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為合格的藥店營業員應熟知相應的藥品常識,具備壹定的藥品專業知識,能夠配合駐店藥師指導顧客正確購用藥品。要成為壹名合格的藥品營業員需要掌握的知識有:
(1)職業法規:醫藥行業職業守則,藥品管理法知識,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產品質量法知識。
(2)醫學基礎知識:包括人體構成,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基礎。
(3)藥物基礎知識:包括藥物的分類成劑型特點,藥物的作用及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4)接待顧客的禮儀與技巧。
(5)常用藥物介紹:抗生素類藥品,心腦血管用藥,消化系統用藥,呼吸系統用藥,泌尿系統用藥,五官科用藥等。(商品名,通用名,適應癥,不良反應)及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區別。
(6)藥品的銷售流程與記錄。
(7)藥品的陳列與保管。
2、見到顧客首先應該問好,面帶微笑。在接待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顧客時要靈活運用基本禮貌用語及接近方式,巧妙切入主題,簡潔明了地把產品的特點和主要賣點介紹給顧客。
3、對顧客所患的疾病,單純壹種藥品可能沒有什麽治療效果,店員要在充分了解顧客情況的前提下,從疾病防治和藥學的專業角度向顧客解釋清楚,推薦聯合用藥的方案,給顧客壹種妳對業務很熟練、對工作很認真、對顧客很負責的感覺。
擴展資料:
換位思考壹下:
1、平時身體愛出什麽小毛病,針對此做出藥品引導和簡單的回答
2、到醫院就醫咨詢醫生是以什麽問題居多,或者妳身邊的人問醫生,針對此類問題,醫生是怎麽回答的?
3、多關註壹下藥理知識的公眾號,多看點藥理百科之類的普及讀物。
4、要有自信和責任心,對待買藥的人壹定要真誠,自信的給出答復,寧缺毋濫,要講在要點上,言簡意賅,畢竟不是醫生,妳只是賣藥的。所以,在對說的話負責。
2.去藥店買藥的時候,要註意哪些問題
在買藥之前要先問醫生。
現在很多 患者買藥只憑自己的感覺,或是聽信廣告去 買藥,這樣,可能會因為不對癥下藥而出現不 良的後果。由於患病時會有各種反應及多種 因素,若患者只憑廣告或說明書買藥,只是腳 痛醫腳,頭痛醫頭,就會有安全隱患。
而且, 壹些藥物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有些甚至會危 害到人的生命。因此,患者在去藥店買藥之 前,應先看醫生後再去買藥。
不可輕易相信坐堂醫生推薦的藥。 現在有些藥店的坐堂醫生醫術並不高,藥店 把他們聘來,完全是出於商業目的。
他們為 了給藥店多賣藥,往往會向患者推薦壹些高 檔的藥品,或是以小病當大病開處方。甚至 有些坐堂醫生,幹脆是為推銷保健產品而來 的,他們從中獲取壹定的回扣,這樣,就會給 患者帶來壹定的經濟負擔。
3.在藥店賣藥的銷售技巧是什麽
第壹,作為藥店人,要銘記向顧客推薦產品出發點是客戶需求,而不是產品好、品牌大。
有些藥店人經過廠家培訓後(或受到公司對主推產品的影響),在向顧客推薦保健品過程中,只是為賣產品而去進行推薦,這樣成交的幾率很小。更大的錯誤是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沒有關註客戶的真正需求,而是壹味介紹產品的優勢或其他內容,從而影響了銷售。
銷售的是否成交只取決於兩點:客戶需求和信任度。 第二,營業員要學會“先價值、後價格”的銷售方式 案例描述——在門店,經常會看到,有些顧客壹拿起產品的就會直接問價格,甚至有些人直接詢問產品價。
藥店教育網發現:作為藥店人,很多時候在沒有介紹產品(或沒有讓顧客了解產品的時候),就直接與顧客溝通價格,最終真正達成銷售的幾乎很少。 分析——以上這種“先談論價格後價值”的方式犯了銷售裏比較大的諱忌。
正確的銷售方式是:跟顧客溝通價值。只有客戶認為產品價值符合自己的要求時,才會購買(價格不是主要因素)。
舉例: 假如您作為顧客,需求點是減肥,現我推薦壹款減肥的產品,可能妳沒見過這個品牌或許妳也沒用,但是從壹個顧客的角度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應該是 1、這個產品對於減肥有沒有效果,能夠減到多少? 2、這個產品服用對自己有沒有副作用? 3、這個產品減肥會不會反彈? 4、這個產品是否能做到——該減的地方就減、不該減的地方就不減? …… …… N、產品多少錢?(這是顧客最後才會關心的問題) 從顧客對於新產品的關註點來看,就非常容易理解顧客對應產品的價值的關註遠遠大於價格。 藥店人壹定要學會換位思考,從“為顧客著想”的方式去服務客戶,這樣才更容易成交! 第三,價值和價格相等,才能成交 案例描述——經過培訓,很多藥店人都學會了藥品與保健品的搭配,哪些疾病可以運用哪些保健品進行輔助治療,從而提供客單價。
但是在實踐中,往往會碰到介紹保健品的時候,由於保健品的價格相對藥品高了很多,顧客很難接受。而藥店人碰到這個環節的時候,更多的是解釋價格問題,這時最終成交的幾率也很低。
分析——首先,顧客認為所謂的價格高,並不是單純的價格高,而是認為產品的價值(對自己的好處)與價格不相符。當價格和價值不符合的時候,作為藥店人沒有辦法去調整價格,而又要去解釋價格,這往往都是做無用功。
藥店教育網提倡:藥店人應該引導顧客,將其問題過度到產品價值上來,讓產品的價值和價格符合顧客的心理預期,這樣才容易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