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知識問答
曾在主營鮮奶的企業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牛奶知識資料。現將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刪除重復內容,力求簡潔全面,全部改寫成問答形式。
如何區分還原奶和鮮奶?
答:液態奶分為兩種:常溫奶和低溫保存奶。常溫奶可以用還原奶或生奶生產。
還原奶是用牛奶粉制成的,目前市場上很多液態奶都屬於這壹類。這種牛奶的生產成本較低,而且不需要建設奶源基地。喝這種牛奶還不如喝自己沖的牛奶粉水。
原奶則是直接來自奶牛的未經加工的牛奶,也叫生奶。
低溫鮮牛奶,通常是指將生奶經過巴氏殺菌、均質而成的牛奶,也叫巴氏殺菌奶,俗稱鮮奶。這種牛奶不添加任何穩定劑、增稠劑、乳化劑等。鮮奶生產企業要有充足的原料奶,原料奶可以向當地牧民或奶農收購,但最好有自己的奶源基地,這有利於保證奶牛的健康和牛奶的營養衛生。奶源基地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因此鮮奶生產企業需要壹定的規模。
壹些不法企業將還原奶標註為 "鮮奶 "進行銷售,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鮮奶時要註意分辨。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看企業本身是否有相當規模的奶源基地,或者原料奶的來源是否明確。
牛奶是牛奶飲料嗎?
答:現在商店和超市的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含乳飲料,很多消費者認為含乳飲料就是牛奶。有的孩子喜歡喝含乳飲料,片面追求口感,而很多家長則誤認為喝了含乳飲料就不用喝牛奶了。事實上,含乳飲料絕不等同於牛奶。因為乳飲料的蛋白質含量很低,其他營養成分也無法與牛奶相提並論。如果家長壹直把乳飲料當牛奶給孩子喝,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些人誤以為酸奶也是牛奶飲料,其實酸奶是牛奶接種乳酸菌後在壹定條件下發酵而成的,其營養成分與牛奶相似,而且風味更好,更容易消化。對牛奶過敏的人可以喝酸奶。
辨別乳飲料和牛奶的方法是看包裝上的蛋白質含量。
喝牛奶有什麽好處?
答:喝牛奶對人體至少有13種好處:(1)牛奶中的鉀能使動脈血管在高壓下保持穩定,減少中風的危險;(2)牛奶能防止人體吸收食物中的有毒金屬鉛和鎘;(3)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阻止腫瘤細胞的生長;(4)牛奶中的酪氨酸能促進血清素的生長;(5)牛奶中的鐵、銅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6)牛奶中的鐵、銅和維生素A有美容作用;(7)牛奶中的鈣能強健骨骼和牙齒,減少萎縮性骨病的發病率;(8)牛奶中的鎂能使心臟耐疲勞;(9)牛奶中的鋅能使傷口愈合得更快;(10)牛奶中的維生素B能提高視力;(11)常喝牛奶能預防動脈硬化;(12)牛奶含鈣量高,易吸收;(13)睡前喝牛奶有助於睡眠。
常溫牛奶保質期長,低溫鮮牛奶保質期短,兩者有什麽區別?
答: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廠家生產了保質期在半年以上可以常溫保存的牛奶,它具有保存時間較長、方便飲用的優點。但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西方這種牛奶並不受消費者歡迎。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今天,人們對添加過多添加成分的食品越來越不喜歡,新鮮、天然、無汙染的要求日益突出。保質期長且可常溫保存的牛奶,在加工過程中必須充分殺菌,可能還需要添加穩定劑、防腐劑等。人體攝入過多的穩定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顯然無益。低溫鮮奶中的壹些菌種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對牛奶進行全面殺菌壹般需要130℃以上的高溫,這種高溫不僅會將所有菌種 "耗盡",而且對牛奶的營養成分也會造成壹定程度的損失。國外的實驗數據表明:與滅菌前的原奶相比,巴氏殺菌法低溫保存的牛奶,維生素B1、維生素C和葉酸損失約為10%,常溫奶損失為20%-60%,低溫保存的牛奶蛋白質變性率為0.43%,常溫奶為94.8%。蛋白質變性會部分或完全失去商攻效果。
應該說,經過巴氏殺菌的低溫鮮奶將是牛奶消費的主流。
喝牛奶有哪些註意事項?
