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神農本草經》
為麻黃科草本植物麻黃的莖,又名草麻黃、中麻黃、匠麻黃。生用、與蜂蜜壹起烤制或搗碎後使用。特性:辛、微苦、溫: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功效發汗解表、通乳平喘、利尿消腫。生用發汗解表,炙用止咳平喘。
麻黃為肺經專藥,故多用於治療肺病。張仲景《傷寒論》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有汗用桂枝"。
麻黃與現代治病
1.治療冬季反復偏頭痛:
用細辛加味麻黃、麻黃、酸棗仁治療冬季反復偏頭痛,具有風寒襲頭、經絡壅滯的功效,加之少陰陽虛,療效甚佳。(中國民間療法,2000,8(11):28)。
2.治療老年人皮膚瘙癢:
麻黃6g,桂枝12g與杏仁、甘草等藥組成桂枝二麻黃湯,隨證配伍,治療老年人皮膚瘙癢,10天為壹療程,效果良好(《山東中醫雜誌》,1999,18(12):567)。
3.治療凍瘡:
麻黃、附子、細辛各25克,大黃、生姜各15克,肉桂10克,制成酊劑,用棉簽蘸藥塗於患處(《新中醫》,1999,31(10):36)。
4.治療耳鳴:
取其宣肺透表、利尿開竅之功,重用單味麻黃10枚30g,治肺氣郁閉,濁氣升降失常,清陽之氣不能註於耳之清竅,濁氣回升遮蔽耳竅,而產生耳鳴(《中國民間療法》,1999,7(1):30)。
5.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用麻黃、益母草、桔梗、甘草提取濃縮液制成鼾靜通口服液,用於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改善通氣功能,具有止咳、化痰、消炎的作用(《河南中醫》,2001,20(1):59)。
6.治療過敏性鼻炎
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過敏性鼻炎20例,服藥後45min開始顯效,療效可持續3 4小時(國醫論壇,1998,13(2):44)。
7.治療竇性心動過緩--
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竇性心動過緩,
8.治療竇性心動過緩--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竇性心動過緩,
9.治療竇性心動過緩--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竇性心動過緩。還可麥角中毒、上消化道出血、腎功能衰竭、腰扭傷、坐骨神經痛、雷諾氏病、感染性化膿性炎癥、慢性咽炎、牙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