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業務介紹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業務介紹

傳染病防治所

傳染病防制所由疾病監測與疫情信息管理科、免疫規劃管理科、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科、病毒檢驗科和微生物檢驗科五個科室構成,承擔著全市各類急性傳染病防制和突發傳染病疫情的應急處置重任,是全市傳染疾病研究和技術指導中心。擁有分子流行病學和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學科2個市級重點學科。

擁有國家流感網絡監測實驗室、HIV抗體確證實驗室、細菌性傳染病檢測實驗室、公***衛生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分子生物學檢測實驗室、湖北省非典型性肺炎平行檢測實驗室等多個國家及省級認可的實驗室。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2人,實驗室擁有熒光定量PCR儀(實時)、梯度PCR儀、電泳系統、凝膠圖像分析系統、二級生物安全櫃、全自動核酸提取儀、Nanodrop 2000核酸濃度測定儀、菌毒種凍幹設備、熒光倒置顯微鏡、超速冷凍離心機、梅裏埃核酸定量檢測系統、流式細胞計數儀等壹系列先進的檢測設備。

在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手足口病等重大公***衛生事件中,及時查明致病病原,在疫情處理過程中屢建戰功。應用免疫熒光技術、酶聯免疫技術、聚合酶鏈反應(PCR)、Real-time PCR、分子克隆技術及生物信息學分析技術等,可檢測的項目涵蓋了呼吸道病毒、胃腸炎病毒、腸道病毒、蟲媒病毒、肝炎病毒及其它血液傳播病毒等20余種病毒。在完成監測和檢測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檢驗技術和水平平,在2010年艾滋病、輪狀病毒研究方面喜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傳染病防治研究所圍繞全省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控制中心工作,建立了科學、完備、快捷、準確的流行病學、病原學、血清學調查體系和傳染病信息網絡,能為上級行政部門制定傳染病防治對策和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理及時提供調查數據和實驗室數據。為采取正確的防制對策、及時控制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使全市應對突發緊急疫情以及對新發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的快速反應能力明顯提高。

主要職責

1、制訂全市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規劃、計劃和方案;

2、對傳染病疫情開展網絡實時監控,並定期開展分析評價及預測預報;

3、開展對相關傳染病的監測,暴發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處理及其效果評價;

4、協助武漢市衛生局制定和組織實施免疫預防規劃;

5、負責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供應、應用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6、調查和掌握我市主要病媒生物的種群分布、生態習性和季節消長情況;

7、組織開展消毒監測工作;

8、開展病原微生物和衛生微生物的檢驗,進行血清學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9、指導、培訓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傳染病防制工作, 如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監測和暴發疫情的調查處理工作、計劃免疫、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以及實驗室檢驗工作。

血吸蟲病防治所

武漢市血吸蟲病防治所是全市血吸蟲病、碘缺乏病、瘧疾及其他寄生蟲病防治、科研和培訓的權威專業機構。

1、負責全市血吸蟲病、碘缺乏病、瘧疾及其他寄生蟲病防治工作規劃、防治策略、技術方案及相關工作項目技術規範和管理辦法的制訂;

2、負責全市防治工作技術指導、質量控制、檢查督導、效果評價和技術培訓;

3、開展疫情監測、信息管理、健康教育及專題流行病學調查和流行趨勢預測,預防和處置重大疫情;

4、開展本領域應用性科學技術研究和國際合作與交流,提供相關防治技術服務及咨詢

5、承擔市血吸蟲病專家咨詢委員會日常工作。

所內設有血吸蟲病防治科和地方病防治科。

血吸蟲病防治科工作職責

1、負責制訂全市血吸蟲病防治策略、防治規劃、年度計劃和技術方案,並組織具體實施;

2、督導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與預防和控制效果的考核評估;

3、負責進行血吸蟲病流行情況調查和流行趨勢預測及其他專題流行病學調查,開展防治技術指導、質量控制,提供防治技術服務及咨詢;

4、負責全市血吸蟲病防治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積極宣傳、普及血吸蟲病防治知識;

