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產蛋高峰期蛋雞產蛋率低怎麽辦?

產蛋高峰期蛋雞產蛋率低怎麽辦?

蛋雞產蛋率低怎麽辦

根據現實的飼養管理水平和經濟指標,把產蛋率達到90%以上視為高峰值,這樣的高峰值能保持6個月以上視為科學合理的高峰值。在養殖實踐中,有兩種情況很讓養殖場(戶)頭疼,壹是高峰值很高,能達到96%~97%,甚至98%,但時間很短,只出現幾天,甚至壹兩天後就開始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在10%左右。二是高峰值低而鈍,在80%~85%徘徊,不急劇下降,也不上升;有的產蛋雞群的產蛋率仍會低於80%,很長壹段時間才能勉強達到80%,此後壹直看不到好轉的希望。

總的來說,家禽育種技術的進步已經達到了培育高產雞的能力,品種不是問題。需要考慮的是種源的質量。這裏所說的種源質量,主要是指高產雞種的外源性感染、母源抗體低或不均勻等問題。這些問題對雞群最高產蛋量的影響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間接的。

例如,種雞群對患白痢的雞只消毒不嚴,會導致雛雞發病或機體不發病;有些發病雞經治療後痊愈或產生抗藥性,有抗藥性的帶菌雞和不發病的帶菌雞會在較長時間內成為雞群的隱性傳染源。

有些雞在青年雞階段發病,有些雞在產蛋後發病。表現為生長遲緩、體重不達標、均勻度差、肝臟突然破裂出血死亡、慢性腹瀉、開產延遲 1~2 周。另壹種情況是種雞抗體水平不高且不均勻,導致後代雛雞母源抗體不高且不均勻,其後果最明顯的是發生傳染性法氏囊炎而導致免疫抑制。這會導致雛雞體質虛弱、發育不良。

壹般來說,傳染性法氏囊炎的典型病變並不明顯,而免疫抑制則問題較多。例如,近年來產蛋雞群中出現的衣原體病和繁殖傳染性支氣管炎病,做了免疫接種後仍發病,在很大程度上與雞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有密切關系。

產蛋雞高峰期飼料營養

這裏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壹是飼料原料汙染導致營養吸收下降,即使配方合理但質量還是打折扣。例如,玉米和豆粕的黴菌毒素汙染會導致雞的肝臟受損,而肝臟恰恰是營養物質轉化和卵黃前體形成的場所,肝臟功能不好,自然會影響產蛋率和產蛋高峰期的維持。

二是維生素或高能蛋白質部分失效。維生素的部分失效是由於暴露在潮濕環境中,或由於光照、溫度、pH 值或時限造成的。這種維生素缺乏是要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的;能量蛋白偏高是因為有些養殖戶擔心雞的營養不夠,添加過多的油脂、豆粕、豆餅。這種過多的添加會造成雞群中部分雞體肥胖,形成脂肪肝,從而影響產蛋性能。

第三,許多開放式半開放式雞舍養殖場不註意季節性飼料配方的調整,例如夏季配方和冬季配方中代謝能和蛋白質的增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配比;以及產蛋前、產蛋中、產蛋後鈣磷添加劑和鈣磷配比的調整;不僅自養戶不註意,生產飼料的廠家也很粗略,只提供冬季和夏季飼料,這樣也會影響產蛋高峰期的到來。這也會影響產蛋高峰期的持續時間。

飼養管理水平是直接影響產蛋高峰的因素。例如,光照控制。人工補光過晚或過早,以及光照時間忽長忽短,都會造成雞群產蛋率下降或不穩定。青年雞體重不達標或過肥、體重均勻度差、雞脛骨長度不足等,都會造成性成熟和體成熟不同步,最終導致產蛋不同步,形成無產蛋高峰雞。雞群密度、雞舍通風和氣候應激等相關因素也會對雞群的產蛋量產生重大影響。

