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白帶多有異味,用洗液後分泌物固...

白帶多有異味,用洗液後分泌物固...

女性的婦科帶下有五種,如:白帶、黃帶、綠帶、黑帶、紅帶等,最常見的是白帶(白帶下),其次是黃帶(黃帶下有鈉色)、綠帶(綠帶下有綠豆汁等)、黑帶(黑帶下)、紅帶(紅帶下,似血非血),所以不要。有的醫生說是黴菌性陰道炎。還有壹些醫生說是內分泌失調,但是,內分泌失調包羅萬象,比如:月經失調(有八種),西醫說的白帶異常也包羅了女人帶下的五種癥狀。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是不可能治好病的。其實,上述婦科五種帶下用中藥幾天就能治好,而且不會超過十天,而現在醫生對單說白帶異常,在治療上都束手無策,要治療幾個月,甚至幾年都不能治愈,而且,有的婦女治療幾十年都不能治愈,這樣的治療太讓人失望了,實在是匪夷所思。

婦人六極之病,脈浮者為腸鳴腹滿,緊者為腹痛,陰中數養,瘡瘍之痛,陰系之痛,隨脈浮。婦人下折而不甚粘者曰:"白淫 "者,與男子白濁,系相火,如龍雷授而不澄清,屬足少陰太陽,治宜清補為主。下赤白粘者,謂之帶下,屬心胞手厥陰少陽,既若男子自遺精,更如礫石淋漓,本心胞系於脊,絡於帶脈,下至湧泉,上至泥丸。古人雲:崩於天長,為白帶下也,多見骨髓枯也。

白帶:帶下之病皆濕,謂之帶,以帶脈而名,帶脈者,攛束胞胎之緊,其脈通於任督,任督病則脈無力,難以提緊,必致胞胎不固、故帶下虛弱,胎易流產,至於氣不化經,以致帶下之病凡脾氣之虛,肝氣之滯,濕熱之侵,皆可致之。故有歲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甚則氣有臭味者,所謂白帶也,帶下之病,白帶為多,此因肝郁乘脾,脾精不守,既不能化榮血為經水,則濕濁之土,既陷而病。治宜補益肝氣,略用疏肝之品,使風木不壅於地,則地氣自天降,氣健而濕化,自是帶脈無患矣。完帶湯用方:

白術、山藥、黨參、白芍、車前子、白術、甘草、陳皮等。

水煎服,二劑輕,四劑止,六劑白帶全愈,此藥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著以補中散,發消中升,開肝木之氣,則肝血不燥,何以下無脾土、補脾土之元,則脾不濕,何以水難消,至於實脾而補胃之所由衰也表,而強非胃之氣,則脾氣不旺,是補胃則補脾也。

婦科最難治,不難於方,難於辨癥。五帶癥辨甚明,立方甚良,若用之不效,如白帶多,若藥不效,其人必經水過期,小腹急,宜服寬帶湯。

黃帶:婦人帶下色黃,如黃茶汁,其味腥,謂之黃帶,此是濕熱在任脈,任脈不能容納水濕,而得成黃帶,故以帶脈交,通任脈,任脈直上至唇齒,唇齒之原泉水不斷下至任脈化精,而任脈有熱授之、則池中之精氣不化而濕、濕者 濕土之氣與水化熱火之氣與木生,水色本黑,火色本赤,此濕與熱合,欲化赤而不能,欲化黑而不能煎成汁,變為黃色,此非從水火之化,乃從濕化,故有此黃也。治宜補任脈之虛,清腎火之炎,若瀉脾色黃,單以治脾,豈能痊愈,方用易黃湯。

山藥、芡實、白果、黃柏、車前子等。

水煎服,四劑愈。此不獨治黃帶,凡病帶皆可治,而以治黃帶,其功更為奇特。蓋山藥、芡實專補任脈跳動之虛,又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脈,更為方便,而必用柏子仁以清腎中之火,以解任脈跳動之熱也。凡帶下癥多與脾濕有關,先病無熱而補脾土,調理沖任之氣自愈,若濕久生熱必有清腎火而濕始有去路。

青帶:婦人帶下色青,甚則青如豆汁,稠粘不斷,氣臭不已,謂之青帶,此為肝經濕熱。肝屬木,木色青,帶下如綠豆汁者,明是肝木之病,或謂肝木最喜水,而濕為肝木之惡,濕為土之氣也,以其惡者,與喜者,肝之性必相違矣、肝之性違,肝之氣逆,氣欲上,濕欲下,兩邊之克制止於中焦帶脈之間而去,而色青綠者,肝氣之氣化家也。色青青者,青氣也。逆輕熱者,熱少而色輕青;逆重熱者,熱重而色青。治青未必易,治青未必難,解肝之火,利膀胱之水,則青青帶病皆除也。方用逍遙散加減。