答:喝牛奶的註意事項有:
①不要空腹喝牛奶。喝牛奶前最好先吃點東西,或邊吃東西邊喝牛奶,以降低乳糖的濃度,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2) 避免與茶水同飲。乳糖中含有豐富的鈣離子,茶葉中的鞣酸會阻礙鈣離子的吸收。
3)忌用銅加熱。銅會加速維生素C的破壞,對牛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催化作用,從而加速營養成分的流失。正規企業出售的鮮牛奶都經過科學消毒,無需加熱即可飲用。如果天氣寒冷需要加熱,則以40℃-50℃為宜。
4)喝牛奶時,忌與含植酸的食物(如菠菜)同食,以免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
牛奶和酸奶對健康有什麽好處?
兒童多喝鮮牛奶會減少佝僂病和肥胖癥的發生,中老年人多喝鮮牛奶,可以減少骨質疏松疾病,還可以使人長壽。據《羊城晚報》對中老年人長壽 "秘訣 "的跟蹤采訪,成都市到1999年2月19日才去世的111歲的劉紉秋老太太和今年已108歲仍健在的劉金環老太太的 "長壽秘訣 "的***相同點之壹就是,中老年人清晨多喝鮮牛奶可減少佝僂病和肥胖癥的發生。**的壹個相同點是,清晨吃鮮牛奶。而劉老太也堅持每天喝1斤鮮牛奶。
牛奶能治白斑。如果到了蔬菜淡季,有些人由於蔬菜少,容易患口腔白斑病,患上這種病,吃東西時口腔疼痛難忍。如果連續2~3天早晚各喝半斤至1斤鮮牛奶,白斑病很快就會消失,並緩解疼痛。
壹個人每天需要鈣約1000毫克。每100克牛奶中約含鈣120毫克,牛奶中的鈣是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正因為如此,補鈣的最好方法就是喝牛奶。
牛奶可以防止膽固醇沈積。美國營養學家研究發現,牛奶和酸奶中有壹種叫亞油酸(CLA)的脂肪酸,它可以減少膽固醇在動脈中的沈積,即防止膽固醇在動脈血管中凝結成塊。
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起到消除螺旋桿菌的作用,從而消除腸胃疾病。據國外媒體報道,醫學研究人員證實,乳酸菌大約有70多種,其中大部分存在於乳制品(如各種酸奶)以及壹些酸菜中。人喝了酸牛奶後,牛奶中的乳酸菌進入人體,附著在胃腸細胞上,使能誘發胃潰瘍和胃黏膜炎癥的螺旋桿菌無法在胃腸中停留,從而消除了胃腸疾病。
酸奶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在保加利亞,酸奶就像面包壹樣不可或缺。俄羅斯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緬切尼科夫發現,酸奶中有壹種芽孢桿菌,可以殺死大腸中的腐敗菌,這位科學家認為,保加利亞人正是因為吃酸奶的樂趣,才會有很多長壽的人。在保加利亞民間,人們常喝酸奶,並用它來治療發燒、消化道等疾病。經過科學研究,還發現酸奶具有抗腫瘤、抗輻射等功效。酸奶的具體保健作用還表現在:(壹)可以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二)減少化療的副作用;(三)酸奶可以預防乳腺癌;(四)可以減輕抗癌藥物的毒副作用;(五)可以消除抗生素的副作用。此外,酸牛奶還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選食品之壹。
牛奶和酸奶對健康的益處還有很多。
什麽是巴氏殺菌純鮮牛奶?
