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自然科學,是中學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果。它匯編了壹些基本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的分類及其相互關系。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和內容,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化學在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技現代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
化學是壹門實驗科學。通過化學課的學習,掌握壹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為以後的科學實驗打下基礎。
因此,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初三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系統的初中化學基礎知識,還可以受到辯證唯物主義、中外化學家的愛國思想和行為、不斷探索創新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學風的教育,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後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技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前預習
上課前壹天,壹定要花時間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再聽課是很好的學習方法。預習有很多好處:(1)可以加強講課的針對性,有助於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講課效率;(2)可以提高記課堂筆記的水平,知道記什麽,不記什麽,詳細記什麽,略記什麽;(3)可以節省課後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上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縮短課後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4)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是有意識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自學能力會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1)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妳可以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和重點。妳要把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記下來或者用鉛筆在書上做壹些標記,以提醒自己上課要集中註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提出妳不明白的問題,並與自己的想法進行詳細的對比,這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2)清除障礙。在讀完課文理解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已經學過的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如有遺忘的地方,及時復習彌補,做到新舊知識銜接,以舊帶新,以溫故而知新;(3)確定重點、難點、疑點。通讀課文,掃清相關障礙後,在理解新知識的基礎上,思考課文後的習題,試著解答,在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有潛力,也可以做壹些預習筆記。
3.每節課都聽。
聽課是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環節,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能否掌握課堂所學,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功在課堂,利在課堂。如果妳能基本掌握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後復習和做作業就不會有困難。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講,上課聽不懂,上課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後可能要好幾次才能補上。所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集中精力聽好每壹節課是關鍵。聽課的時候壹定要全神貫註,不僅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註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復強調的重點難點。壹邊聽課,壹邊做筆記,有不懂的地方做些記號或者記下來,課後及時問老師或者同學。同時也要註意學生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完整的,不準確的並指出錯誤,這樣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判斷對錯。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應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上課時壹定要排除壹切幹擾和雜念,眼睛盯著老師,跟著老師的講課和示範走,積極思考,仔細觀察,熱情發言,及時記憶,抓住老師上課給的時間,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消化課堂所學。
4.仔細記筆記
做筆記也是學好化學的重要壹環。做筆記不僅可以集中註意力,提高聽課效率,還可以幫助妳課後復習。所以要學會記筆記,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所以,在認真聽講的同時,也要做好筆記。筆記的類型有:
(1)補充說明。在新課堂上做補充筆記。老師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重新組織教材內容,突出重點。記筆記就是邊讀邊聽講座,把書中的重點標記出來,邊講邊把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提綱和重點抄下來,把重點、規律、實質性的內容和在書上或筆記本上簡要啟發妳的地方寫幾句,把老師的但書記下來。
(2)實驗筆記。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重點是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制備方法。可以做簡明的插圖和補充說明,記下老師做的演示實驗的現象和解釋。如果書中有實驗插圖,可以直接補充。比如把老師說的重點寫在氧氣的實驗室制備裝置的示意圖邊上:①藥物不要堆在試管底部,要平鋪在試管底部,記住:“是為了增加加熱面積,使藥物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加熱試管時,為什麽酒精燈要在試管下來回加熱,然後集中在藥物部分?註意:“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
(3)改正錯誤的筆記。習題或試卷評課是教師糾正學生作業或試卷中的“常規武器”,指導解題思路、規律、技巧和方法的課堂。上課不要只抄正確答案。關鍵是要用紅筆批改,不要把自己的錯解擦掉,這樣才能和正確答案對比,找出錯誤答案的原因。過壹段時間要再做壹遍錯題,看看現在是不是真的有了。這種筆記,是在作業或試題的間隙,簡明扼要的“眉批”或“註解”。
(4)系統註釋。復習總結課的時候,老師系統的總結了課本上的內容,這是書上沒有的,要做系統的筆記。把筆記的每壹面分成兩部分,壹半把內容寫在黑板上,壹半解釋。課後結合復習進行整理、修改、補充,使之成為壹個整體,從而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知識總結和綜合復習的能力。筆記的形式有:①提綱,以書面為主,適用於概括教材主要內容或總結整理公式、定理、概念點;(2)提綱式,用化學式、關系式或關系框圖表示,適用於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制備和相互變化、計算知識等的概括。;(3)圖表型,用文字、表格、折線圖表示,適用於對相關概念、化學基本原理、物質性質、實驗進行分類比較。
5.仔細觀察和動手實驗
義務教育化學教材編寫了81演示實驗、10必修學生實驗和9個精選實驗,安排了13小家庭實驗。所以,通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教師演示實驗的操作和現象,學會獨立做學生實驗,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首先要仔細觀察老師在課堂上做的每壹個演示實驗的操作和實驗現象。化學實驗非常生動直觀,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學生只看熱鬧,不思考現象,看完就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對提高學習沒有幫助。所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在觀察實驗之前,應該觀察清楚什麽?範圍是什麽?解決什麽問題?這就是所謂的清晰觀察的目的。只有目的明確,才能抓住觀察的重點,進行觀察。仔細全面的觀察。比如氫氣還原氧化銅演示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觀察時,清楚反應物為無色氫氣和黑色氧化銅粉末,反應條件為加熱,產物為水和亮紅銅。
其次,為了給學生上好實驗課,課前壹定要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要自己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中安排的每壹個實驗,實驗過程中要註意,嚴格按照實驗要求操作,反復練習基本操作,並耐心細致地觀察實驗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認真思考,準確真實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