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工商聯4月初提交的調研報告,91.39%的民營企業已經復工。4月初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4月3日,全國生活性服務業經營戶復工率達到80.6%,消費恢復率達到50.9%,復工復產總體態勢良好。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3月底,多地對餐飲業的限制逐步放開,遼寧、山東濟南、四川成都、青海西寧等地餐飲業全面恢復營業。
近期,部分地區已解禁舉辦婚宴等宴席,但嚴格限制開辦條件。如浙江溫嶺發出通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酌情舉辦婚宴等大型宴席。蘇州姑蘇擬出臺 "加快恢復營業五項制度",在場所通風、人員衛生可控的情況下可舉辦壽宴、滿月宴等居民需求強烈的宴席。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提到 "酌情",但溫嶺明確要求餐飲單位舉辦10桌以上或100人以上的聚餐活動,須提前3天將就餐人數、菜單等向所在地市場監管分局(所)報備,並簽訂《溫嶺市聚餐活動衛生防疫和食品安全承諾書》。
此外,山東省淄博市已倡導餐飲服務單位、宴席承辦者取消已預訂的宴席,或與預訂者協商改期舉辦;計劃舉辦宴席的單位、家庭和個人,取消宴席或改期舉辦。但仍有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三河市、大方回族自治縣、廊坊開發區、永清縣、文安縣、固安縣、安徽省阜陽市、浙江省湖州市、陜西省漢中市、湖南省株洲市、懷化市、貴州省遵義市、廣東省番禺市、廣西省柳州市、雲南省昆明市等地、嚴禁舉辦婚宴等宴請活動。
比如,北京市4月20日發布的《新增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南(4.0版)》明確提出,停止舉辦宴席等集體聚餐活動等,而在此前發布的1.0版《指南》中,《指南》只提到餐飲單位應控制就餐人數,停止接待集體聚餐。當時,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表示,《指引》中的防控群體性聚餐是指喜慶宴、壽宴、促銷宴等聚餐活動。
超九成新人婚宴延期,沖擊3萬億市場
我國目前有73萬多家涉婚企業,僅2019年壹年內註冊的涉婚企業數量就達到28萬多家,年增長率超過67.5%。
婚宴停辦給市場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中國產業信息網曾發布數據預測,2020年,我國登記結婚人數將達到1238萬對,創5年來新高,結婚消費將達到近3萬億元的高位。春節壹直是婚慶行業的 "黃金期",不少商家今年的檔期已經基本排滿,其中四分之壹的訂單都集中在春節期間。
但目前,全國各地婚慶訂單取消的比例很高。據《婚禮紀》2月份的數據顯示,91%的新人因疫情推遲了婚期,12%的新人減少了與婚禮相關的開支。
早在新規出臺前,北京就有五星級酒店的銷售人員介紹,酒店對原來預訂三四月份舉辦婚宴的客人都協商做了延期處理,還有個別堅持退訂的,訂金也給退了。杭州某酒店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和2019年,該酒店婚宴接待收入達到1個億,全年舉辦婚宴在2萬桌左右,全年接待新人五六百對。但今年,原定三四月份舉辦的婚宴都需要推遲,調整到五六月份或幹脆下半年舉辦。
雖然四川取消了集體聚餐的禁令,但婚宴市場仍然受到影響。成都壹家酒店的經營者告訴媒體,5月黃金周的婚宴本來就已經排滿了,現在基本上都改期了。婚宴預訂時間從今年10月壹直排到了年底。昆明壹家婚宴主題酒店負責人直言,近160場婚宴受到影響,造成損失約1000萬元。
香港婚禮統籌師吳曉玲說,有些新人可能要把婚禮推遲到明年年中或年底,這涉及到 "延期費用 "至少增加20%。但許多新人表示,這是壹個特殊的挑戰,他們希望往好的方面想,以緩解焦慮。
海外新移民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據《巴黎人報》報道,法國每年舉行23萬場婚禮,其中約80%在3月底至9月底之間舉行。然而,由於法國的限制措施至少要持續到5月11日,而且在7月中旬之前不會有大型活動,因此預計至少有壹半的婚禮會受到疫情的影響。
業內樂觀:淡季,婚禮是剛需
武漢解禁當日,支付寶武漢婚禮預訂小程序出現滯後,隨後支付寶回應稱,這是由於小程序的訪問量超出節前預計量的300%左右,導致暫時滯後。4月21日,中國消費者報微博提到,數據顯示,3月婚慶交易量較2月猛增280%,其中湖北超過50%。而4月,婚紗需求或迎來報復性反彈,不少新人表示要與對方共度余生***。
盡管國內壹些酒店暫時不能舉辦婚宴,但已經開始恢復預訂和排期,並在價格上做出讓步。例如,濰坊壹些酒店推出了婚宴優惠措施,如贈送隨禮、降低部分宴會廳租金、降低消費門檻、推出特色菜單等。連雲港不少商家則壹直堅持 "線上 "宣傳陣地,在微信、第三方平臺上宣傳婚宴服務,希望吸引壹些潛在客戶,與新人保持聯系。
業內人士對婚宴生意仍持樂觀態度。濰坊喜慶協會會長小董介紹,原本七八月份是婚宴淡季,從各家婚慶公司的反饋來看,如今還不錯。相關從業人員也表示,等疫情完全過去,相信後期生意會不錯。"對於大多數新人來說,婚宴是剛需,他們只是在等待疫情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