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浮石有什麽副作用?

?浮石有什麽副作用?

來源

1.浮石最早出現在日華子。

2.加友草藥附在石蟹身上。

3.《綱要》中說:浮石是河海之間細沙和水的凝結,久而久之形成的。形似泡沫、鐘乳石,有空洞等細孔,白、弱、淡。今天的皮革作家有壹個研磨皮膚和汙垢的妙用。海裏的味道鹹,藥比較好。4.《綱要》又引《交州紀》雲:海中有浮石,可輕磨腳,開水飲之,可解渴,即此也。浮石說,火山噴出的巖漿凝固時放出大量氣體,是多孔的石頭,與上述文獻壹致。

拼音姓名傅氏

別名飛濺,白色浮石,浮石,海石,氣泡石,浮石,海浮石。

來源

藥材來源:浮石,火山噴出的巖漿凝固形成的多孔石。

拉丁動植物礦物名稱:浮石

采收與儲存:夏秋季浮石多附著海岸,用鶴嘴鋤刨平,清水浸泡去除鹽分和泥沙,晾幹。

原來形狀

它是壹種多礦物集合體。90%以上的礦物成分是無定形的火山玻璃;或含有少量結晶礦物,晶體主要是長石,其次是應時、輝石及其變化產物角閃石;此外,還有次生礦物如沸石填充在礦物顆粒或孔隙中。

無定形玻璃構成多孔骨架。結晶礦物長石是嵌在玻璃中的白色至灰白色小晶體或碎片。應時產的酸性火山浮石主要是鉀鈉長石,應時產的中性火山浮石主要是鈉鈣長石。應時是嵌在玻璃體中的白色至灰色顆粒。輝石,大部分已變成角閃石,不除鐵時呈深褐色,除鐵時呈灰色或綠白色。浮石中的沸石是長石沸石化的產物,為白色粉末、纖維狀顆粒,或填充在孔洞(孔隙)中的白色纖維狀集合體。

棲息地分布在遼寧、山東、浙江、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性狀鑒定:壹個橢圓形的不規則塊,疏松海綿狀。大小不壹。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黃色,偶有淡紅色。有許多細孔,看起來像飛蛾,有時呈管狀。重量輕,硬而脆,易碎,斷面松散,有小孔,常帶有玻璃或絹絲光澤。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玻璃狀物質構成多孔骨架,結晶礦物以斑晶或隱晶質微晶的形式分布在骨架中。扔進水裏漂浮而不下沈。氣息微弱,味道微鹹。最好是淺灰色的。

化學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矽(SiO2),含有鈣、鈉、鐵、鋁、鎂、鋅、鈦、磷等多種元素。

用炒的方法制備草藥

1.浮石“壽石寶源”:研究,水飛。「處方及用途」:除砂。目前取原藥材,去雜,洗凈,烘幹,搗碎。養生主要用於清肺化痰。

2.鍛浮石“藥辨”:火鍛成粉。當之無愧的本草:鍛研,水飛越。3.新版補充處方:偽造。目前取幹凈的浮石,放入合適的容器中,用無煙的強火加熱,鍛打至紅色,取出,冷卻後搗碎。鍛後脆,易碎,易炸,以軟硬為主。

飲片性狀:見浮石藥材鑒別項。鍛造浮石的形狀像浮石,粉狀,深灰色,脆而易碎。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儲存在幹燥的容器中,在幹燥的地方,防塵。

性質鹹;冷;無毒的

歸經肺;腎;肝臟;大腸經絡

功能是清肺火;化解老痰;麗水桐林;軟而難散。主治:痰熱壅肺;咳、喘、痰濃而難;尿滴澀痛;癭瘤和淋巴結核。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適量,水飛後擤耳或滴眼藥水。

註意虛寒咳嗽患者禁用。

各校討論1。《本草筆記》:飛濺...在河海中間,泡沫久了變成乳白色的石頭,所以像石頭泡沫,還是軟軟的。2.《本草》:今革作家用其磨皮去鱗,無此石。靈丘,肺之象。氣味鹹涼,可用於潤燥。所以入肺能止咳軟堅,除上焦痰熱。清其源,所以也治各種淋證。(《簡編》)3。賈所學:海石,味鹹,能降火軟堅,故能清熱化痰、化痰消頑;由於其漂浮的身體,它專門專註於心臟和肺部。消食化濁是化痰丸中必不可少的藥物。(《藥物翻譯》)

臨床應用1。海蛤粉:浮石100g,蛤殼200g。將上述兩種成分研磨成細粉,過60目篩,混合。本品為灰色粉末;好吃。功能:理氣化痰,清肺平肝。用於肺虛氣短咳嗽。口服,每次9g,65438+每日0-2次,包煎。(滬藥標1980) 2。小營順氣散:浮石(煆)45g,海藻45g,昆布45g,海帶45g,蛤蜊粉45g,浙貝母60g,地黃60g。以上七味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袋12g。本品為黃褐色粉末;氣味略帶腥味和鹹味。功能消除停滯。可用於治療肝郁氣滯所致的結核和淋巴結核。口服,每次6g,壹日兩次。(京藥標1983)

《中華本草》節選

  • 上一篇:夢見自己得了肝癌,是兩個月生活的先兆。
  • 下一篇:山東試點藥品集中使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