答:以生乳(原奶)為原料,不添加任何東西,用巴氏殺菌法(75℃-85℃,15秒)滅菌的產品,稱為巴氏殺菌乳,俗稱巴氏純鮮牛奶,或巴氏殺菌乳,我們通常稱它為鮮牛奶。
巴氏殺菌的目的是消滅原料奶中可能存在的所有有害微生物(包括所有病原體)。這種殺菌方法是利用病原體不太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將其消滅,並使牛奶的營養價值獲得理想的保存效果,是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牛奶殺菌方法。巴氏殺菌後,牛奶中仍保存著壹小部分有益、無害且較耐熱的細菌,因此巴氏殺菌奶要在4℃以下的溫度下保存,壹般只能保存3-15天。
巴氏殺菌奶無需加熱或煮沸即可飲用,非常方便。
由於巴氏殺菌奶要在4℃以下的溫度下保存,故又稱低溫保存奶、冷凍奶。凍奶口感好,風味獨特,能收縮胃黏膜血管,防止胃出血。喝凍奶,有些人不是很適應,尤其是天氣寒冷的時候,這就需要壹段時間的培養,壹步壹步慢慢適應。天氣寒冷,不習慣喝凍奶的人可以適當加熱,加熱的方法最好是將整瓶牛奶放入沸水中浸燙,加熱到45℃左右即可。不必煮沸,也不必煮較長時間,以免把壹些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菌種 "壹網打盡",破壞牛奶的營養價值。花色牛奶、酸奶更不能煮沸,壹旦煮沸,就失去了獨特的風味,口感大不如前。
在日本,學校午餐由哪些食物組成?
答:近年來,有媒體警告說,曾被嘲笑為 "小日本 "的鄰國年輕壹代的身高已經超過了我們。據說,這與他們註重營養,尤其是積極推廣喝牛奶有關。
日本的學校午餐工作始於20世紀初,1946年,午餐計劃從救濟工作轉變為義務教育的壹部分,並增加了牛奶。到 1991 年,97.9% 的小學和 85.2% 的中學為學生提供午餐。午餐提供學生壹天所需的三分之壹到二分之壹的營養,大多數學校都有廚房,少數學校由地區學校供餐中心提供。
為了補充兒童的家庭膳食,改善兒童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日本制定了學校午餐每餐所含營養成分的標準。
學校午餐的食譜要求豐富多樣、搭配合理,以達到壹餐吃飽、營養均衡的目的。標準食物成分包括面包、牛奶、大米、芋頭、大豆及其制品、魚、肉、蛋、蔬菜、堅果和藻類。鹽的使用量降到最低。要求小學生每天飲用 200 毫升牛奶,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飲用 300 毫升牛奶。
酸奶有哪些種類?
答:酸奶是用新鮮牛奶接種乳酸桿菌並在壹定條件下發酵制成的。發酵後,原來的部分乳糖會轉化為乳酸,但仍有部分乳糖保留下來,因此會形成特有的酸甜口味。不同品種的發酵程度可能不同,乳糖和乳酸的比例也有些差異,因此有些品種的口味會稍甜壹些,有些則稍酸壹些。但不會很甜,如果真的很甜,可能是加了糖。
目前市場上的酸奶有凝乳型和攪拌型兩種,後者是因為在酸性環境中,蛋白質部分變性形成凝乳。前者在此基礎上添加了少量凝乳酶,以促進蛋白質凝固。這兩種酸奶和鮮奶的營養成分差別不大。但請註意,酸奶不同於市售的乳酸型飲料,後者是在各種飲料中加入壹定量的酸味劑,使其具有壹定的酸味,營養價值較低。
酸奶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壹個健康人壹天能吃多少酸奶並沒有嚴格的限制。專家認為,健康成年人每天飲用量不超過壹千毫升。只要妳想喝,壹天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喝。
病後不宜喝涼酸奶嗎?
答:不是說病了很久的病人不能喝酸奶,而是喝酸奶更好。因為酸奶比普通牛奶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經常大量使用抗生素,腸道菌群的正常比例出現異常,影響了腸胃的正常功能,此時飲用酸奶有調節腸胃功能的作用,有利於恢復健康。
喝酸奶不用加熱,喝涼酸奶更能體現酸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如果壹定要加熱,則應控制溫度,最好在60℃以下,用熱水對酸奶加熱至40℃為宜,但加熱後的酸奶其口感和風味受到壹定影響。
喝酸奶還應註意:口服抗生素者不宜喝酸奶,因為酸奶對抗生素的藥效有壹定影響;胃酸過多者不宜空腹喝酸奶,如壹定要喝,宜將酸奶與其他食物同時食用。
嬰兒喝牛奶有什麽好處?