5、開展血吸蟲病疫情監測、信息管理和重大疫情的處置。參與大型建設項目血吸蟲病衛生學評價及全市血防重點項目的規劃、技術指導和論證評審;

6、開展血吸蟲病應用性科學技術研究和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推廣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承擔國家、省、市科研、防治和技術培訓項目;

7、負責全市與血吸蟲病相關疑難雜癥的鑒別診斷,承擔市血吸蟲病專家咨詢委員會日常工作。

地方病防治科工作職責

1、負責制訂全市碘缺乏病、瘧疾等其他寄生蟲病防治策略、防治規劃、年度計劃和技術方案,並組織具體實施;

2、督導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與預防和控制效果的考核評估,進行全市地方病、瘧疾及其他寄生蟲病業務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工作;

3、開展蟲種分布調查、流行情況調查和流行趨勢預測及其他專題流行病學調查,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及咨詢;

4、進行疫情監測、信息管理和重大疫情的處置。

5、開展應用性科學技術研究和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推廣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承擔國家、省、市科研、防治和技術培訓項目;

6、向社會提供瘧疾、絲蟲病、蛔蟲、鉤蟲、饒蟲、鞭蟲等寄生蟲和碘缺乏病的鑒定及防治知識咨詢;

7、開展兒童甲狀腺檢測、人體碘營養狀況評價、鹽碘監測、兒童智商水平測試等各項工作。

艾滋病防制所科

艾滋病防制所科是承擔全市艾滋病監測管理、防治工作組織實施、質量控制、專題調查、科學研究、業務指導、健康教育和行為幹預以及為衛生行政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任務的業務科室。艾滋病防制所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監測管理科、幹預指導科、確證實驗室、中蓋艾滋病項目辦公室、湖北省100%安全套項目辦公室。

壹、主要工作職責:

(1)協助市衛生局組織制訂預防控制艾滋病的政策、法規,並提供科學依據。

(2)參與艾滋病全市防治規劃的制訂、實施與評價,組織協調制定有關技術策略與措施,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

(3)對全市艾滋病的監測和艾滋病實驗室檢測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組織制訂有關技術標準、規範和方案,並督導檢查實施。

(4)組織開展艾滋病疫情和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和預測,承擔艾滋病疫情報告管理,負責收集、交流全市有關艾滋病預防與控制的信息。

(5)為全市專業技術人員艾滋病防治培訓及有關部門開展宣教培訓提供技術指導,組織制作有關艾滋病預防與控制培訓教材和宣傳教育資料。

(6)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策略、流行病學、健康教育與幹預、治療與關懷、艾滋病病原學、免疫學及實驗室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7)組織開展中蓋艾滋病項目工作。

(8)承擔武漢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承辦武漢市有關政策研討、經驗交流等活動的組織安排及上級單位交給的其它任務。

(9)組織指導開展湖北省100%安全套項目工作。

中蓋艾滋病項目工作職責

湖北武漢中蓋艾滋病項目目標是減少高危人群中的高危行為和HIV新發感染數量,並將有效的艾滋病預防策略推廣到其他地區。目標人群包括男男性行為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項目擬通過促進疾控、醫療等部門與社會組織(小組)之間的合作,針對目標人群開展預防幹預(動員檢測與咨詢)和陽性管理(流調、隨訪、關懷、抗病毒治療等),盡可能多的發現HIV陽性並強化幹預與管理,從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省娛樂場所100%安全套使用項目工作職責

在全省範圍內的娛樂場所中大力開展預防艾滋病推廣使用安全套性病的宣傳,對娛樂場所服務人員實施預防艾滋病推廣使用安全套的行為幹預措施、實現在100%的娛樂場所、100%的營業時間、100%的從業人員使用安全套。