雞群中的疾病和藥物也是幹擾產蛋高峰和持續產蛋時間的因素。明顯影響產蛋率的疾病有生殖傳染性支氣管炎、腎傳染性支氣管炎、法氏囊支原體、傳染性鼻炎、衣原體病、新城疫、禽流感、黴菌毒素中毒、脂肪肝、痛風等。這些疾病在養殖生產中時有發生,為了保障雞群的高產蛋率和保持較長的產蛋高峰期,我們需要及早預防和及時治療這些疾病。筆者認為,預防雞產蛋率降低的措施,除了科學合理地正確免疫疫苗外,首先就是要保證青年雞的質量,確保其性成熟與體成熟同步。

再有就是剔除免疫抑制性疾病,配合中藥和微生態制劑,增強雞的免疫力。在防病上,能不用化學藥劑盡量不用,化學藥劑要用在治療重病上。而且時間不易過長,盡量不要延長和重復使用,因為很多化學藥劑會幹擾雞的產蛋甚至引起產蛋。大劑量和反復使用化學藥物的雞群,產蛋高峰較少,這都是化學藥物的副作用對雞的生殖系統造成的損害,通常容易對雞的生殖系統造成損害的藥物有磺胺類、痢特靈、新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丙硫咪唑等,所以在使用這些藥物時要慎之又慎,有替代品的盡量用替代品代替。

在使用這些藥物時要慎之又慎,有替代品的要盡量用替代品代替,有替代品的要盡量用替代品代替。

需要註意的是,雞在產蛋期產出的無殼蛋、軟皮蛋、裂紋蛋、薄皮蛋等在雞場習慣上是不計入產蛋率的,這個數字壹般不大,也就1%~3%。當發生傳染性支氣管炎或營養代謝病等疾病時,破損率會增加,可能達到 5%至 10%。疾病痊愈後又會下降。雖然這個比例很小,但經濟效益卻不容小覷。因此,在衡量產蛋高峰期時,這壹點應該引起註意。

例如,如果壹個擁有 10,000 只蛋雞的雞場總體產蛋率為 90%,而每棟雞舍中平均有 3% 的無殼雞蛋無法拾取,這就意味著每天實際拾取的雞蛋不是 9,000 枚,而是 8,700 枚,也就是說,記錄的產蛋率不是 90%,而是 87%。這會給管理人員造成錯誤印象,影響他們的判斷。如果這種情況持續 10 天,就意味著累計少收了 3000 枚雞蛋,3000 枚雞蛋約合 176.5 公斤,如果按照 2.21 的料蛋比計算,10 天內就有近 388.5 公斤的飼料沒有相應生產出來,這就意味著壹個月有近 1165 公斤的飼料被扔到了窗外。

還值得指出的是,有些影響產蛋高峰和產蛋高峰的因素是混淆在壹起的,如雞發病後用藥治療,而用藥對產蛋的影響是對雞生殖系統的幹擾、停藥後產蛋率不能及時恢復,這其中可能也有管理、飼料、氣候等因素交織在壹起,但也許卵泡或輸卵管還在需要 也許卵泡或輸卵管還需要壹個恢復活力的過程。如果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再次用藥就會事與願違。比如,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飼料營養,卻忽視了輸卵管炎的隱性感染,或忽視了因用藥而暫時停止的卵泡發育,或用藥影響了鈣的吸收,這種疏忽就會對雞群的整體狀況產生誤判,從而導致改善措施不到位。

以上就是 "產蛋高峰期產蛋率低怎麽辦,產蛋高峰期飼料營養 "的全部內容,關於以上影響產蛋期的因素,排除和解決的措施並不新穎,主要靠日常科學、系統、正確的管理。總之,飼養管理是壹個復雜的系統,雞病的恢復也需要過程,良好的產蛋高峰期是以青年雞的質量為基礎的,高峰期的延長維持是需要綜合措施才能發揮功效的。

  • 上一篇: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陜西全民健康保都保什麽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