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 xī mò sī
2 英文參考Acipimox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阿昔莫司是壹種煙酸類衍生物,抑制脂肪組織釋放遊離脂肪酸,致使遊離脂肪酸進入肝臟減少,TG合成受阻,與載脂蛋白Bl00所形成的VLDLC相應減少,LDLC也降低,能激活脂蛋白酯酶,減低VLDLC和LDLC,而降低TG和總TC,提高HDL水平。主要用於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Ⅳ型)、高膽固醇血癥Ⅱa型及Ⅱb型、Ⅲ型及V型高脂蛋白血癥。尤其對伴有痛風、糖尿病的高脂血癥病人療效較好。
4 阿昔莫司說明書 4.1 藥品名稱阿昔莫司
4.2 英文名稱Acipimox
4.3 阿昔莫司的別名
阿西莫司;樂脂平;吡莫酸;氧甲吡嗪;比莫酸;甲氧吡嗪;Olbemox;Olbetam
4.4 分類循環系統藥物 > 調整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 > 煙酸類藥
4.5 性狀結晶性粉末,不溶於水。
4.6 劑型膠囊:每粒0.25g。
4.7 阿昔莫司的藥理作用1.抑制脂肪組織的分解,減少遊離脂肪酸的釋出,減少三酰甘油的合成;
2.抑制VLDL和LDL的生成;
3.抑制肝脂肪酶活性,減少HDL膽固醇異化;
4.激活脂肪組織的脂蛋白脂肪酶,加速LDL分解,有利HDL膽固醇增高。其降血脂作用較煙酸強。阿昔莫司與膽汁酸結合樹脂合用可增強降脂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15%左右。
4.8 阿昔莫司的藥代動力學口服吸收迅速。服藥後2h左右可達血漿峰濃度,不與血漿蛋白結合,半衰期為2h。在體內無顯著代謝,基本上均以原形從尿中排泄。
4.9 阿昔莫司的適應證高脂蛋白血高脂蛋白血癥Ⅱa型、高脂蛋白血癥Ⅲb型、高脂蛋白血癥ⅢⅢ型、高脂蛋白血癥ⅣⅣ型、高脂蛋白血癥ⅤⅤ型。
4.10 阿昔莫司的禁忌證對阿昔莫司過敏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嚴重潰瘍病、肝功能嚴重損害者禁用。
4.11 註意事項腎功能不全者酌減用量,或延長間隔時間。
4.12 阿昔莫司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明顯小於煙酸。目前尚未發現有明顯的肝、腎功能損害情況;未見有明顯的代謝紊亂現象;面部潮紅、皮膚瘙癢的發生率約6%。個別患者有上腹不適、胃灼熱、惡心、腹瀉。這些不良反應多在服藥幾日後逐漸自行減輕或消失。
4.13 阿昔莫司的用法用量飯後服藥。對Ⅳ型患者每次250mg,每天3次;對Ⅱ、Ⅲ、Ⅳ型患者可每次250mg,每天3次,必要時最大量可用到每天1 200mg。
4.14 藥物相互作用與口服降糖藥、口服抗凝藥合用尚未見有藥物相互作用。
4.15 專家點評臨床研究表明,阿昔莫司是壹種安全、有效的血脂調節藥物,可使TC降低25%,TG降低50%,HDLC升高20%。
5 阿昔莫司中毒阿昔莫司(樂脂平、氧甲吡嗪)是壹種煙酸類衍生物,抑制脂肪組織釋放遊離脂肪酸,致使遊離脂肪酸進入肝臟減少,TG合成受阻,與載脂蛋白Bl00所形成的VLDLC相應減少,LDLC也降低,能激活脂蛋白酯酶,減低VLDLC和LDLC,而降低TG和總TC,提高HDL水平。主要用於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Ⅳ型)、高膽固醇血癥Ⅱa型及Ⅱb型、Ⅲ型及V型高脂蛋白血癥。尤其對伴有痛風、糖尿病的高脂血癥病人療效較好。本藥口服吸收完全,半衰期2h,未經代謝而由尿排出。大鼠LD50口服>4g/kg。常用量口服每次0.25g,2~3/d。[1]
5.1 臨床表現不良反應少,治療初期可引起皮膚潮熱感、瘙癢;偶有胃灼熱感、上腹痛、頭痛等。極少數患者可出現蕁麻疹、斑丘疹、唇水腫、皮疹、哮喘、呼吸困難、低血壓等。[1]
5.2 治療阿昔莫司中毒的治療要點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