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趙誌全的人物經歷

趙誌全的人物經歷

地處沂蒙老區的魯南制藥有限公司是壹個發展中的企業,在十幾年間,由壹家不起眼的校辦小廠迅速崛起為總資產達十幾億元的中西藥兼產的國家大型綜合制藥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還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有人說,這不能不算是壹個奇跡。知情人都說,這是趙誌全用心血換來的。提起這十幾年的創業、守業歷程,趙誌全感慨地說:“回想起那段日子,真是既艱苦又令人興奮。”

像所有知名企業所走過的道路壹樣,“魯南”的成長也並非是壹帆風順的。魯南制藥集團的前身是郯南制藥廠,1968年由幾個下放幹部在郯南農校建立,在1987年以前,還是壹個名不見經傳的校辦工廠。1987年10月25日,在臨沂市進行首家公開招標承包經營試點中,31歲的趙誌全脫穎而出,擔任了廠長。當時的郯南制藥廠,廠房破舊、設備簡陋、產品單壹、人心渙散、體制陳舊,經濟上困難重重,當時賬面資產只有19萬元,中標後倉庫的原料僅僅能維持生產3天,只有2萬元啟動資金……趙誌全能妙手回春嗎?眾多企盼、觀望、懷疑、擔憂的目光立即投向這個在沂蒙山老區深處的村落中長大的農村孩子,這個大學畢業剛5年的年輕人。

趙誌全用事實回答了人們的疑問。

上任伊始,趙誌全針對企業內部存在的壹系列弊病,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制度、勞動制度、分配制度三項改革,確定了擇優選才、任人唯賢的幹部制度;打破了條條框框,從專業技術人員中,特別是從生產壹線中選拔了壹批德才兼備的年輕幹部充實到管理崗位;對全廠中層實行了聘任制;對機關進行了“消腫”,壓縮人員,精簡機構;根據勞動條件、工作難易、產品質量拉開收入差距,極大地調動了幹部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三年之後,郯南制藥廠正式更名為魯南制藥廠,制藥廠的產值達到1700多萬元,利潤160萬元。

十幾年來,趙誌全始終認為:“成事在人,謀事在人,敗事在人,業在人創,事在人為。”成就企業的關鍵是人才,趙誌全常常這樣對魯南的員工說:“企業經營的最高目標就是培養和造就人才,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吸收、培養、選拔,使用各種人才的途徑和機制,積極創造條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這不僅是我們面臨的迫切需要,也是壹項長期戰略任務,是各項事業得以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趙誌全以各種方式吸引人才、重用人才。在魯南公司5000名員工中,博士生15人,研究生78名,執業藥師56名,專業技術人才2000余人,有三人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津貼。

魯南這葉小舟終於發展成壹艘巨輪,成為醫藥界的壹面旗幟。2005年,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5億元,實現銷售回款13.6億元。望著這來之不易的成績,趙誌全深情地說:“我深深地愛著我們魯南和每壹名職工,不懈地追求著魯南富強的不滅夢想,我們要成為壹流的企業!” 建言獻策的人大代表

2003年的春天,趙誌全當選為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肩上本來就沈甸甸的擔子更沈重了,提起做人大代表,趙誌全笑著說:“這可比經營好壹個大企業難多了。”面對這樣有挑戰性的工作,趙誌全絲毫不敢懈怠,利用平時工作之余的壹切時間去傾聽社情民意,熟悉趙誌全的人都知道,趙總有個“第二職業”——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早在1998年,趙誌全當選為臨沂市人大代表時,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就正式成了他的“第二職業”。他總是壹邊忙工作,壹邊忙著接待群眾來訪,無論有多忙,無論他的心情如何,只要見到來訪的群眾,趙誌全總是熱情接待,認真傾聽,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2002年,山東大旱,沂蒙山區壹些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壹度發生困難。費縣水漣鄉農民李勝利來找趙誌全反映情況。“趙代表聽著聽著,臉上就冒出了汗,頭上的青筋也壹動壹動的,他心裏那個急呀,壹點也不亞於我們。”李勝利至今也忘不了那令他感動的壹幕。“我還沒有說完,趙代表就起身找領導匯報去了。不久,就為我們打了壹口井,建了三個攔河壩,壹下子解決了問題。”

除了開會時間和睡覺,趙誌全總是沒完沒了地接電話,問他煩不煩呀,他卻說:“這是人民對我的信任。”

呼籲治理吃牛醫療廣告

因為是醫藥界的人士,又有自己的拳頭產品,趙誌全對醫藥方面的廣告特別留意。

近幾年,趙誌全發現,走在街上,經常會有人塞給妳醫療醫藥小廣告;打開電視機,會看到所謂“患者現身說法”的藥品廣告;翻開報刊,會發現“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全國每年都有數百萬人受虛假廣告誤導吃錯藥,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對這些虛假的醫藥廣告,趙誌全憤慨不已,他說:“有些企業在廣告中明目張膽地撒謊,宣稱‘攻克了世界難題’,連癌癥、牛皮癬等疾病都可以治愈。”有壹家藥廠生產的膠囊明明是保健食品,只具有輔助療效,可企業在宣傳中卻說具有治癌、抗癌作用,並附有壹批“典型病例”報告。有壹位身患癌癥的病人,就因為輕信其宣傳,只服用這種所謂能治癌癥的膠囊,結果延誤了治療。

