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地方可以不去,沒看過 泰順廊橋
就是沒去過泰順
承天氡泉
承天氡泉位於泰順縣雅陽鎮玉龍山下承天村會甲溪谷中。氡泉保護區具有高臺地、深峽谷的顯著特點,峽谷深度350米,長度10公裏。境內山溪蜿蜒,峰巒逶迤,峽谷深切,崖壁峻峭,百瀑匯川,溪水長流,自然景觀委婉中見雄偉,樸野中見珍奇;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被分布反映了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綠闊葉林交接地帶的明顯特色,有種子植物592種,同時有獼猴、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等多種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氡泉水溫62攝氏度,日出水量500余噸,屬於低礦化度、重碳酸納型、含氡21.4埃曼、可溶性二氧化矽70-90毫克/升的高熱溫泉,對風溫病、關節炎、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等疾病有顯著療效。承天氡泉已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並被國家環保局列為“跨世紀綠色工程”。
承天氡泉交通方便,距104國道(分水關)23公裏;程控電話、無線尋呼、“139”移動電話均開通;水、電、路及電視等設施完備。山莊、療養所、招待所、旅遊社等單位正以新的面貌開展接待服務工作;由“泰順縣氡泉生態資源發展利用中心”投資3000萬元的第壹期配套服務設施正在施建之中。
根據新近編制的規劃,氡泉將建成以溫泉浴度假為主的承天氡泉景區、以觀光度假為主的梅溪景區、以峽谷風光為主的會甲溪景區、以民俗風情展示為主的畬族景區、以康樂運動為主的兵坪景區、以湖光山色和宗教文化為主的寶林湖光景區、以生態農業觀光為主的塔山景區等7個景區;建好氡泉奇觀、索道橫空、長渠漂流、峽谷風光、梯田畬家、陽臺獰獵、綠茵戲球、寶林寺佛會、下村山莊、寶林湖光、神龜觀瀑、生態樂園、生態植物園等13個重點景點。
承天氡泉必將建成壹個以高熱浴氡泉、自然峽谷瀑流、山居畬鄉風情為主要特色的壹流療養旅遊度假勝地。
竭誠歡迎各地有識之士投資開發氡泉資源!竭誠歡迎四海賓朋到氡泉旅遊度假!
>>>烏巖嶺自然保護區
烏巖嶺位於泰順縣北西部,屬洞宮山脈,主峰白雲尖海拔1661米,是浙南第壹高峰,1994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861.5公頃。由於人煙稀少,有大面積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分布著2150種植物和342種動物。被稱為“生物種源天然因庫”。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0多種和重點保護植物21種,其中全球瀕危物種黃腹角雉已被載入《世界遺產名錄》。
烏巖嶺保護區山峻地廣,復雜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構成多種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這裏盛夏無暑,冬無嚴寒,特別是登上白雲尖俯瞰甌越大地,則令人心曠神怡,寵蜃皆忘。並緊挨百島湖風景區,貫通雲壽線,是不可多得的避暑、會議、度假、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白雲尖
