
1、 抽樣調查某地200名2、 正常成年人血鉛含量(μg/100g)
結果如表:
血鉛含量(μg/100g) 3- 9- 15- 21- 27— 33— 39— 45— 51— 57—
頻數 47 50 44 27 18 5 5 2 1 1
問:
(1) 宜用什麽指(2) 標(3) 來描述這群人血鉛含量的平均水平和變異情況。
(4) 正常人群中血鉛值在37.3以上者占百分之幾.
(5) 為什麽用百分位數法得到的成年人血鉛正常值範圍比常規用均數+1.645個標(6)
準差要好些.
(7) 該地某受檢者的血鉛值為39μg/100g,請根據上述資料判斷此人的血鉛值是否與壹
般成年人類似,為什麽?
3、 為了確定某市婦產科分娩婦女中進行剖腹產的比例,4、 從該市醫學院附屬產科病
房中取得隨機樣本,5、 該樣本中剖腹產的頻率為20%。
問:(1)此次調查的“同質總體”是由哪些對象構成的?
(2)調查樣本是隨機得到的,妳認為此樣本的代表性如何?是否存在偏性,為什麽?
(3)為了防止樣本有偏性的樣本,妳認為該如何正確抽樣?
6、 某年隨機抽樣調查某地區100名7、 成年男子身高,8、 得其:X=170cm,9、 S=5.
6cm,10、 已知身高的分布為正態分布。
問:(1)如果在該地區隨機抽取壹成年男子,那麽此人身高超過181cm機會是多少?
(2)該地區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為多少?
4、某醫生將30名需膽囊切除手術者隨機化分為兩組,分別用新法和老法作膽囊切除,比
較術中的出血量,結果整理如下:
出血量(ml) 〈100 100-- 200--- 〉400 合計
新方法 28 4 6 2 40 老方法 14
14 6 6 40
問:(1)可用什麽指標描述兩組出血量的不同?
(2)可用什麽方法來檢驗兩組差別的顯著性,寫出H1和H2。(不必列式計算,只需說明
用什麽方法)
(3)什麽情況下能作出新法組平均出血量少於老法組的推論,這壹結論可能犯哪壹類錯
誤,其概率為多少?
5、 床科研設計時,6、 為什麽要考慮樣本含量是否足夠大,7、 確定樣本含量時應當
具備8、 哪些基本條件?
9、 為研究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最佳療法,10、 某醫生治療缺鐵性貧血病人12例,11、
隨機分為四組,12、 給予4種療法治療,13、 壹月後觀察RBC增加數(成百萬14、 /mm
3)。第壹組用B12治療,15、 第二組用B12+葉酸,16、 第三組用B12+鐵劑,17、 第四
組用B12+葉酸+鐵劑。結果如下:
B12 B12+葉酸 B12+鐵劑 B12+葉酸+鐵劑
0.8 1.3 0.9 2.1 0.9
1.3 0.9 2.1 0.9
1.2 1.1 2.2 0.7
1.1 1.0 2.2
X1=0.8 ,X2=1.2 ,X3=1.0,X4=2.1
問:(1)這是壹個什麽設計,為何采用此設計?
(2)請完成下面的方法分析表
方法分析表
變異來源 SS Y MS F P
處理間 2.56 3 葉酸 1.69 鐵劑
0.91 葉酸+鐵劑
總變異 3.04 11
F0.05(1,8)=5.32,F0.01(1,8)=11.3
(3)根據方差分析的結果,請作出結論。
18、 下面的回歸方程來自對16個診斷為糖尿病患者的研究,19、 他們接受某種治療壹
年。
Y=-34+0.29X,Y 是病人開始治療壹年裏所減輕的體重,X是病人治療開始時的體重。(
磅)
問:請在這項研究資料的基礎上作出合理的解釋。
20、 在臨床隨訪資料生存分析中,21、 常用那幾種方式收集資料,22、 收集資料時,
23、 必須明確記錄哪幾項內容?
另壹份我喜歡的試卷
1、 某地抽樣壹萬2、 名3、 成人的血壓值為正態分布,4、 收縮壓的均數為110,5、
標6、 準差11,7、 舒張壓73,8、 標9、 準差11,10、 請回答:
準差11,10、 請回答:
(1) 從中隨機抽取壹人,(2) 測得其舒張壓在73+1.96這壹範圍內的可能性為多少?
(3) 若以舒張壓95為高血壓,(4) 試按正態分布原理估計這壹萬(5) 人的高血壓
患病率。
(6) 估計該地全體成人收縮壓平均數的可能範圍,(7) 並說明可信度。
(8) 這些人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異程度是否相同(9) ,(10) 為什麽?
