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裏是壹種熱量單位。
卡路裏(簡稱卡,縮寫為cal),由英文Calorie音譯而來,其定義為在1個大氣壓下,將1克水提升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卡路裏(calorie)是能量單位,現在仍被廣泛使用在營養計量和健身手冊上,國際標準的能量單位是焦耳(joule)。
作為食物熱量的法定單位,在歐洲普遍使用焦耳,美國則采用卡路裏。雖然焦耳是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的法定單位,然而由於沿襲傳統,卡路裏在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仍然被廣泛的使用。
卡路裏的來源情況:
當攝入的卡路裏多於或少於機體所燃燒的量會怎樣?機體會分別增加或減少脂肪。如果多積聚3500卡路裏,機體就會儲存0.45公斤脂肪,儲存脂肪是機體儲存能量、未雨綢繆的方式。相反,如果消耗的能量比攝入的多3500卡路裏(無論是由於增加運動還是減少飲食),機體就會將儲存的0.45公斤脂肪轉化成能量以補償不足部分。
運動時,代謝率的增加不僅僅發生在運動的時候比如氣喘籲籲在跑步機上。代謝率恢復到正常水平需要壹段時間。它在停止運動後大約兩個小時內仍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這時機體仍會消耗較多的卡路裏。
很多人想知道卡路裏的來源是否要緊。說到底,如果我們攝入和消耗的卡路裏恰好相等,並且只考慮體重的話,答案是否定的,1卡路裏就是1卡路裏。壹個蛋白質卡路裏和壹個脂肪卡路裏沒有區別,它們都只是能量的單位。如果消耗量等於所攝入的能量,體重就保持不變;如果消耗量大於攝入的量,體重就會減輕。
但是如果談到營養,卡路裏的來源就很重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是比脂肪更健康的卡路裏來源。雖然機體保持正常功能需要壹定量的脂肪(充足的脂肪可以幫助機體吸收消化的維生素),但是過量的脂肪則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建議每天攝入的卡路裏中脂肪的比例不能超過30%。因此,如果我們每天攝入2000卡路裏,那麽來自脂肪的部分最多只能為600卡路裏,即每天67克脂肪。但是,很多醫生和營養學家將脂肪卡路裏的上限設為每日卡路裏攝入量的25%。對於2000卡路裏的食譜來說,這就表示每天可以攝入56克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