位於保護區西部邊陲,與景寧縣交界,區內雖高峰林立。但以白雲尖為最,海拔1611.1米,是溫州第壹高峰。尖頂經常處於雲霧之中,站上尖頂,雲海茫茫,猶似進入天上仙宮,所謂“人在霧之中,雲在腳下過”。在赤日藍天,則是加壹番景象,登巔眺望,景寧、文成、蒼南、壽寧等的部分地域依稀可見。山脊梁上的道道防火線猶如北國長城、蜿蜒伸展,每當春天,防火線兩旁杜鵑花開,鮮花簇擁,勝似天宮花園。秋天頂上是觀日出的最佳場所。遠看白雲尖如“眾星拱月”,高聳挺拔。
>>>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我縣的四大支柱產業之壹。縣人民政府立足於生態縣的資源優勢,不斷從國家、省農科院引進技術和人才,專門研制和開發高山綠色食品,目前主要品種有:筍系列產品(筍心、芥筍、玉筍)、板栗系列產品、苦菜幹、保鮮苦菜、青刀豆、玉姜以及其它地方名、特產品。所有產品本著“自然、綠色、好味道”的產品追求宗旨,所有產品的原料均產自無汙染、無公害的高山區域,經嚴格、科學的品質要求加工精制而成。產品自投放市場以來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和好評。
>>>龍井潭
位於雙坑口外1公裏處,潭分上下兩口,上潭流通園。面積二十余平方米,水深不可測,周圍崖壁如削、白雲澗上遊之水註入潭,形成落差五余米的水柱。直沖潭內,長年累月形成此潭,是為龍井,龍井水折向註入下潭。下潭廣闊,其右測懸岸下有臥龍洞,洞沿珠簾壁掛,常年流滴,懸崖上廳花異草倒掛。左為斧鑿石槽般的曲折溪床,上有二個天然穴眼,似龍眼。潭前為壹峰巒擋隔如屏,昔日古木參天,藤倒懸,宛如幽谷天池,是樵人裸浴的好去處
>>>烏巖嶺主要景點--龍井潭
位於雙坑口內1公裏處,與三折瀑為同壹溪流。潭上有壹高6余米的斜崖,水流如白龍傾瀉,堆雪鋪銀,周圍垂潭樹枝隨瀑風搖曳,潭深5米有余,潭面上方有壹石巧奪天工如銅鏡懸掛,傳說為小龍女梳妝之處。
>>>烏巖嶺主要景點--南鹿崗
位於白雲尖南側,綿亙十余公裏,沿崗修建的防火線蜿蜒曲折,崗上古松林立,怪石嶙峋、兩邊杜鵑、巴山水青崗等成片頒,崗上常年與雲霧為伴,南鹿崗頂有壹古松長於群巖之中,與白雲尖遙相呼應,似黃山迎客松
>>>烏巖嶺主要景點--米篩潭
位於白雲尖與裏光溪交匯處稍裏,潭上方巖峰挺秀,林木蔥蘢,澗水自幽深的石窟中噴出,潭面百余平方米,潭中巧生壹天然巖墩,宛若壹盤米篩,以澗水註入潭時的縈回作態狀而得名。
>>>烏巖嶺主要景點--三插溪、司前溪風光
部分在保護區範圍內,三插溪風景優美,兩岸青山時而懸崖削壁,流急浪高,具長江三峽之險;時而平垣開闊,水面平靜,似桂林漓江,溪水清澈。司前溪則是溪灘眾多。目前珊溪水利樞紐和三插溪水庫壹旦完工,則水面直達司前鎮,以竹排其中,兩岸風光盡收收眼底,可與永嘉南溪江比美。
>>>烏巖嶺自然保護區
烏巖嶺自然保護區位於泰順縣境內西北部,洞宮山脈南段,浙閩交界處。以往山高林密,人煙稀少,交通閉塞,幾乎與外界隔絕;自古“巡方不至”。
保護區距縣省68公裏,已有公路可通班車。
區內有千米以上山峰17座,主峰白雲尖海拔1611.&127;1米,為溫州第壹高峰,飛雲江發源地。境內峰巒重疊,漫山林木,郁郁蔥蔥,森林復蓋率高達98%。且保存大面積原生性常綠闊葉林,故譽為浙南綠色寶庫。
保護區空氣清閑潔凈,超過我國規定風景區、療養地的壹級標準。氣候溫潤宜人,由於森林的調節作用,林區少有高溫低寒天氣,年平均溫15.2℃,壹月平均溫5.0℃,七月平均溫24.1℃,林內夏季溫度比平原低,冬季比較高。炎夏時節,&127;人未到林區,就感涼風習習,暑氣頓消。
區內珍稀植物、古老植物42種,屬國家瀕危保護植物16種。其它動物資源也只能在標本館了解概況,如國家壹類保護動物金錢豹、白頸常尾雉;二類保護動物獼猴、短尾猴、穿山甲、大靈貓等,均有制作技藝良好的標本。
保護區內盛產茶葉、磨菇、野生獼猴桃、石蛙(棘胸蛙)等名特產,均屬難得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