答:鼓勵母乳餵養嬰兒,用牛奶作為輔食最好。嬰兒晚上喝牛奶,會使其容易入睡,延長睡眠時間,還可減輕緩解嬰兒夜間哭鬧。
如何用牛奶餵養兒科醫生?
> 答:用牛奶餵養幼兒,要註意以下幾點:
1、煮牛奶不要去皮。煮牛奶時,常會在牛奶表面產生壹層薄膜,叫奶油皮,很多人喜歡把這層皮去掉。其實,這層奶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對人的眼睛有益。
2、每天不要喝太多牛奶。以牛奶為主食的嬰兒,每天喝牛奶不宜超過壹公斤。
3、牛奶不宜與酸性食物同食。原因是牛奶中的壹些蛋白質遇到果汁等弱酸性飲料會形成凝膠,影響消化吸收。
4、煮牛奶時不要加糖。如果想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沸冷卻壹段時間後再放糖。但不宜加糖過多。
5、牛奶不要煮太久。牛奶加熱到剛剛沸騰的程度,如果給寶寶吃,可用2~3分鐘煮熟即可。如果牛奶煮沸時間過長,營養成分會有壹定的損失。近年來還發現,牛奶中常見的預防嬰兒腹瀉的輪狀病毒抗體也會因加熱而被破壞。
6、兒童不宜空腹喝牛奶。空腹喝牛奶,把牛奶當流水喝,在腸胃中停留的時間很短,腸胃不能及時吸收,就排泄出去了。最好在孩子喝牛奶之前先吃些餅幹、面包、饅頭等食物,然後再讓孩子喝牛奶。
7、牛奶中不要添加鈣粉。有的家長為了給嬰幼兒補鈣,在牛奶中添加壹些鈣粉讓孩子壹起喝。其實,這種服用鈣粉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添加鈣粉後,過多的鈣離子會與牛奶中的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使蛋白質和鈣的吸收受到影響。
8、牛奶中不要加米湯。有人做過實驗,將牛奶與米湯混合分別放在各種溫度下,結果維生素A的損失達到驚人的程度。所以最好將牛奶和米湯分開餵。
9、保溫杯不宜長時間放在牛奶中。牛奶煮沸後(在100℃左右)長時間放置在保溫杯中,溫度會逐漸下降,在適宜的溫度下,細菌(保溫杯不是無菌的)會生長、繁殖,使牛奶發酵變質。另外,保溫杯中的恒溫,使牛奶中的微量維生素全部破壞,長期使用這樣的牛奶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老人喝牛奶好還是豆漿好?
答:牛奶和豆漿都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牛奶和豆漿都喝。如果兩者只能選其壹,還是常喝牛奶比較好。
牛奶和豆漿都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品,兩者蛋白質含量相近。牛奶的優點還在於:維生素A、D、C、B、煙酸含量比豆漿高(豆漿不含維生素A、C),鈣含量比豆漿高壹倍多,含有吸收率高的乳脂。因此,壹般來說,老年人應經常喝牛奶為好。老年人最好喝脫脂牛奶。
豆漿的營養不如牛奶全面,但豆漿的優點是:不含膽固醇,大豆蛋白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含有抗癌物質;飽和脂肪酸含量低。
如果既喝牛奶又喝豆漿,兩種食物可以互補,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
患有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喝鮮牛奶容易引起腹瀉,最好喝酸奶。
心血管病人可以喝牛奶嗎?
答:可以:壹些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對喝牛奶存在疑慮,認為牛奶中含有脂肪和膽固醇,喝了會使人體膽固醇增高,不利於健康。因此,很多病人和壹些老年人不敢喝牛奶。其實,這種認識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比如,非洲東部的馬賽人靠畜牧業為生,每人每天要喝幾加侖牛奶。牛奶是他們的主食之壹。有人說,"喝牛奶會增加膽固醇",這些馬賽人體內的膽固醇壹定高得驚人,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壹定很多。然而,恰恰相反,馬賽人的血清膽固醇卻比其他民族低,患心血管疾病的人也很少。這是為什麽呢?