二.業務概況

壹艾滋病監測管理

1、常規疫情監測。根據疫情發生發展的規律,對不同對象進行監測和檢測,以及時掌握艾滋病流行情況。

2、突發疫情處理。對突然發生的艾滋病疫情,及時進行調查處理,摸清發生原因和傳播方式,提出相應對策,阻止疫情擴散。

二艾滋病防治方案、技術工作規範制訂和實施

1、根據艾滋病疫情發展和預防控制工作需要,制訂相關的防治方案或技術工作規範,以提高防治能力,並使防治工作得以規範化、程序化。

2、根據已經制訂的防治方案或工作規範,組織落實全市各項防治措施,督促實施進程,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三艾滋病防治質量控制

1、運用各種評價方法,對防治方案和具體措施實施情況進行過程評價和最終評價,效益―效果分析,為防治策略制訂和調整提供依據。

2、根據有關工作規範和實驗室評價體系,參與實驗室質量評價。對艾滋病篩選實驗室進行質量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核發資格證書。

3、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和制訂相關的方案和規範,修正原有措施,以適應防治工作需要。

四艾滋病防制專業隊伍建設

1、專業人員知識更新。會同有關部門,通過繼續教育,舉辦學術講座,參加學術交流及專題研究,不斷提高專業人員業務能力,更新專業知識,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2、先進技術引進吸收。通過不同途徑,不斷掌握最新的各種技術手段,服務於防治工作,提高現有的技術和服務能力。

慢性病防治所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NCD)簡稱慢性病是指以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為代表的,起病隱匿,病因復雜,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學病因證據,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嚴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從預防和健康促進的目標來看,慢性病就是針對那些符合具有遷延性、無自愈性和很少完全治愈性等特點,具有可預防性,並且在死亡、發病與經濟損失上呈現顯著性負擔的疾病。

慢性病預防控制的任務是建立健全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滿足居民健康需求的慢性病防治體系,積極推行以健康促進策略為依據、公***衛生措施為主導、社區綜合防制為平臺的慢性病預防控制戰略,降低人群危險因素水平,遏制慢性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趨勢,減少早卒,提高生命質量,延長健康期望壽命,達到控制慢性病的總體目標。

社區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制所(簡稱慢病所)承擔著武漢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是武漢市衛生局慢性病預防控制重點學科,包括三個科室:監測評價科、實施指導科和學校衛生科。主要工作為:居民死亡、重點慢性病和行為危險因素監測、慢性病綜合防治、學校衛生和傷害控制等,通過監測、幹預和評估以控制慢性病的發生發展,保護人民健康。

主要工作職責:

1. 制訂全市慢性病預防控制規劃、計劃及技術規範;

2. 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各級醫療衛生單位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實施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3. 開展居民死因監測和評價工作;

4. 開展傷害和重點慢性病監測和評價工作;

5. 定期開展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監測工作;

6. 開展慢性病綜合防制和評估工作;

7. 對社區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工作進行指導與評估;

8. 開展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9. 開展青少年健康監測和常見病防制;

10.慢性病防制相關適宜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衛生檢測檢驗所

衛生檢測檢驗所由食品衛生、環境衛生、放射防護三個科室構成,負責履行政府公***衛生技術管理職能和向社會提供公***衛生技術服務。主要承擔武漢市食品、生活飲用水、公***場所、化妝品、室內空氣、放射相關的衛生學監測檢驗、評價及衛生技術咨詢服務。

衛生檢測檢驗所的衛生檢驗檢測實驗室是湖北省首批計量認證合格單位,並於2005年通過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實驗室認可,衛生檢測檢驗專業於2007年被評為市級重點學科。

衛生檢測檢驗所擁有完善的學科隊伍,現有碩士以上學歷人員13人,占職工總數的33%,擁有高級職稱人員8人,占職工總數的22%。四百余項檢測項目通過了資質認定和國家實驗室認可,並擁有價值1000余萬元的各類儀器設備。主持了多項衛生檢驗相關國家標準方法制訂和衛生檢驗相關的科研課題,在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實驗室檢測、黃曲黴毒素的檢測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在生活飲用水監測、潔凈廠房檢測、糧食及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分析等方面處於省內領先水平。

