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辨證論治上,方法博純,風格獨特。竹林寺秘書》壹書分經期、產前、產後
後門,***設117病110秘 "太和丸"。用藥199種,劑型分補腎、益精兩種。藥物有 199 種,劑型分內服和外用兩種,內服有湯、丸、散、酒等,外用有洗、熏、敷、熨等。立法時以三味、五味、七味藥居多,而三味以內的處方占三分之壹,有的甚至只有壹味,處方簡單,便於對癥下藥。
3、炮制細致。寺僧不僅善治婦科,而且善治醫藥,享有 "善醫吳越,有丸錠秘方,司藥俞秀,其片法制詳,服之不效 "之美譽。書中關於 "回生丹 "的炮制,極為精細,如大黃刮筋;桃仁油凈如面;黑豆熟時取皮,蒲黃炒紙。此外,還有酒洗、酒煮、醋炒、米泔水浸泡等方法。
4、秘制 "太和丸",用 "生化湯 "最佳。蕭山竹林寺婦科以善用 "太和丸 "和 "生化湯 "而聞名,這也是竹林婦科的重要醫療特色。凡婦女月經不調及各種雜病,均用 "太和丸 "治療。該藥由制香附、制蒼術、廣藿香、純防風、能前胡、紫蘇葉、薄荷、川厚樸等 20 余味中藥配伍成丸,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為治婦女肝郁型疾病的良藥,綜合全方來看,純用理氣藥,功在疏肝解郁,因在封建社會,婦女有逆反之意,郁結於心,郁久成疾,使用本方,可謂入時合****,起到疏肝理氣、芳香化濕、健脾消積之功。
5.立方。對癥立方,以簡主純辯證施治,隨癥施方。如《蕭山竹林寺婦科方》117條癥狀,均以對癥為綱,以方為目,其中分為月經期40條癥狀,產前門36條癥狀,產褥期41條癥狀,凡經、孕、產的重要癥狀均有,只是隨病不設專條。同時還記述了古代婦科書中罕見的疾病。如對黴菌性痛經的15種癥狀、處女膜閉鎖的16種癥狀、月經二便帶赤的32種癥狀等病癥均有明確記述。除了治療的壹般規律外,還有獨特的思路和觀點,比較典型的是56癥的流產和小產,既不用補氣攝血之劑,也不用補腎養肝之法,唯用益母草丸、方中只有益母草、歸身二味,取益母草活血化瘀清宮、歸身活血養血活血強約之功。出現流產等癥狀,正是用祛瘀行血養血之藥,二味投資於胞宮之余血不留新血,沖任充盈,脈絡粗壯,為下次受孕避免流產創造了條件,其治療流產之獨到之處,也顯示了竹林寺婦科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學術思想。