我們知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精神因素、飲食因素、代謝因素、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人體內的膽固醇只有30%左右是從食物中攝取的,70%是由人體肝臟合成的。即使不吃含膽固醇的食物,體內也會存在膽固醇。牛奶中含有壹定量的膽固醇,但它還含有降低膽固醇的乳清酸和耐熱的低分子化合物,這兩種物質都具有抑制人體肝臟合成膽固醇的功能。此外,牛奶中的鈣還具有減少人體從食物中吸收膽固醇的作用。這種綜合作用降低了人體血液中膽固醇的總含量,大大超過了牛奶本身帶入人體的膽固醇含量。研究發現,長期喝牛奶的人,肝臟合成的膽固醇比不喝牛奶的人少 50%左右。最近,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營養學家曼斯的研究發現,堅持每天喝牛奶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而牛奶中的脂肪與膽固醇和冠心病的發生無關。牛奶中的壹些氨基酸還具有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可見,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喝牛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什麽是綠色食品?
答:綠色食品不是指 "顏色綠 "的食品,而是特指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的食品。它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產品或產品原料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質量標準。如無農藥、無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汙染等。
2、農作物種植、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範。
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
4、產品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符合綠色食品專用包裝和標簽規定。
建議飲用獲得 "綠色食品 "標誌的鮮牛奶。
牛奶有什麽藥用價值?
答:牛奶不僅是老少皆宜的營養滋補品,被營養學家譽為 "最接近完美的食物",還含有以下防病治病的物質:
乳酸。它能降低膽固醇。世界上最健康的人是非洲的馬賽人,他們把牛奶當水喝,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很低。肝臟酶生成膽固醇的 26 個步驟都會受到牛奶中乳清酸的幹擾。牛奶對肝臟產生膽固醇的抑制作用大大超過了牛奶本身給人體帶來的膽固醇量。
酪蛋白。澳大利亞專家發現,它能防止蛀牙,還能修復輕度受損的牙齒。
三羥基三甲基戊二酸。美國學者發現,它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尤其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
國外科學家還證明,牛奶中含有的嗎啡樣物質有鎮靜作用。因此,睡前喝牛奶有助於預防失眠。
牛奶中含有約5%的乳糖。研究早已證明,乳糖被人體消化吸收後,會轉化成單分子葡萄糖和單分子半乳糖。半乳糖對腦髓和神經的形成和發育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乳糖還能促進腸道中有益乳酸菌的生長。乳酸菌有利於老年人吸收鈣和其他礦物質,對預防老年人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有積極作用。
此外,牛奶對消化性潰瘍、胃出血、習慣性便秘、重金屬中毒、腸胃炎等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酸奶更有利於防治哪些疾病?
答:酸奶:作為保健食品,酸奶更有利於防治哪些疾病?
防治高血壓。據研究,高血壓與鈣攝入不足有關。酸奶含鈣量高,會使尿鈉排泄增加,血壓下降。此外,酸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有利於保持血管彈性,可防止血管損傷,預防腦出血的發生。
預防冠心病。酸奶中的三羥甲基戊二酸對肝臟制造膽固醇有抑制作用,乳酸菌有 "吃掉 "膽固醇的作用,而鈣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酸奶中富含的蛋氨酸有軟化動脈血管的作用,這些物質都能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預防骨質疏松。中老年人由於鈣質流失較快,常導致骨骼變脆、易骨折。酸奶是中老年人補鈣的理想食品,比單純服用鈣片更有效。
預防直腸癌。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將糖分解成乳酸,乳酸能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細菌的生長,吞噬致癌物質,使其無法發揮作用。
喝酸牛奶要註意什麽?