衛生檢測檢驗所工作職責

1、組織開展營養與食品衛生、環境衛生、放射衛生的衛生學監測檢驗、評價及衛生技術咨詢服務;

2、建立食物中毒、環境汙染、放射汙染等突發性公***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指導和參與全市重大突發性公***衛生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3、組織開展對全市食源性疾病、水源性疾病、環境意外汙染、放射性汙染、食物中毒等重大公***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和分布規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預防控制對策研究;

4、組織開展全市各人群營養與食品安全、環境衛生質量與人體健康等公***衛生專題調查研究;提高公***營養水平和環境安全水平;

5、開展國內、外合作與技術交流,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提高檢測檢驗和評價水平;

6、負責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檢驗人員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

7、組織全市公***衛生相關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監護工作;

8、保質保量如期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武漢市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

健康教育所

健康教育所承擔全市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業務技術指導和效果評估工作,承擔本單位對外宣傳和健康教育傳播材料的設計與制作工作。市健教所下設二個科室:健康促進科、宣傳科,現有在職人員12人,具備公***衛生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專業人員6人,占50%,其中碩士學歷3人,本科學歷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2人,中級職稱4人。主要設備有數碼攝像機、非線編輯機、計算機、激光打印機、復印機、速印機、投影儀、彩色打印機、彩色掃描儀、數碼照相機等滿足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的設備。

健康教育所工作職責及內容

壹、技術咨詢與政策建議

1.開展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理論、方法與策略研究,為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劃、部門規章和技術規範等提供技術咨詢與政策建議。

2.為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規劃、計劃、方案和考核評估標準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二、業務指導與人員培訓

負責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機關、學校、社區、企業、媒體及下級健康教育機構的業務指導,組織開展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有關人員的培訓。

三、理論及方法研究

開展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領域的理論、方法與策略研究,探索不同場所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策略,總結科學、有效的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適宜技術,並進行推廣、交流。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傳播

1.開展轄區內健康教育需求調查,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轄區內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活動。

2.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健康教育宣傳欄和組織現場活動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轉播。

3.設計、制作和使用傳播材料。

五、信息管理與發布

1.收集、整理、分析、加工健康相關信息,形成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為媒體和相關機構提供信息源。

2.圍繞轄區內主要健康問題,制作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利用多種渠道,有針對性地向轄區公眾發布。

六、監測與評估

開展健康危險因素和健康素養監測,開展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需求與效果評估,及時發布監測與評估結果。

預防醫學門診部

預防醫學門診部由體檢中心和預防接種門診兩個部門組成。負責履行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和放射工作人員職業性健康檢查以及各類二類疫苗的預防接種服務。

預防醫學門診部擁有完善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現有本科學歷以上人員14人,占部門職工人數的56%。擁有副主任醫師4人,占部門職工人數的16%。體檢中心實驗室通過了計量認證,並擁有價值近百萬元的各類儀器設備,以供體檢的血液及腸道檢查。

體檢中心承擔了全市食品、公***場所、藥品及飲用水等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工作,並為檢查合格者辦理健康證;同時負責全市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性健康體檢並出具檢查結果與評價。

預防接種門診負責實施人用狂犬病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二類疫苗的預防接種和咨詢服務。在國家制定、實施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的診療規範前,我預防接種門診部率先制定並實施了狂犬病暴露後的診療規範,並在全市進行了推廣應用,隨後參與了國家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診療規範的制定和實施。預防接種門診還與傳防所的計劃免疫科和病毒科等相關科室合作,參與了國家十壹五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目前正在進行多項相關課題的研究活動。

預防醫學門診部工作職責:

1.負責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並為體檢合格者辦理健康證。

2.負責全市放射工作人員職業性健康檢查並出具檢查結果與評價。

3.實施人用狂犬病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二類疫苗的預防接種和咨詢服務。

4.開展省內外合作與技術交流,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提高檢查、評價水平和診療效果。

5.負責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相關人員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

6.保質保量如期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 上一篇:張千壹的名字很有意義。張千壹怎麽樣?
  • 下一篇:企業做資質需要準備哪些資料?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