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的改善包括水質和泥沙的改善。水質的改善主要是針對水體中藻類、真菌、溶解氧和各種營養物質的循環轉化。要明白有害物質只是沒有被充分利用的營養物質。以前養殖都是用化學藥品強制氧化分解這些物質,但畢竟化學藥品是死的,效果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幹生物提醒:如果使用菌種優良、配方合理的微生物制劑,相當於給池塘找了壹個好醫生,24小時改善水質。效果持續時間長,降低調水成本。現在國家對水產藥物的管理越來越規範。所以盡快改變培養思路,使用復合乳酸菌、凈水菌等好的微生物制劑,會事半功倍。
池塘本身就是壹個不穩定的生態系統。很多化學藥劑,如氯溴制劑和各種抗生素,不管好壞,都是直接殺死水體中的微生物,短期內起到殺菌防病的作用。長此以往,池塘物質循環中最關鍵的環節將被徹底破壞。在有氧強度普遍不足的今天,沒有有益菌的競爭,有害菌更容易滋生;同時,水中殘留的餌料、糞便等有機物沒有被微生物轉化為藻類可以吸收的無機營養物質,在池塘底部發熱發臭,惡化水質,進而進入化學物質強制氧化的惡性循環。用藥越多,水產養殖效益越差。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微生物補上,充分提高池塘的溶解氧,讓池塘的循環自己動起來,定期補充細菌,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充分發揮分解者的作用,從而提高養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