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量:470.69
CAS 號:471-53-4 1449-05-4
性質:白色晶體或結晶性粉末。熔點 300-304°C(296°C)。在乙醇、氯仿、吡啶、乙酸中熔化,不溶於水。在空氣中穩定,無臭無味。
特性:又名甘草次酸、依羅索隆。針狀晶體(由乙醇+石油醚制得),熔點 296 ° C,旋光度十 86 ° C(乙醇),十 145.5 ° C),+163 ° C)。溶於氯仿、二氧六環,溶於乙醇、吡啶、乙酸,不溶於石油醚。天然存在於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和根莖中。由甘草中的甘草苷水解生成。為消炎藥,2%的油膏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止咳祛痰劑可用於復方甘草合劑(棕色合劑)。制劑有油膏、復方制劑、片劑。本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使多尿和動物排鈉量減少,排鉀增加,血鈉升高,血鈣降低,腎上腺皮質小球帶萎縮。少量可的松可增加其效果。具有抗腫瘤作用,對大鼠移植性奧伯林-吉林骨髓瘤有抑制作用。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甲醛水腫、結核菌素反應、皮下肉芽腫性炎癥等也有壹定的抑制作用。其抗炎強度弱於或接近可的松。在體外,它能增強小檗堿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效力。本品能使結紮膽總管的家兔、大鼠血膽紅素降低,尿膽紅素排泄增加,此作用強於葡萄糖醛酸內酯或蛋氨酸。本品還具有止咳平喘的生物活性。該類藥物具有防治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癥、癌癥等疾病的作用,是壹種有效的幹擾素誘導劑和細胞免疫調節劑。甘草次酸與某些氨基酸或多肽生成酰胺衍生物,為良好的治療肝病、抗潰瘍藥物。甘草酸脂肪酸酯、多元醇酯、肉桂酯等,易被皮膚和黏膜吸收,適用於配制含消炎藥的化妝品。
制備方法:從豆科植物玄參(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莖中提取甘草酸,制成銨鹽後水解得到。甘草是壹年生草本植物,主產於內蒙古、甘肅等地。甘草的根和根莖主要含有甘草苷,即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鉀鹽和鈣鹽,是甘草的甜味成分。甜度約為蔗糖的 50 倍。將粉碎的甘草加水加熱,連續逆流提取,分離除去藥渣雜質,得到水溶液。蒸發、濃縮,在攪拌下加入 pH 值為 2-3 的硫酸,靜置沈澱,除去上清液。沈澱後用清水洗去硫酸鹽,加熱濃縮,熬成甘草酸膏。將甘草酸膏粉碎,用 95%乙醇流動提取 2-3 次,每次 3h,得乙醇溶液。過濾後經氨水攪拌至pH值7-7.5.再過濾,得甘草酸三銨鹽粗品,用冰醋酸精制,即得米黃色甘草酸單銨鹽。將甘草酸單銨鹽加入 5%的硫酸水溶液中,攪拌加熱至接近沸騰,回流水解 15 小時,過濾洗滌,得到甘草酸粗品。重結晶脫色後,得到含量超過 92% 的甘草酸。總收率約為甘草的 0.5%。
用途:本品為消炎藥。用於治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