茯苓、白芍、甘草、柴胡、陳皮、茵陳、梔子等。

煎服,二劑而色痰消,四劑而青帶絕。逍遙散是解肝郁的藥也何治青帶,若斯其神與蓋濕熱之,留於肝經,因肝氣之郁結,郁則必逆,惟逍遙散能解其郁逆,而使之逍遙。 又益茵陳之潤燥,梔子之清熱,郁結可解、肝氣得清,濕熱自去也,此方之所以奇而效速也,榮則益濕清熱以治其帶,集肝氣於不問,則帶安得而止矣。脾土喜躁惡濕,土病濕木必乘,木濕土為侮之氣,故肝病也。

黑帶:婦人以黑連黑豆汁,其氣亦腥,謂之黑帶,此乃火熱之極,或疑火色赤,何以黑色,謂之下寒之極,或有之,然不知火極似水,實為虛象、其癥必小腹疼痛,小便如刀,陰門必發腫,面必發赤,日必黃瘦,心下必煩躁,口必熱渴,飲涼水,少覺快!此胃火太盛,而命門膀胱三焦之火又煎熬之,故熬幹而成炭色,破則火之極熱之變,寧少寒也。此癥不至發狂,全賴腎水肺金不病,以養其無盡之氣,濡心濟胃以救之,故但黑帶之癥,獨是火結在下,不炎在上也。治宜淺火,使熱退而濕除。

大黃、白術、茯苓、車前子、王不留行、黃連、梔子、知母、石膏、劉寄奴等。

水煎服,壹劑小便止痛生津,二劑黑帶入白,三劑白帶亦少,再三劑痊愈。或謂此方太速益,不知火候,用不循法,如熄火之燒,而少為動緩者,則火延燃,不竭不止。今用黃連、石膏、梔子、知母壹派寒涼之品,入大黃,則迅速掃去,又得王不留行、劉寄奴之濕甚急,則濕熱不絕之機。左蒼術助土茯苓滲濕,車前子去水,則火復入水,更成兼濟之卦。病愈後當調理飲食,禁食辛辣燥熱之物,滋養脾土。

帶下:婦人帶下赤色,似血非血,泄瀉不斷,謂之帶下。縟者濕病也,濕者土之氣也,宜見黃白之色,此非黃折而見赤者,火熱也。火色赤,故帶下亦赤耳,然帶系於腰臍間,近於陰處,不宜有火。而今見火癥,豈非其道通於命門,而命門之火出而焚之乎?不知帶脈通於腎,腎氣通於肝。女子悲傷傷脾,加之郁怒傷肝,故肝經之富火內熾,下克脾土,脾土不能運化,使濕熱之氣蘊於帶脈之間,肝不藏血、又滲於帶脈,皆由脾氣受傷,運化無力,濕熱之氣,隨氣下陷,隨血隨下,故似血非血之象,現其色中之象也。其實血與濕不可分,世以赤帶屬心火之誤。治宜清肝火、助脾氣,則數劑可愈。方解:清肝止淋湯。

白芍、當歸、生地、明膠、香附、蒲公英末、黃柏、百部、大棗、小豆豉等。

水煎服,壹劑少止,二劑又止,四劑痊愈,十劑不再發。此方但主補肝血,全不利脾之濕,以赤帶為病,火盛而濕輕。火之所以盛者,由於血衰,補血足以制火。而水血同入赤帶之病,而不能辨其濕埋濕,則濕亦盡為血矣。故治血者濕之除也,又何嘗不取濕之物哉。此方之妙純在治血,少加火味,故工獨到。若壹益其濕,反引火氣下行,則劇效難矣。或有人問:前醫言助其脾土之氣,今卻補肝木之血何故。不知用芍藥以平肝,則肝氣得舒,肝氣舒則脾土自不受克,脾土自旺,是故平肝乃扶脾耳,又何必加人參、白術之品,使之不竭焉。人參、白術、苓之用,其效甚佳。若此癥誤為血漏,宮氣久入崩漏,用參、術、苓等藥治之多不效,赤帶反甚。若年過四十九,月經將止,或頻見血者,亦屬崩漏,宜別治之。五帶癥古方甚多,但有不應不應,總歸是未得病源,故用之無效。

  • 上一篇:工廠防暑降溫措施
  • 下一篇:2015安全生產工作目標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