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計算可降解塑料在外賣餐盒、網購袋等幾大場景的市場空間,結合國內行業發展和企業布局,進壹步追逐“限塑令”政策影響下的市場機會!
01
新的“限塑令”劃定了時間表
壹個千億的替代市場正在形成。
近年來,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和“懶人經濟”的迅速崛起,導致網購、外賣等行業爆發式增長,相應的外賣餐盒、網購袋、塑料袋等消費激增,這些廢棄塑料制品成為新的“白色汙染”來源。
隨著全球改善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各國紛紛出臺或完善自己的“限塑”政策,以解決壹次性塑料制品的汙染問題,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被認為是根除“白色汙染”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5438年6月+今年10月,中國在2007年“限塑令”的基礎上推出升級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壹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與2007年的“限塑令”相比,新版“限塑令”對塑料制品的制造和使用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提出全面禁止進口廢塑料,禁止或限制使用快遞、外賣等壹次性塑料制品。此外,違法企業也將被納入失信記錄。
新版“限塑令”將分三步走。按照“取締壹批、替代壹批、規範壹批”的原則,分為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階段性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任務。
2020年底前,禁止生產銷售壹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壹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有塑料珠的日化產品。
關於塑料制品的使用,《意見》從不可降解塑料袋、壹次性塑料餐具、酒店、酒店壹次性塑料制品和快遞塑料包裝四個方面進行了規範,並劃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對於不可降解塑料袋:
對於快速塑料包裝:
對於壹次性塑料餐具:
目前除了我們最常用的塑料袋,快遞、農膜、外賣也是壹次性塑料的大需求。僅這三個應用領域,全國每年就可產生近500萬噸塑料垃圾,未來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間廣闊。
就快遞領域而言,得益於網購的普及,自2014年以來,我國快遞企業業務量已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壹,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之和,約占全球半壁江山。
其中,2018年,全國快遞行業* * *消耗快遞運單50765438+億張,編織袋53億個,塑料袋245億個,膠帶430億米。據此估算,2018年,全國快遞行業產生塑料垃圾約80萬噸。
到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達到630億件,同比增長24%。按照同比例的增長速度,2019年全國快遞行業產生的塑料垃圾可達99萬噸左右。
在2016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網絡宣布聯合32家中國及全球合作夥伴發起菜鳥綠色聯盟——“綠色行動計劃”,承諾到2020年替代50%的包裝材料,以100%可生物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為填充物。
結合快遞塑料包裝升級限塑令的限塑令時間表,到2022年,我們將有不少於40萬噸可降解塑料替代,到2025年,僅快遞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就將超過654.38+0萬噸。
就塑料薄膜領域而言,塑料薄膜廣泛應用於農業種植。隨著塑料薄膜的普及和推廣,近年來塑料薄膜的用量不斷增加,多年來用量穩定在240萬噸以上。
就外賣餐盒而言,2018年,中國外賣訂單達到1096億份,而根據環保組織“自然大學”的研究,每份外賣餐盒平均消耗3.3份,產生塑料約160g。以此計算,2018年,我國外賣行業消耗壹次性餐具塑料超過175萬噸。
那麽根據2018的統計數據,快遞、農膜、外賣三大領域,可降解塑料的替代空間接近500萬噸。按照平均每噸2萬元的中位數計算,對應的市場空間可以達到1000億元!
02
實現了國內技術突破。
水龍頭將受益匪淺
受全球“限塑”、“禁塑”法律的影響,近年來全球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持續穩定增長。
根據IHSMarkit的統計,2065,438+08年全球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為36萬噸,2023年將增至55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85%。
從消費市場的區域構成來看,歐美等發達國家較早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推動可降解塑料的發展。所以降解塑料最大的消費市場在歐美,西歐占了全球降解塑料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
同時,歐美也成為可降解塑料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如美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
得益於“限塑”和“禁塑”政策的實施,這些地區的企業如Nature Works、Danimer Scientific、BASF、Mater-Biopolymer等都成長為世界知名的生物降解塑料水龍頭。
今年年初,我國發布升級版“限塑令”,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禁止或限制快遞、外賣等壹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並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預計中國推廣降解塑料的進程將會加快,未來中國有望成為降解塑料市場增速最快的國家。
從成分來看,可降解塑料產品主要分為澱粉基塑料、PLA(聚乳酸)、PBS(包括PBSA、PBAT等。)和PHA。其中,PLA(聚乳酸)是最成熟、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生物降解塑料。
目前全球PLA產能超過50萬噸/年,其中美國Nature Works公司年產能可達654.38+0.5萬噸,約占全球PLA產能的30%。然而,PLA的生產在中國仍處於初級階段。
由於PBS的上遊原料PTA和己二酸在國內有豐富的產能,PBS聚酯中的PBAT因其成本和性能上的優勢,在國際上發展更快,應用規模更大。
PBAT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優異的力學性能,可廣泛應用於食品包裝、化妝品盒、藥盒、餐具、壹次性醫療用品、農用薄膜等領域。
在國內,PBAT技術發展相對成熟,更容易產業化。目前,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化學所、清華大學、新疆藍山屯河聚酯公司等單位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BAT生產工藝包及相關專利技術。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金發科技、瑞風高材、壹帆醫藥、金銘精機在可降解塑料領域擁有相關技術儲備,部分企業已成功投產並成功投放市場,未來將成為我國升級版限塑令實施的首批受益者。
金發科技:公司是亞洲唯壹掌握聚合、改性、終端應用核心技術的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企業。可降解塑料銷量全球前五,亞洲第壹。
公司已掌握多種石油基聚酯生物降解塑料(PBSA、PBAT等)的生產能力。).珠海PBSA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已於2011實現產業化,產品獲得歐盟認可,並持續出口歐美。
產能方面,目前公司主要以PBSA和PBAT的可降解塑料為主,總產能約6萬噸。在歐洲禁塑、中國限塑的背景下,公司可降解塑料業務有望迎來新的發展。
瑞豐高材:公司下設的研究中心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合作,不僅掌握了相關技術,而且順利通過中試,生產的PBAT生物降解塑料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6年3月晚間,公司公告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本項目建設周期為15個月,預計2021年6月底前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後,有利於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培育新的增長點。
齊翔騰達:公司年產654.38+0.5萬噸PBS生產線,屬於第三代生物降解塑料材料,可用於制作包裝材料、餐飲具、衛生用品、塑料薄膜等壹次性產品。
壹帆醫藥:作為泛酸鈣的全球龍頭,公司產能8000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5%。近年來,公司也在加速在生物降解材料領域的布局。其中,全資子公司杭新富在建2萬噸可降解塑料產能(含PBAT、PBSA已投產1萬噸),但占公司總營收比例較小。
金銘精機:公司是中國專業電影設備走出國門的品牌代表之壹,產品出口到日、以、俄、中歐、中東、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成功開發了可降解農膜生產設備等產品,打破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隨著國內降解塑料項目密集建設期的到來,公司作為降解塑料上遊設備提供商,可以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可降解塑料# #金發科技# #瑞豐高材# #齊翔騰達# #壹帆醫藥002019# #金銘精機#
風險提示:本報告參考資料來自互聯網公開信息,涉及的公司和股票僅用於研究和分析。本報告中表達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請牢記投資有風險,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