2、測得10名肝炎病人與16名正常人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如下:
滴度 1:8 1:16 1:32 1:64 1:128 1:
256
肝炎 1 2 3 2 1
1 正常 7 5 1 3 0
0
問:(1)可用什麽統計指標來描述這兩組抗原滴度的平均水平和變異?
(2)用什麽統計方法來檢驗兩組人的滴度差別?什麽情況下可以作出肝炎病人滴度的平
均水平高於正常人的推論?
(3)作出這壹推論時可能犯的錯誤?是多少?
3、某地抽樣調查2395名0-4歲兒童的貧血情況,結果如下:
餵養方式 調查人數 貧血人數
母乳 1901 813 人工
53 26 混合
441 194 合計 23
95 1033
95 1033
據此資料可以計算哪些相對數反映研究的 ,這說明什麽問題?
(2)試討論餵養方式和貧血患病是否有聯系,可用什麽統計方法,如何作出結論?
(3)當地***有20萬0-4歲兒童,試統計至少有多少貧血兒童,需解釋,這壹統計的可信
度是多少?
11、 某醫生研究某 治療貧血的效果,12、 測定了10名13、 患兒治療前和服14、 藥
滿1個月,15、 2月,16、 3月時的血紅蛋白含量,17、 問:(1)這壹實驗是何種設計
類型?
(2)可用何種方法來比較分析患病血紅蛋白的變化?根據那壹個統計量來判斷?怎樣作
出推論?
(3)若治療後各月的血紅蛋白均數高於治療前(p 處 〉是否能作出該藥能升高血紅蛋
白的推論,為什麽?
18、 兩組註射針的汙染情況
組別 培養液 細菌陽性數 在空氣中暴露時間(分)
重復穿刺針頭 500 4 2.1+/-0.3 未用針
頭 50 0
某醫生研究靜脈輸液時穿刺時,穿刺失敗的註射針能否重復時,得出上結果,結論是兩
組細菌汙染率差別無意義,若穿刺失敗的註射針在空氣中暴露時間短於2.7分時,重復使
用是安全的。
問:這兩組比較的p值,最好采用何種統計方法來估計?妳認為這個結論是否合理?為什
麽?
19、 進行壹臨床研究,20、 兩種藥物對高血壓的降壓效果並加以比較
問:對這壹研究的總體應該作出那三方面的具體規定?病例分為幾個組?如何將患者分
入各組?用什麽統計方法來檢驗各組病例的治療前血壓和 是否均衡可比?
[ Last edited by zhbwxy on 2005-5-23 at 10:21 PM ]
中山醫培訓統計資料
簡答題
1. 簡述什麽叫總體和樣本,醫學研究中的樣本有什麽要求?
2. 什麽是概率?什麽是小概率事件?
3. 診斷試驗四個基本指標是什麽?
4. 評價某人某生理指標是否正常,用什麽範圍來衡量?
5. 兩組比較的t檢驗,結論拒絕H0時,是否證明了兩總體均數不同,為什麽?
6. 以四表格資料為例,說明X2檢驗的基本思想?
論述題
1. 每個空氣樣品同時用兩種方法測定CS2的含量(mg/ml,非正態)如下,試作統計分析檢驗兩種方法測定CS2的含量是否有差別
編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方法 40.7 4.4 38.8 45.2 1.3 20.5 2.8 4.4 5.6 1.0
乙方法 50.0 4.4 30.0 42.2 2.3 22.5 4.8 4.4 5.0 4.0
2. 已知中國某城市12歲男孩身高均數為145.28cm,某城市12名12歲男孩身高數據如下,試對此資料作統計分析(不必計算結果)
135 139 146 153 157 147 160 159 148 144 143 150
3. 對多組均數作方差分析的主要步驟和結果有那些?