趙誌全介紹說,從當前的情況看,非處方藥、治療疑難病的藥是虛假廣告的重災區。非處方藥由於購藥不需要醫生開處方,壹些企業往往在廣告中采用普通消費者難以理解的醫學術語,套上高科技名詞,使消費者似懂非懂,上當受騙。像慢性肝病、腎病、糖尿病、老年性疾病等疑難病癥,還缺少有特殊療效的藥物,壹些藥品生產廠家就利用消費者治病心切的心理,今天推出壹個新品種,明天又上壹個新品種,套上“祖傳秘方”、“最新科技發明”等迷惑人的字眼,哄騙妳從腰包裏掏錢。有的患者曾拿著虛假廣告的宣傳品不解地問趙誌全:“人家都說能3個月治愈糖尿病,妳們這些大廠子咋就不能生產這藥呢?”

因此,在2004年的全國人代會上,趙誌全建議,醫藥行業要強化行業自律,扼制虛假醫藥廣告。趙誌全說,誠信是企業生存之本,只有堅持誠信經營,企業才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生活中的趙誌全是壹個有心的人,他發現,教育亂收費,尤其是壹些“明星學校”收取高額“擇校費”,已經為公眾深惡痛絕。“明星學校”收取的數額不菲的“擇校費”,實質是優質教育資源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收益。由於“明星學校”的教育資源屬於國有,這筆“擇校費”也就是國有資產的收益。因而,這筆收益的處置權應該屬於政府。廣泛存在的情況是,“明星學校”在“擇校費”的數額收取和處置上的自由裁量權過大,“擇校費”的收取和開支甚至成了教育腐敗的壹個黑洞。因此,趙誌全認為,政府應該回收對“擇校費”的管理權,在科學制定“擇校費”收取標準的前提下,保證將其中的相當部分用於薄弱學校的投入,改善其辦學條件和提高教職工待遇。

在2004年全國人代會上,趙誌全說:“如果地方政府真正落實教育經費統籌政策,公平分配教育資源,許多優秀教師就會願意到基礎較差的中學教書育人。學校的教育質量將普遍提高,就沒有那麽多的擇校生,也自然沒有擇校費了,學校想亂收費也無處可收了。”因而,要從根本上消除“擇校費”過高的問題,就應該對癥下藥,從教育資源的配置上作出調整,並結合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對教育投資體制進行改革。

2003年3月,正在北京參加十屆人大壹次會議的趙誌全收到了壹份特殊的禮物——當時就讀於中國農業大學壹年級的劉寶超送來的考試成績單。寶超家在山東農村,2002年高考考上了中國農業大學,但因為家裏困難交不起學費,已經打算棄學打工了。趙誌全聽說後,馬上送來6000元錢,要求他好好讀書,不要掛念家裏。

而這絕不是偶然的壹次。此前,捐資助學這樣的事情,趙誌全已經作了十幾年,其中,捐款捐物幫助小學生、大學生近150名,累計財物達100多萬元。讓壹批像寶超那樣的孩子重返校園或是圓了大學夢。對此,趙誌全說:“作為壹個從農村出來的人大代表,我要積極回報社會。”

關註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

十分關註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的趙誌全,看到家鄉部分農村青年初中畢業後在家閑著,感到十分著急,就壹直收集當地的用工信息,幫助他們進城務工。幾年前,趙誌全推薦了壹批農村青年到壹家棉紡廠務工,在高溫下勞動,的確很辛苦。趙誌全說:“我本以為農村孩子能吃苦,可以適應這份工作,結果我錯了。不久,他們就因為受不了高溫的生產環境、三班倒的生產方式,加上想家,紛紛回家了。魯南制藥公司也曾安置了部分農民工,雖然經過培訓,但終因文化水平低、操作技能不高、自我約束能力不強、適應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等原因而先後離去或被辭退。”

就業是民生之本,能否解決好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已經成為影響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2013年的人代會上,趙誌全提出,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全面培訓。他說:“面對勞動力市場新態勢和經濟發展的要求,政府應制定全面、完整的培訓計劃,村、鄉鎮、縣等要利用農閑時間,積極組織農民進行法律、法規、組織紀律和專業技能方面的系統培訓,從根本上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和競爭力。同時,農村勞動者也應加強自我約束、轉變思想、更新就業觀念,盡快融入市場經濟大潮。”

  • 上一篇:中望CAD的基本操作指令
  • 下一篇:關於環境汙染的資料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