答:要充分發揮酸牛奶的營養保健作用,應註意飲用方法。
壹、不要空腹飲用。乳酸菌的存活與胃腸道PH值密切相關,細菌培養結果表明,乳酸菌在PH5.4以上的環境中生長繁殖良好,而在PH2以下則難以存活。因為人在空腹時胃液的PH值在二以下,飯後才升到三到五,所以,如果空腹喝酸奶,乳酸菌容易被胃酸殺死,酸奶的保健作用就明顯減弱了。壹般以飯後兩小時內飲用最為適宜。
二、不宜煮沸飲用。酸奶中所含的對人體有益的乳酸菌不耐高溫,壹旦煮沸就會被殺死,這樣酸奶特有的保健作用也會隨之消失。因此,飲用酸奶不能用開水燙(因為酸奶在制作時已消毒),也不宜用開水燙。
牛奶對哪些疾病有效?
答:每天早晨空腹喝200克熱牛奶,30天為壹療程,可增加血細胞比容和紅細胞數,可治貧血、營養不良。每天用鮮牛奶250克,花生米(浸泡搗爛)50克,煮沸後拌蜂蜜服,30天為壹療程,有刺激胃酸分泌,增強胃消化功能,減少胃惡變的作用。每次喝壹杯凍牛奶,每天2-3次,可收縮胃黏膜血管,加速止血。每天用鮮牛奶250克、生姜4片煎水煮沸,分兩次服,對惡心、妊娠嘔吐有療效。每天空腹喝壹杯熱牛奶,可潤腸通便,治療老年性便秘。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乳清蛋白,可將吞入胃腸的鉛、汞等有害金屬粉塵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減少人體吸收量。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能加速鉛、汞從尿液中排出體外,預防和治療鉛、汞中毒,宜每天喝鮮熱牛奶3-4次,每次壹碗。鮮牛奶中含有壹定量的抗沙門氏菌、抗脊髓灰質炎病毒、抗白喉桿菌等,用牛奶餵養嬰幼兒,有利於增強嬰幼兒對上述細菌或病毒的抵抗力。
鮮牛奶的 "稀 "和 "稠 "與牛奶的質量有關系嗎?
答:喝瓶裝鮮牛奶,有人認為那些奶瓶壁上有壹層厚厚的黃油,喝起來比較濃稠,牛奶營養價值高。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鮮奶在生產過程中,壹般需要對原奶進行 "均質"。所謂均質,是牛奶加工中的壹種新工藝,即把牛奶中的脂肪球粉碎,使脂肪充分溶解到蛋白質中,從而防止脂肪粘連、凝固。
均質牛奶比未均質牛奶更稀薄。
與非均質奶相比,均質奶有兩大優點:壹是脂肪球經過精細加工後被粉碎,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二是脂肪球被粉碎後溶解到牛奶中,散發出脂肪的香味,喝起來口感更好。
均質奶蛋白質顆粒小,黏度適中,其營養價值相當均衡。而那些沒有經過均質處理、黏度較大的牛奶,人體很難充分吸收,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且,消化能力差的老人、體弱多病者和年輕人喝這類牛奶,容易引起腸胃不適。
近年來,在壹些乳品企業強大的宣傳攻勢下,壹些消費者形成了錯誤的牛奶消費觀念,認為香、濃的牛奶就是好牛奶,他們習慣了這種不自然的味道,喝的是真正的鮮牛奶而不是沖淡了的牛奶。正是 "假作真時真亦假"。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壹些盒裝牛奶做得香香的、濃濃的,其實是添加了香料、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
選擇牛奶時,把牛奶表面的 "稀"、"稠 "作為判斷牛奶質量的標準,是壹大誤區。
喝巴氏奶不安全嗎?
個別生產常溫奶的企業采取不正當的宣傳手段攻擊巴氏奶,說喝巴氏奶不安全,只有超高溫殺菌才最安全。其實,牛奶行業的人都知道,巴氏殺菌法是世界上通用的牛奶殺菌方法,它既能最好地保存牛奶的營養和天然風味,又能殺滅其中的有害細菌,使加工出來的牛奶新鮮、純凈、衛生;而超高溫殺菌則會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為了達到常溫下半年以上的保質期,常溫奶(也叫超高溫滅菌奶)可能會添加防腐劑。防腐劑中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會與食物youan的蛋白質分解產物結合形成亞硝ouan,這是壹種致癌物質。在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上銷售的液態奶絕大多數是巴氏殺菌奶,常溫奶只占很小的比例。
什麽是 "無抗奶"?