醫學統計學考試大綱
壹、目 的
醫學統計學是將統計學方法與醫學實踐相結合的壹門應用科學。它廣泛應用於基礎醫學、臨床
醫學、預防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等各領域,是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公***必修課之壹。通過系
統學習醫學統計學方法與技能,有助於提高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及對現代醫學文獻
的閱讀能力。本大綱的制定目的在於了解住院醫師學習醫學統計學後,對此學科的相關知識點的理
解和運用能力。
二、考試內容
(0)緒論
1.掌握個體、樣本、總體的基本概念及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2.掌握 同質、變異、變量的基本概念及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壹)描述性統計
1.掌握變量三種數據類型的概念及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2.掌握三種數據類型資料的統計描述方法與步驟;
3.掌握編制頻數表與直方圖的方法步驟及其意義;
4.掌握 描述連續型變量平均水平的統計指標;
5.掌握描述連續型變量變異程度的統計指標;
6.掌握離散型變量的統計描述指標(相對數:構成比、率、相對比);
7.掌握應用相對數的註意事項要點;
8.掌握標準化率的概念、意義及適用情況。
(二)概率分布
1.掌握隨機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2.熟悉隨機變量分布的總體均數和總體方差的意義及其重要性質;
3.了解二項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其適用情況;
4.了解 Pois90n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其適用情況;
5.掌握 正態分布曲線的基本特征和性質(外觀、參數、面積);
6.熟悉上述3個分布在應用上的區別與聯系(轉化及其條件);
7.掌握確定參考值範圍的方法;
8.了解正態分布有哪些應用(參考值範圍、正態近似、假設檢驗)。
(三)樣本均數的抽樣誤差與置信區間
1.熟悉抽樣試驗的目的、過程及其意義(誤差理論分布規律);
2.掌握標準誤的定義、估計方法及其意義;
3.掌握標準差與標準誤的區別與聯系;
4.掌握 t分布與標準正態分布的區別與聯系(外觀、參數、面積);
5.掌握 正態分布總體均數的置信區間的意義及其估計方法;
6.了解 兩正態總體均數之差的置信區間的意義(類同壹個總體均數);
7?了解二項分布總體概率及其置信區間的概念,以及與正態分布的關系。
(四)連續型測量資料的假設檢驗
l?掌握 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以及每壹步驟的意義:
2-掌握t檢驗中區分常見的幾種設計類型(對比類型);
3.掌握t檢驗的基本方法步驟;
4.熟悉兩個方差齊性的F檢驗:
5?熟悉二項分布和P0isson分布大樣本資料的z壹檢驗(正態近似)方法步驟。
(五)假設檢驗的功效與樣本量
1.掌握兩類錯誤的定義和意義:
2.熟悉假設檢驗功效的基本概念;
3.熟悉影響檢驗功效的四要素;
4.了解常用樣本量估算的影響因素。
(六)離散型分類計數資料的χ2檢驗
1.掌握χ2檢驗基本思想;
2?掌握χ2檢驗的主要用途(擬合優度、四格表、R×c表):
3.掌握χ2檢驗的應用條件;
4.了解四格表精確概率檢驗法:
5.了解 兩個標準化率比較的假設檢驗。
(七)基於秩次的非參數檢驗
1.掌握配對符號秩和檢驗的方法步驟
2.熟悉秩和檢驗的基本思想;
3?掌握秩和檢驗的適用範圍及其優缺點(與參數法比較):
4?熟悉為什麽秩和檢驗稱為非參數檢驗(有無統計描述指標):
5.掌握常用秩和檢驗的編秩方法。
(八)線性相關
l?掌握線性相關(系數)的意義及其條件;
2.熟悉相關系數假設檢驗中HO的意義。
3.熟悉相關分析的註意事項。
(九)線性回歸
1.掌握線性回歸(系數)的意義及其條件;
2?掌握 確定回歸直線的準則(最小二乘法);
3.熟悉 回歸系數假設檢驗中H0的意義。
4?熟悉相關與回歸分析的區別與聯系(系數、檢驗);
5?掌握 怎樣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散點圖、相關系數、回歸系數)。
(十壹)實驗設計的統計學基本原則
1.了解 實驗研究中誤差的來源有哪幾種?
2.熟悉 實驗設計的統計學原則有哪幾個?
3?掌握將壹群實驗動物隨機分配為兩組的方法。
(十二)單因素隨機對照設計與方差分析
1. 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掌握方差分析是檢驗什麽參數的;
3.掌握 多個均數比較時為什麽不能直接兩兩之間作t檢驗?
4.熟悉方差分析的條件;
5.了解將壹群實驗動物隨機分配為3組的方法。
(十五)橫斷面研究的設計與分析(調查設計)
1.掌握調查研究隨機抽樣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2.掌握現時壽命表估算的依據是什麽?(年齡別死亡率)
3.掌握平均壽命的意義。
(十八)診斷試驗和篩查試驗的研究設計與分析
1.熟悉 診斷試驗4個基本指標及其意義(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價值、陰性預測價值)
2.熟悉 陽性預測價值和陰性預測價值在臨床上的應用。
(二十二)多重回歸與相關
1.熟悉多重回歸與相關有什麽用途?
2.了解 因素篩選方法有那些?
3.了解為什麽先進人方程某些因素,到後來有可能被剔除?
三、考試方式
1.閉卷筆試,時間2小時。
2.題型:單選題、簡答題、問答題、統計分析題。
四、參考書目
1.<衛生統計學>.倪宗瓚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四版。
2.<醫學統計學與電腦實驗>.方積乾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4月第壹版。
3.<衛生統計學>.楊樹勤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三版。
註:考試內容參照<醫學統計學與電腦實驗>章節號編寫,評卷時上述三本教材等效。
參考資料:
/iy/t269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