"無抗生素牛奶 "是指用不含抗生素的生牛奶生產的牛奶。經過抗生素處理過的奶牛的奶在壹定時期內仍然含有抗生素,對抗生素過敏的人服用後會出現過敏反應,非過敏體質的人服用抗生素後也會出現過敏反應,而抗生素是富含抗生素的,對抗生素藥物有耐藥性。在歐美國家,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禁止銷售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但在中國卻沒有這樣的硬性指標。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曾建議,今後乳制品應標註是否不含抗生素,但遭到了相當多中小企業的反對,理由是這會影響他們的生存。目前,我國70%-80%的奶牛都是個體戶,很多乳品企業的原料奶來自個體戶,要做到 "無抗 "難度很大。而大型專業化牛場,要做到 "無抗 "則比較容易。
2005年震動乳業的 "禁鮮令 "是怎麽回事?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原定於2005年10月1日實施,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指導性文件《食品標簽國家標準實施指南》也同時開始實施。根據這兩個文件,我國生產的牛奶包裝將不能再使用 "鮮牛奶 "等名稱,而必須使用 "滅菌奶(牛奶)"和 "巴氏殺菌奶(牛奶)"等標準名稱。取而代之的是,必須使用 "滅菌奶 "和 "巴氏殺菌奶 "等標準化名稱。這壹規定被乳制品行業稱為 "禁鮮令"。
"禁鮮令 "壹出,立即引發了很大爭議,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以巴氏殺菌奶為主導產品的企業和奶業協會。多個省市奶業協會壹致公開聲明,將聯合抵制 "禁鮮令 "的實施。
"滅菌奶"、"巴氏奶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還是陌生的名詞。消費者沒有時間也沒有義務去了解各種名詞和概念,他們希望主管部門能給出壹個客觀的、利益中立的說法,以規範市場競爭秩序,方便他們選擇。而 "滅菌奶(牛奶)"、"巴氏奶(牛奶)"這些所謂的標準化名稱,能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嗎?
如果把中國的液態奶市場比作壹架天平,壹頭是巴氏奶,壹頭是常溫奶。目前,常溫奶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天平還勉強平衡。巴氏奶捍衛自己地位的最有力武器就是 "鮮 "字。如果 "鮮 "字從巴氏奶壹方退出,天平很可能會被徹底打破。所以對於 "禁鮮令",以巴氏奶為主導產品的企業必須 "討個說法"。
據業內人士透露,壹個可能的折中辦法是,常溫奶和巴氏奶都可以標 "鮮"。這就好比在天平上,不是把 "鮮 "字從巴氏奶壹側撤下,而是放到常溫奶壹側同等重量。這樣也會破壞原有的平衡。我認為,如果常溫奶可以標 "鮮",那麽,肉幹、肉罐頭也可以叫 "鮮肉",水果幹、水果鹹菜也可以標 "鮮果",只要它們還可以吃,只要它們還沒有過保質期,還沒有變質。
作為市場經濟的裁判員,政府部門在制定公平合理的規則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行使這壹權力時必須慎之又慎。
《食品標簽國家標準實施指南》引用了《美國聯邦法規》中關於食品標簽的條款作為參考:"食品標簽或標識中使用的'新鮮'壹詞是指產品處於'生'狀態,沒有經過冷凍或任何形式的熱處理或任何其他形式的防腐處理。"中國奶業協會的壹位負責人指出,這壹引文是斷章取義,因為該法規還在緊接著的上面寫道:"如果'新鮮'壹詞沒有明示或暗示食品未經加工或保存,則在其標簽上使用'新鮮'壹詞或標註'新鮮'不受本法規限制,例如允許使用'新鮮'來描述經過巴氏殺菌處理的全脂牛奶(因為消費者壹般都知道牛奶是經過巴氏殺菌處理的)"。
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在內的許多國家都習慣於將巴氏殺菌牛奶稱為鮮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